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原产于中国,原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从此,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

  • 标签: 中国西南地区 山茶属植物 历史资料 山茶科植物 大叶种 茶籽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鲁西南地区103例烟雾病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临床表现。结果103例患者中以脑出血表现为主的有43例,以缺血症状为主的有55例,以反复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表现的2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1例,产前子痫1例,1例儿童以溶血性贫血为首要表现,发现动脉瘤6例,单侧烟雾病15例。103例患者中均未发现有家族史,11例钩端螺旋体试验阳性,4例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缺血症状为主,烟雾病发病与甲亢、钩端螺旋体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烟雾病 临床表现 钩端螺旋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筛查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研究所HBsAg阳性病例832 144例,进行HDV-Ag和(或)HDV-IgG检测,共13 585例。最终收集157例丁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年龄22~85(53±13)岁,其中男性122例,女性35例。对丁型肝炎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及随访28天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间,丁型肝炎筛查率仅1.6%(13 585/832 144),2011年筛查率最高,达4.13%(962/23 289);筛查阳性率平均1.17%(157/13 346),2012年筛查阳性率最高,达3.56%(58/1 627)。病源分布:重庆66.24%(104/157)、四川22.93%(36/157)、贵州8.28%(13/157)、云南1.27%(2/157)、江西和西藏各0.64%(1/157)。病情程度:18.47%(29/157)慢性轻中度肝炎、23.57%(37/157)慢性重度肝炎、28.66%(45/157)慢加急性肝衰竭、27.39%(42/157)代偿或失代偿肝硬化、1.91%(3/157)原发性肝细胞癌。病情进展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慢加急性肝衰竭48.89%(22/48)>原发性肝细胞癌33.33%(1/3)>肝硬化25.58%(11/43)>慢性重度肝炎18.92%(7/37)>慢性轻中度肝炎6.90%(2/29)(P<0.05)。其中,7.64%(12/157)合并肝性脑病;3.82%(6/157)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包括HCV、EBV、CMV。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影响丁型肝炎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10年,丁肝的筛查率低,阳性率不高。HDV感染会加速肝炎进展,增加发生肝脏不良事件风险,值得重视。

  • 标签: 丁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状况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时间:2014年2月28日-3月4日地点:广西柳州市三中路25号(三中路口)联系方式:13877268056/Ann_219@163.com、15877269865/151306823@qq.com

  • 标签: 西南地区 培训班 中国 联系方式 柳州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西南地区心脏外科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分析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及特点,为建立规范的心脏外科患者术前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式,以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个地区23家三甲综合医院心脏外科术前患者的营养及干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2022年7月7日00:00在上述医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调查内容为2022年7月6日(即调查日)患者的营养现状,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资料、营养指标等)、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风险筛查及器官支持等)、营养治疗(营养补充方式及处方等)和医护人员的营养认知度。结果最终共收集到1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5份(占99.2%)。①基本信息:125例患者中,男性67例(占53.6%),女性58例(占46.4%);年龄19~86岁,平均(53.13±14.74)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21±3.78)kg/m2;其中男性患者年龄及BMI明显大于女性〔年龄(岁):56.63±13.34比49.09±15.35,BMI(kg/m2):22.74±3.86比21.59±3.61,均P<0.05〕。125例患者中,瓣膜病75例;非瓣膜病50例,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9例(15.2%)〕、主动脉夹层〔13例(10.4%)〕、冠心病〔12例(9.6%)〕等。患者病程0.5 h~36年,其中>6个月93例(占74.4%),≤6个月32例(占25.6%);女性患者病程>6个月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87.9%(51/58)比62.7%(42/67),P<0.01〕。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38例(30.4%)〕、冠心病〔12例(9.6%)〕、糖尿病〔7例(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例(4.8%)〕等。125例患者中,总蛋白(TP)<60 g/L者24例(19.2%),白蛋白(Alb)<40 g/L者64例(51.2%),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女性Hb<110 g/L〕者33例(26.4%);共收集到前白蛋白数据60例,其中<200 mg/L者23例(38.3%)。②营养筛查与评定:125例患者中仍有33.6%的患者入院后未常规进行营养筛查,涉及省市级三甲医院;在进行营养筛查的83例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者41例(49.4%)。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一步分析显示,4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占48.8%),女性21例(占51.2%);瓣膜病27例(占65.9%),非瓣膜病14例(占34.1%);病程>6个月30例(占73.2%),≤6个月11例(占26.8%)。对上述83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女性及术前存在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瓣膜病、贫血、低TP、低Alb患者相对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③营养治疗:125例患者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5例(4.0%),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2例(1.6%);胃肠功能障碍者5例(4.0%),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腹泻。1例患者经胃管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24例患者经口进食,其中有2例存在通过外周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的不规范现象。④医护人员营养认知度:125例患者中,有124例(99.2%)患者所在医院设立了营养科;有71例(56.8%)进行了营养宣教,其中请营养科会诊37例(52.1%);在所有病例中,请营养科会诊者仅38例(30.4%),其中1例(2.6%)在会诊后未进行营养宣教。结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术前存在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瓣膜病、低TP、低Alb和贫血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女性发病隐匿,就诊时病程较男性更长,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接诊医生对于上述人群应给予重视。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并应用到实际临床诊疗中,最终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获益。

  • 标签: 心脏外科 心脏手术术前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研究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对我国西南地区35~75岁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心血管健康资料,检出高血压患者,并收集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名称、服药剂量和频率。分析不同特征亚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个体影响因素,常用药物类型和联合用药组合模式。结果共394 957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高血压患者159 014名,年龄为(58.8±9.5)岁,男性占40.2%,29.8%的患者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30 445名患者上报了具体用药信息,其中22.5%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在不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心脑血管病史组别中联合用药比例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联合用药治疗,而家庭年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较低。单药治疗以钙拮抗剂为主(58.6%),联合用药以使用传统复方制剂最常见(31.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钙拮抗剂(22.4%);冠心病患者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低,降压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不规范之处,联合用药率亟待提高。

  • 标签: 高血压 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 西南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国西南地区主要PICUs内儿童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诊治及预后情况。设计前瞻性观察性多中心研究场所中国西南部8家PICUs,拥有19(13~24)张床位和1 322(1 066~1 452)年入院人数。对象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共10 598例患者(29 d~18岁)连续入院。筛查和评估所有患者是否符合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其中10 353例患者因数据不完整或不符合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共识标准而被排除;纳入245例数据完整患者。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最终纳入245例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纳入率2.3%,其中男性占64.0%,<5岁占80.8%,农村患者占60.8%,呼吸系统是观察到功能不全的最常见器官(76.7%),也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37.6%)。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生素(99.0%),免疫球蛋白(88.3%),机械通气(78.4%),血管活性药物输注(59.6%)和皮质类固醇(46.1%)。188例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173例(92%)需要机械通气,39例(20.7%)符合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7例(7/39,17.9%)。机械通气和血管活性药物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23.5(35.25~226.00)h和2(1~5)d。86%患者在脓毒症被识别时已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1%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住院病死率为18.8%。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中国西南地区主要PICUs儿童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治疗和预后。病死率仍然很高。因此改善临床诊治和实施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十分必要。

  • 标签: 儿科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病死率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基地西南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99名军人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战略支援部队常模和地方常模的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单位、不同年龄组军人SCL-90的特点。结果1军人SCL-90得分总体低于军人常模、战略支援部队常模和地方常模,有9.1%的军人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2军人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9.0%)、其他(8.5%)、躯体化(7.0%)等症状。3军人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地域特征,其中交通便利、发展较好的城市里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4军人心理健康仅部分方面(其他因子)表现出年龄特征,20岁以下的群体明显优于20~29岁、30~39岁年龄段。结论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呈现地域、年龄等特征。

  • 标签: 军人 心理健康水平 SCL-9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睡眠情况,客观反映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睡眠问题,并分析导致晚睡晚起、早课缺勤的原因,为大学生养成早睡早起习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和个案访谈的方式对4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包括睡觉与起床时间、睡眠质量、旷课/迟到情况、睡眠总时间以及睡眠不足原因等,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3%的男生睡觉时间晚于凌晨00:30,29.3%的女生睡觉时间晚于凌晨00:30;27.4%的男生起床时间晚于上午09:00,11.8%的女生起床时间晚于上午09:00;42.0%的大学生睡眠时间符合正常睡眠时间标准;早课迟到/旷课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30.0%;个人睡眠习惯和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结论高校应从思想认识、榜样示范、奖惩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大学生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大学生 晚睡晚起 早睡早起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MN血型及P血型系统表现型分布状况及基因频率。方法采用玻片法确认MN血型及P血型。结果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MN血型基因频率为m<n(m=0.4546、n=0.5454),血型分布特征为MN>N>M。P血型基因频率P1<P2(P1=0.2662、P2=0.7338),且各血型系统的观察值和期望值经X2检验都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结论MN、P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临床输血、亲子鉴定及人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豫西南地区 汉族 MN血型系统 P血型系统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患者的临床及心理调查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西南地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等指标SCL-90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西南地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患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抑郁状态加重、对社会不满、轻生及拒绝治疗(P<0.05)。结论西南地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临床应针对性采取相应心理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为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提供前提条件。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 抑郁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该地区某三甲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分析临床用血趋势,提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策略。方法:通过输血管理系统统计该院2019年7-9月有关科室临床用血情况,随机抽取并回顾性分析该时间段临床用血病历100 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价。结果:2019年7-9月该院临床总用血量为12578U,红细胞用量占比36.18%,血浆用量占比35.32%,血小板用量占比13.48%,冷沉淀用量占比15.02%。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率为血浆95.8%、血小板90%、冷沉淀100.0%、红细胞80.5%(内科)和90.5%(外科)。结论: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血问题显著,需增加输血培训、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和加大考核力度,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 标签: 合理用血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²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OR=1.443,95%CI:1.105~1.884,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340,95%CI:1.106~1.623,P<0.01)、接诊时长≥13 h(OR=1.358,95%CI:1.107~1.666,P<0.01)、存在失眠症状(OR=2.075,95%CI:1.755~2.454,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OR=2.987,95%CI:2.516~3.546,P<0.01)、有情感衰竭(OR=3.801,95%CI:3.188~4.533,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OR=2.493,95%CI:2.086~2.981,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²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OR=1.443,95%CI:1.105~1.884,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340,95%CI:1.106~1.623,P<0.01)、接诊时长≥13 h(OR=1.358,95%CI:1.107~1.666,P<0.01)、存在失眠症状(OR=2.075,95%CI:1.755~2.454,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OR=2.987,95%CI:2.516~3.546,P<0.01)、有情感衰竭(OR=3.801,95%CI:3.188~4.533,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OR=2.493,95%CI:2.086~2.981,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随着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在各大医院的门诊建设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探讨西南地区等级医院门诊部如何应用预约诊疗的模式,结合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全预约”服务模式。

  • 标签: 全预约 门诊 竞争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云南省西南地区恙虫病流行的影响与滞后效应,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8年云南省西南部保山、临沧、德宏地区恙虫病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气温、湿度和降雨对恙虫病发病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2007-2018年云南省西南地区共报告恙虫病19 975例;周平均气温、周平均相对湿度与恙虫病发病风险均呈J形曲线,周平均气温>23 ℃、周平均相对湿度>80%以及周平均降雨量在20~60 mm之间和>100 mm时,恙虫病累积发病风险增加;以M为参考,较低气温(11.22 ℃,14.83 ℃)、较低湿度(53.18%,65.36%)、较低降雨(0.00 mm,0.55 mm)可降低发病风险,较高气温(22.27 ℃,23.45 ℃)、较高湿度(80.14%,84.38%)以及较高降雨(37.17 mm,74.42 mm)都可增加发病风险,气温滞后效应可分别持续10、16周,在暴露当周发病风险最大;湿度滞后效应可分别持续10、17周;降雨滞后效应可持续25周,第4周发病风险最大。结论气温、湿度和降雨对恙虫病发病具有非线性影响和滞后效应,高温、高湿及强降雨会增加恙虫病的发病风险,提示有关部门应根据气象条件实施干预和防控,提高防控效率。

  • 标签: 恙虫病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5月,采用多阶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西南3个县区共2 805 名乡村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全科医生个人基本情况,采用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工作者版(MBI-HSS)调查其职业倦怠情况。采用百分比、频率等统计指标描述乡村全科医生工作倦怠的现状,通过Pearson χ²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1.0%。在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中,处于中高度职业倦怠的乡村全科医生中分别有1 251名(55.1%)、772 名(34.0%)和2 075 名(91.3%)。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影响乡村全科医生情绪耗竭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60 h(OR=1.341,95%CI:1.057~1.702)、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434,95%CI:1.182~1.739)、平均每天接诊时长≥13 h(OR=1.294,95%CI:1.055~1.589)、接诊患者数11~20例(OR=1.317,95%CI:1.075~1.614)、不参与兼职(OR=1.583,95%CI:1.201~2.087)、存在失眠症状(OR=2.638,95%CI:2.225~3.128)、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3.170,95%CI:2.661~3.776);影响乡村全科医生去人格化倾向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参与公共卫生服务(OR=1.485,95%CI:1.155~1.910)、在婚(OR=2.273,95%CI:1.198~4.313)、不参与兼职(OR=1.677,95%CI:1.276~2.203)、存在失眠症状(OR=1.487,95%CI:1.211~1.827)、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1.642,95%CI:1.339~2.015);影响乡村全科医生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60 h(OR=2.089,95%CI:1.454~3.002)、平均每天接诊时长≥9 h(OR=2.495,95%CI:1.748~3.561)、存在失眠症状(OR=2.061,95%CI:1.519~2.796)、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1.894,95%CI:1.383~2.593);其中保护因素包括月收入≥3 000元(OR=0.589,95%CI:0.353~0.982)、平均每月夜班次数10~19次(OR=0.581,95%CI:0.411~0.820),均P<0.05。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整体工作倦怠情况严重,尤其是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建议提高乡村全科医生工资待遇,减少乡村全科医生工作强度,优化乡村全科医生工作时间,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的问题,从而缓解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5月,采用多阶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西南3个县区共2 805 名乡村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全科医生个人基本情况,采用职业倦怠量表-人类服务工作者版(MBI-HSS)调查其职业倦怠情况。采用百分比、频率等统计指标描述乡村全科医生工作倦怠的现状,通过Pearson χ²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1.0%。在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中,处于中高度职业倦怠的乡村全科医生中分别有1 251名(55.1%)、772 名(34.0%)和2 075 名(91.3%)。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影响乡村全科医生情绪耗竭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60 h(OR=1.341,95%CI:1.057~1.702)、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434,95%CI:1.182~1.739)、平均每天接诊时长≥13 h(OR=1.294,95%CI:1.055~1.589)、接诊患者数11~20例(OR=1.317,95%CI:1.075~1.614)、不参与兼职(OR=1.583,95%CI:1.201~2.087)、存在失眠症状(OR=2.638,95%CI:2.225~3.128)、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3.170,95%CI:2.661~3.776);影响乡村全科医生去人格化倾向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参与公共卫生服务(OR=1.485,95%CI:1.155~1.910)、在婚(OR=2.273,95%CI:1.198~4.313)、不参与兼职(OR=1.677,95%CI:1.276~2.203)、存在失眠症状(OR=1.487,95%CI:1.211~1.827)、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1.642,95%CI:1.339~2.015);影响乡村全科医生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危险因素包括平均每周工作时长≥60 h(OR=2.089,95%CI:1.454~3.002)、平均每天接诊时长≥9 h(OR=2.495,95%CI:1.748~3.561)、存在失眠症状(OR=2.061,95%CI:1.519~2.796)、在工作中感到沮丧(OR=1.894,95%CI:1.383~2.593);其中保护因素包括月收入≥3 000元(OR=0.589,95%CI:0.353~0.982)、平均每月夜班次数10~19次(OR=0.581,95%CI:0.411~0.820),均P<0.05。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整体工作倦怠情况严重,尤其是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建议提高乡村全科医生工资待遇,减少乡村全科医生工作强度,优化乡村全科医生工作时间,同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的问题,从而缓解乡村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