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种氯消毒液的遗传毒性进行探讨,对其应用于饮水消毒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彗星试验应用于消毒剂的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按《单细胞凝胶电泳体内外遗传毒性试验指南》(2000)2进行彗星试验。在5mg/ml的剂量下ClO2消毒液作用于小鼠肝原代细胞,其彗星试验尾长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氯消毒液无致突变性,是一种良好的饮用水消毒剂,长期饮用不会致机体产生遗传毒性效应。彗星试验是一种良好的评价消毒剂遗传毒性的方法。

  • 标签: 二氧化氯 遗传毒性 彗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患者的缺损牙体进行锆嵌体固定修复,探讨锆嵌体固定修复在牙体缺损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52例,共86颗患牙,对患牙进行锆嵌体固定修复并随访1年。结果在随访的1年中,86颗患牙均无嵌体折裂和继发龋出现,修复后无论从外观还是舒适度,患者均非常满意,其中有2颗患牙出现嵌体脱落,经过再次粘固后,目前无脱落现象;其余84颗患牙在随访期间均无脱落,使用情况良好,牙体修复后的稳固率为97.67%。结论锆嵌体固定修复在牙体修复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锆 嵌体固定修复 缺损牙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诊治的50例烤瓷冠前牙患者,给予锆全瓷冠修复,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期临床疗效。结果50例全瓷冠修复体没有出现变色、崩瓷,以及裂纹等现象,修复体边缘密和度好,牙龈健康形态,无基牙继发龋。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稳定,美学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 牙体缺损 修复 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锆全瓷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诊治的烤瓷冠修复前牙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患者给予镍铬合金烤瓷修复,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颜色匹配度与牙龈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采用锆全瓷修复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牙龈健康状态,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exercisetesting,CPET)是综合评价人体各个系统对同一运动应激的整体反应,通过测定人体在休息、运动及运动结束时每一次呼吸的氧摄取量(oxygenuptake,VO2)、碳排出量(carbondioxideoutput,VCO2)、

  • 标签: 通气当量 运动应激 氧摄取量 摄氧量 EXERCISE 二氧化碳排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黄芪的质量,本文就硫磺熏制对黄芪中硫残留量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黄芪中的含水量、硫磺用量以及硫磺熏制的时间进行制定,进行正交实验,通过醋蒸馏碘滴定法测定黄芪中硫残留量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变化情况。结果未采用硫磺熏制的黄芪中硫的残留量明显低于经过硫磺熏制后的黄芪中硫的残留量。黄芪中硫的残留量根据硫磺用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结论当黄芪中的含水量在20%-25%之间,硫磺用药为0.025kg/kg以及硫磺熏制时间设定为3d的情况下,黄芪中硫的残留量最为理想。

  • 标签: 黄芪 二氧化硫 残留量 硫磺 熏制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含水量、不同熏硫时间对党参中硫残留量的影响,为建立党参药材的标准化熏硫工艺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ⅨU中硫残留量测定法,对熏硫后的党参中硫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水分党参经过不同时间熏硫后,发现当党参水分含量分别控制在15%、25%、35%时,熏硫时间分别控制在21h、18h、15h以内,硫低于400mg·kg^-1;水分含量在65%左右或趁鲜熏蒸后,硫残留量超过400mg·kg^-1。结论:硫残留量与熏硫时药材水分及熏硫时间有相关性,药材水分越高、熏硫时间越长,硫残留量越大。

  • 标签: 党参 二氧化硫 残留量
  • 简介:尖锐湿疣fcondyloma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柔软赘生物,可呈菜花状,少数患者可诱发癌变,又称为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本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复发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位居我国性传播性疾病的第位,故日益受到重视。我科2009年8月~2013年1月对收治的CA患者采用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并辅以人文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尖锐湿疣 激光 二氧化碳 干扰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激光联合斯奇康穴位注射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CA患者均给碳激光一次性清除疣体后,治疗组加用斯奇康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其疗效以及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结论碳激光加斯奇康治疗CA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 标签: CA 二氧化碳激光 足三里 斯奇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胶管、肝素锂管与普通干燥管(加盖与不加盖)四种试管对测定血浆(血清)碳的影响。方法用四种试管分装同一标本,通过加盖、不加盖与控制时间,分析不同条件下各管碳测定结果的差别。结果CO2测定的三种加盖管(分离胶管、肝素锂管与普通干燥管)37℃水浴3小时内同一时间段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加盖普通干燥管各时间段的CO2值比各加盖管的各时间段值低,有极显著性差异,且各管CO2测定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能够比不加盖普通干燥管更好地防止CO2的丢失,且管中的化学成份对CO2结果影响小,并且可以迅速分离血清(血浆)进行检测,因此分离胶管与肝素锂管比普通干燥管更适合CO2的检测。

  • 标签: 二氧化碳 分离胶 肝素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脉冲点阵激光和碳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63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人,采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31人用碳激光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患者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采用碳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较碳激光疗效更好。

  • 标签: 脂溢性角化 超脉冲点阵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人为控制碳分压,为双向腔肺吻合术后患儿寻求一个更科学的碳分压值,以使动脉血氧饱和度最佳化。方法选择20例矫形满意的双向格林术后病人,通过调整人工呼吸机参数,将碳分压控制在多个可接受的平台值,人为的将病人的动脉血碳分压控制在25-30mmHg、30-35mmHg、35-40mmHg、40-45mmHg、45-50mmHg、50-55mmHg。并严密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严密监测动脉血气,观察各种碳分压值病人恢复状态,并详细记录,从中检验得出能使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肺血流量最大化,也就是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的碳分压值。结果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可使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最高。结论在保证手术矫形满意,容量负荷适当情况下,将双向腔肺吻合术后病人的动脉血碳分压控制在45-50mmHg,对病人的术后康复起积极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双向腔肺吻合术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输卵管造口术对呼气末碳分压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监测CO2气腹前15min,COd2气腹后15min,术毕15min的血压(SP、DP)、心率(HR)、EtCO2、SpO2的变化。结果注气后呼吸末CO2明显增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加强CO2气腹期间通气、循环、血气参数监测及处理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丙泊酚 EtCO2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氧化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40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0)与观察组(20),对照组采取DA方案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三氧化砷治疗,将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与缓解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完全缓解概率为35.00%,总有效概率为40.00%;观察组完全缓解概率为40.00%,总有效概率为45.0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为15.00%,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采用三氧化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安全有效,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老年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正中切两缝合法和传统的切口四缝合法的区别。方法通过对照试验将100例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两种方法的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恢复的情况。结果通过对这两种缝合方法进行缝合的患者的术后调查,采用两缝合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0例,采用四缝合方法的患者切口出现液化、红肿、切口感染等病症为5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的正中切口,采用两缝合比采用传统的四缝合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所以具备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腹部正中切口 两层缝合 四层缝合 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腹产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可操作性和优点。方法从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剖腹产病例中,随机抽取20例腹部横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的病例为观察组,另取20例采用传统腹部横切口缝合皮下脂肪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硬结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横切口剖腹产术后不缝合皮下脂肪及腹膜,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减轻痛苦和负担,患者非常满意,故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腹产 横切口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组)高、低剂量组,造模第7天后取血浆及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GSH含量及SOD水平的显著下降,高、低剂量NAC组血浆中GS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用高、低剂量NAC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BALF和血清中SOD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且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N - 乙酰半胱氨酸 肺纤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行CT检查的1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为主要重组方法。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经64螺旋CT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4螺旋CT表现上述患者均有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现象,液气平面清晰可见,其中有7例为顺时针扭转,6例为逆时针扭转,扭转度数介于180°~420°之间。包括10例回肠扭转、2例空肠扭转和1例乙状结肠扭转。结论64螺旋CT用于诊断肠扭转时可精确反映扭转程度,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是准确判断肠壁血运情况和诊断肠扭转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肠扭转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