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金属化陶瓷是一种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探讨金属化陶瓷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及在先进能源、电子与半导体、传感器与检测、医疗器械和光学与光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绿色环保、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是金属化陶瓷的重要趋势,而尺寸可控性和交叉融合则为其提供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机会。然而,金属化陶瓷仍然面临着工艺复杂性、界面结合强度和加工性等挑战。通过不断创新和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金属化陶瓷的性能,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陶瓷表面 金属化 工艺 创新发展
  • 简介:用超细粉体来制备新型陶瓷材料,考察了工艺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XRD、SEM分析了所制材料的显微结构,探讨了超细粉体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热压(HP)技术,用搅拌磨制得的超细Al2O3、SiC、SiO2、滑石粉(Talc)作原料能制备Al2O3/SiC、Talc/Sic、Mullite/SiC等新型陶瓷材料,可降低热压温度100℃-200℃,缩短热压时间,降低热压压力,工艺简单,并且制得的陶瓷结构致密、晶粒均匀、强度高。3种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679MPa、279MPa和427MPa。高弹性模量的粉末原料可对陶瓷材料起到良好的增韧效果。结果认为用搅拌磨能制得满足现代新型陶瓷材料结构及性能要求的超细粉体。

  • 标签: 超细粉体 陶瓷性能 三氧化二铝/碳化硅陶瓷 陶瓷材料 结构
  • 简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Cu胁迫下番茄体内L-精氨酸、NO、多胺代谢对外源NO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铜污染区域蔬菜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硝普钠,外源NO供体)能够调节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Decarboxylase,ADC)、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Decarboxylase,ODC)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根系中,外源SNP能够上调NOS活性,L-精氨酸代谢向着NO合成方向进行;叶片中,外源SNP能够同时上调ADC、ODC、NOS活性,PA、NO的合成同时进行;此外,Cu胁迫下添加外源SNP能够增加根系和叶片L-精氨酸含量,而作为PA、NO的合成前体,精氨酸含量升高无疑会间接促进PA、NO的合成,从而提高番茄对Cu胁迫的抵抗能力。

  • 标签: CU胁迫 番茄 一氧化氮 L-精氨酸 多胺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一种遇火可陶瓷化结壳的耐火型中压电力电缆,在传统阻燃耐火电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在缆芯外增设由降温隔氧层、隔热耐火层、金属挡火层以及阻燃层构成的组合耐火结构,实现了电缆在高温火焰下,仍能长时间持续工作的效果,能够满足当前社会重要场所对电缆阻燃耐火性能的配电要求,符合现今及未来市场需求。

  • 标签: 耐火中压电缆 陶瓷化 结构设计 陶瓷化聚烯烃
  • 简介:为研究温榆河流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利用二次开发改进后的长期水文影响评价(L-THIA)模型,采用实地测得的EMC(事件平均浓度)数据,模拟了1992年和2009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1992—2009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和住宅用地分别增加了13.95%、20.46%和85.76%,农业用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0.04%和9.64%,导致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总磷除外)明显增加。其中,总氮增加了3.31%,氨氮增加了12.20%,BOD5(5日生化需氧量)增加了11.87%,CODMn(化学需氧量)增加了7.62%,TOC(总有机碳)增加了15.46%,总磷下降了12.84%。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的非点源污染产出能力最强,应该成为非点源污染的重点控制区域。

  • 标签: 环境学 非点源污染负荷 L-THIA模型 土地利用 温榆河流域
  • 简介:为探讨改性氧化石墨烯(GO)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放射性重金属铀的影响,将L-谷氨酸(L-Glu)与氧化石墨烯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制得L-谷氨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LGlu/GO)。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与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铀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H=4,投加量为0.2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铀初始质量浓度为70mg/L,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309.36mg/g。L-Glu/GO的表征结果表明,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团并与C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为GO引入了含氮基团,实现了GO的功能化。相比GO,L-Glu/GO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L-Glu/GO吸附U(VI)后表面更光滑。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氧化石墨烯 吸附
  • 简介: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β-carotene-15,15'-momoxygenase1,bco1)是β-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过程中的关键酶,bco1与bco1l是编码此酶的主要基因。本实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的与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编码相关的基因bco1与bco1l,以便深入开展对斑马鱼bco1的功能研究。分别在斑马鱼bco1与bco1l基因2号外显子选取sgRNA识别位点,体外转录制备sgRNA并与Cas9mRNA混合对斑马鱼Ⅰ细胞期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24h后收集部分胚胎进行PCR检测并将PCR产物进行单克隆测序确定sgRNA的有效性,构建首建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PCR检测、凝胶电泳及测序筛选可遗传突变体。本研究分别获得了bco1基因突变与bco1l基因突变,分析表明这些缺失和插入均可导致编码序列的移码,为研究鱼类胡萝卜素代谢及相关发育过程等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

  • 标签: β-胡萝卜素-15 15'-加氧酶 斑马鱼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 简介:去年以来,梧州市陶瓷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控实现“七个百分百”。梧州市共有陶瓷生产企业16家(其中停产4家),行业从业人员6624人,接触粉尘危害人数619人。截至2017年11月.梧州市已圆满完成为期2年的陶瓷生产企业粉尘危害々项治理工作,全市陶瓷生产企业实现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聘用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设置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卡、

  • 标签: 生产企业 梧州市 职业病 陶瓷 防控 粉尘危害
  • 简介: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微信曝光群、借力“海恩法则”,及推行“6S”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了公司的安全管理“软实力”,实现了安全与经济双赢的局面。

  • 标签: 安全文化建设 陶瓷 广东 安全管理措施 盲点 源头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VW2005芯片的4路MPEG-4数字监控系统音视频压缩编码卡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其中包括多路音视频数据采集和MPEG-4压缩编码模块,编码后的数据码流通过PCI总线传送至计算机功能模块以及驱动过程,并介绍了板卡与主机之间实现数据通讯的机制.

  • 标签: MPEG-4 VW2005 PCI D1 音视频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