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专业培训是促进护理学发展,提高护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方法。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导培训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本文介绍了培训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模型,梳理并展望了培训需求分析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新时代护理培训需求分析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管理研究,推动护理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护理学 专业培训 培训需求 护理教育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各种细菌聚集的地方,因此很容易发生感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感染问题的管理。临床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患者病情特殊可以引发感染问题之外,医护人员缺乏对院感知识的了解也是发生感染问题的主要根源,加之部分医院没有充分重视院感问题,致使院感问题不断增加,为医院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由此,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院感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 标签: 院感专业 医院感染管理 应用
  • 简介:随着神经外科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各个亚专业的出现成为必然,除传统的肿瘤外科、创伤外科和血管外科外,一些新的亚专业不断发展壮大,例如血管内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等。此外,随着我国神经外科与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交流的增加,神经外科开展脊柱外科手术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与重视。在欧美等国家一些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疗中心,脊柱外科手术〉手术总量的50%,约1/3神经外科医师主要从事脊柱亚专业。我国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正在逐渐完善和规范化,

  • 标签: 血管内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手术 外科住院医师 专业培训 功能神经外科 国际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感专业知识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医院与感染有关联的40名医护人员,进行院感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培训时间30天,培训前后分别对院感专业知识进行考试,对学习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培训前院感专业知识考试(平均)得分76.2±8.5分,培训后考试(平均)得分94.8±1.6分,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感专业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院感专业培训 医院感染 管理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实习护生进行院感专业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比较2017年6月~10月实习护生的院感专业培训前和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院感专业培训后,实习护生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院感专业培训后,专职人员和实习护生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院感专业培训后,院感发生率低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感专业培训可提高专职人员和实习护生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实习护生 院感 专业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卫生意识的提高和传染病的威胁,对消毒供应环节的重视日益增加。然而,由于技术和法规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型病原体的出现,消毒供应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本研究对消毒供应过程中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通过制定更有效的培训计划、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可以提升消毒供应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传染病威胁和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 专业培训 知识更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9月的内科片区护理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进行护理培训,实施半年后通过评价培训人次、满意度(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评价应用的效果。结果两种培训形式在培训人数(人次)、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2.32%的临床护士认可互联网+培训形式。结论互联网+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中能够有效扩大护理培训覆盖面,节省时间,提高护士自身及护理管理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互联网+ 护理培训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专业培训与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消毒效果来确定培训和管理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50位患者。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类型和住院时间等信息。观察组接受了专业培训和质量管理措施,而对照组未接受任何额外的培训或管理。在观察组中,我们强调了正确的消毒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器械的维护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类型和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消毒效果方面,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消毒成功率,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观察组的消毒成功率为95%,而对照组为85%。观察组中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和12%。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培训与质量管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培训和管理措施,我们能够有效提高消毒成功率,减少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应该加强培训和质量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这项研究为提高医疗设施的卫生标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专业培训 质量管理 消毒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接受麻醉学专业培训的临床教学研究。方法:选择2019-2021年来我科进行麻醉专业轮训的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30名,将3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名,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每组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进行记录。对观察组的住院医师进行麻醉模拟教学模式带教,对对照组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常规化带教。然后进行临床麻醉专业出科考核。结果:通过对两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管理,利用模拟带教进行管理的观察组考核分数在96.6分左右,利用常规化带教方式进行管理的对照组考核分数在80分左右,观察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数,考核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带教效果评价,其中带教满意度为89.34±1.26,带教效果评价为90.34±1.34。对照组带教满意度为77.82±1.25,带教效果评价为78.34±1.20,观察组效果优。结论:运用麻醉模拟教学体系教学使临床专业住院医师在麻醉科培训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住院医师的轮训质量,所以在当前临床麻醉专业培训中要实行麻醉模拟化的教学。

  • 标签: 临床专业 麻醉专业 麻醉模拟教学
  • 简介:2009年6月10日上午,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与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口腔专业护士培训课程师资培训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上海口腔病防治院、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乌鲁木齐口腔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11家全国知名口腔专科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共38人参会。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师资培训 培训课程 专业护士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急诊专业护士实践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40名急诊专业护士进行培训评估圈模式实践培训,施行培训前进行培训评估,评估内容包括①分析培训需求;②设置培训内容;③施行培训;④评估培训效果;并结合急诊专业护士的实际情况施行培训。结果急诊专业护士培训前与培训评估圈模式后的考核成绩对比,P<0.05;应用培训评估圈模式后带教老师、搭班医生对急诊专业护士自我的评价明显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培训评估圈模式用于急诊专业护士实践培训的效果显著,确切可行,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培训评估圈模式 急诊护士 实践培训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药剂专业中职教师能力标准(草案)和教师的需求情况,对中等职业教师药荆专业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培训方案分上岗、提高和骨干三个层次。培训内容以模块化进行设计,培训形式设计包括理论学习、开放研讨、观摩交流、教学实践、企业实训等。

  • 标签: 中等职业教育 教师培训 培训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学生进入实习前强化培训内容、时间、方法、效果,培养和提高药剂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方法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从思想品德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药事法规制度教育、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医疗安全教育、心理疏导五个模块进行培训。结果学生对培训内容、方法较快掌握,考核过关,缩短临床适应期。结论对学生在实习前实施强化培训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习质量,为学生步入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 标签: 药剂学生 实习前培训 培训内容 时间 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ABQ法是Algorithm-basedqualitativemethod的简称,是被国际上誉为“椎折女王”的留英博士姜贵蓉(ABQ国际骨健康联合会主席)历尽艰辛发明的骨质疏松椎骨骨折诊断法。ABQ法是对流行了几十年腰椎骨折诊断错误的拨乱反正,自发表以来已经受到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ABQ已被国际各文献引述80多次,于2009年的英国骨质疏松大会上开设专题辅导,并于2010年在英国的专业杂志上正式隆重彩版推出,2011年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ABQ法正式纳入教材,国际标准也随之做了相应的更正。

  • 标签: 培训讲座 国际标准 骨质疏松 2009年 椎骨骨折 诊断错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培训专业素养提升。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培训的重要性和目标进行分析,以及介绍培训方法和策略,本文重点探讨了培训对提升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案例分析部分将以两个实际案例为例,展示培训对护士能力的提升和手术室护理水平的提高。最后,通过总结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培训 专业素养 质量提升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