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 鼻窦 管电压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价高血压患者 10年前后血压及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的变化,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高电压随高血压病程的变化。方法:选取近 10年连续在我院体检的高血压患者 150例。记录他们的血压及心电图 R5+S1值,结果: 10年前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 R5+S1异常阳性率的 10%以下,但心电图 R5+S1的值升高,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中,左室高电压随病程进展。心电图检查在初筛高血压心脏损伤的临床方面阳性率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电图 左室高电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电压的胸椎旁神经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PHN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2例):45 V脉冲射频组(PRF-45V组)、55 V脉冲射频组(PRF-55V组)、65 V脉冲射频组(PRF-65V组)。3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电压(45 V、55 V、65 V)的胸椎旁神经PRF治疗(超声引导下)。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VAS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和曲马多用药量的随访评估,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并于治疗后3个月计算治疗总显效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RF-65V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与盐酸曲马多的用药量等均明显低于PRF-45V组及PRF-55V组(P<0.05);PRF-45V组与PRF-55V组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SR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加巴喷丁与盐酸曲马多的用药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PRF-65V组的总显效率为87.5%,明显高于PRF-45V组(54.8%)及PRF-55V组(60.0%)(P<0.05),而PRF-45V组与PRF-55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压45 V、55 V、65 V的胸椎旁神经PRF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PHN,其中以65V治疗效果最佳。

  • 标签: 脉冲射频 电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动管电压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在第3代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至12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可疑冠心病,并行CCTA检查的220例患者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3例)采用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根据CT给出的自动管电压设定对比剂用量,注射时间为10 s;对照组(107例)依据指南推荐基于患者体质量选择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注射时间为12 s。两组受试者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方式。采用秩和检验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对比剂用量的差异,t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客观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的差异,两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主动脉根部的噪声值分别为(27±4)、(26±5)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P=0.284);两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15±0.10)、(1.18±0.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1,P=0.818);两名医师评分组内一致性尚可,测量值ICC均大于0.50;试验组的有效辐射剂量为(2.2±0.6)mSv,较对照组[(4.6±1.8)mSv]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07,P<0.001);试验组的对比剂用量为(35±7)ml,较对照组[(46±6)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9,P<0.001)。结论基于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制定对比剂注射方案,不仅计算简单,还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