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为检测高效光引发剂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的染色畸变作用,采用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染色畸变实验,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观察PI820及ITX致CHL细胞株染色数目及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PI820引起CHL细胞多倍体增加,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在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见对CHL细胞染色有损伤作用;在代谢活化与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均未观察到ITX对CHL细胞染色的损伤作用.PI820可引起CHL细胞染色数目畸变,ITX无染色畸变作用.

  • 标签: 4 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820) 2-异丙基硫杂蒽酮(IHT-PIITX) 染色体畸变
  • 简介:用超细粉体来制备新型陶瓷材料,考察了工艺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XRD、SEM分析了所制材料的显微结构,探讨了超细粉体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热压(HP)技术,用搅拌磨制得的超细Al2O3、SiC、SiO2、滑石粉(Talc)作原料能制备Al2O3/SiC、Talc/Sic、Mullite/SiC等新型陶瓷材料,可降低热压温度100℃-200℃,缩短热压时间,降低热压压力,工艺简单,并且制得的陶瓷结构致密、晶粒均匀、强度高。3种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679MPa、279MPa和427MPa。高弹性模量的粉末原料可对陶瓷材料起到良好的增韧效果。结果认为用搅拌磨能制得满足现代新型陶瓷材料结构及性能要求的超细粉体。

  • 标签: 超细粉体 陶瓷性能 三氧化二铝/碳化硅陶瓷 陶瓷材料 结构
  • 简介:通过连续20d对雄性小鼠灌胃染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后,探究MDM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及染色畸变率的影响.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MDMA低(5.Omg/kg)、中(10.Omg/kg)、高(20.0mg/kg)三个染毒剂量组,采用生理盐水做阴性对照,每日染毒1次.于末次给药后第二天,取小鼠睾丸组织细胞,采用常规微核(mieronucleus,MN)试验,检测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同时采用染色畸变试验(chromosomalaberrationtest)探究MDMA对小鼠睾丸细胞染色畸变率的影响.微核试验结果表明MDMA中、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剂量与低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微核率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染色畸变试验结果中,MDM高、中剂量组染色畸变率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剂量组之间染色畸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微核试验与染色畸变试验结果同时得出:在该实验剂量内MDMA高剂量组能诱导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微核率增加,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可以使小鼠睾丸细胞染色畸变率增高,说明其对雄性小鼠睾丸遗传物质有一定的损伤效应.图4,表2,参10.

  • 标签: MDMA 睾丸细胞 微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 简介:麦芽糖醇是重要的糖醇制品之一,作为甜味剂、保湿剂、调味剂和加工助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本文阐述了其热稳定性、溶解性、甜度、吸湿性、难发酵性、不升高血糖值、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等特性,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麦芽糖醇 特性 应用 制备
  • 简介:为了拓宽我国脱硫石膏的利用途径,实现对脱硫石膏直接利用,本研究选取谷氨酸钠作为缓凝剂,聚羧酸作为减水剂,对脱硫石膏现浇墙体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电厂的脱硫石膏经过55℃预烘干2h,160℃烘干3h,按照GB/T17669.4-1999确定标稠需水量,添加3%谷氨酸钠作为缓凝剂,0.5%聚羧酸作为减水剂时,现浇墙体材料的初凝时间约54min,终凝时间延长至96min,复配后初终凝时间满足施工要求;墙体材料的绝干抗折强度为3.31MPa,绝干抗压强度为12.27MPa。

  • 标签: 脱硫石膏 缓凝剂 减水剂 初终凝时间 抗折抗压强度
  • 简介:选取聚丙烯工业吸油棉为固定化生物载体材料,通过开展材料改性及固定化工艺优化研究,制备出适用于溢油污染海岸线环境的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结果表明:优选0.2mol/LNaOH溶液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改性液,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由33.120m~2/g增至189.621m~2/g,平均孔径由16.997nm增至36.810nm;明确最优固定化参数:固定化初始pH值7~8、固定化初始温度28~32℃、载体投加量2.00~2.50g/L;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TPHs降解率均高于游离菌群和未改性载体材料,环境耐受性及原油降解效率显著提升。

  • 标签: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材料改性 石油烃降解菌
  • 简介:含铝污泥热解或焚烧残渣制备聚合氯化铝的研究,有利于实现污水处理过程投加的铝盐絮凝药剂的回收与高效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针对辽河油田欢三联稠油污水处理污泥的热解残渣具有较高铝含量的特点,开展采用盐酸进行铝溶出及制备聚合氯化铝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700~750℃,焙烧时间控制在1h即可。将经过焙烧活化的残渣在常温下进行酸溶,酸溶时间为2~5h,选用25%~30%盐酸,氧化铝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1.0~1∶1.2为宜。将溶出的铝溶液制备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采用CaO粉末来调节pH值为3.5,聚合反应时间为1d,即可得聚合氯化铝溶液。

  • 标签: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氯化铝(AlCl3) 聚合氯化铝
  • 简介:用石墨化学纯化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水,以直接中和法制备不同pH值的聚硅酸多核复合型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在50℃下,对制备的混凝剂进行常压干燥,得到固体产品后进行结构表征。Fr—IR结果表明,适宜pH值下有Si-O-Al和Si-O一Fe生成;XRD图谱也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含有新的化学物质而非原材料的简单混合。不同pH值混凝剂的微观结构稍有不同。混凝试验表明,混凝效果与混凝剂微观结构有关,适宜pH值(2.77、3.60)的复合混凝剂可以得到好于常规硫酸铝的混凝效果。在最优剂量下,PAFSS(多核复合混凝剂主要成分为Si、Al、Fe及SO4^2-,pH=3.60)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重金属Cr的去除率分别达55%和97%;pH值太高时(3.98),混凝剂不稳定,混凝效果变差。研究表明,多核复合混凝剂中所含的少量具有混凝作用的Mg2+、Ti4+、Zn2+等对混凝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多核复合混凝剂 微观结构 混凝性能 混凝机理
  • 简介:以水热法原位制备了BiOCl1-xIx(x=0、0.2、0.4、0.6、0.8、1)材料,采用XRD、SEM、BET、SPS和UV-VisDRS等手段对BiOCl1-xIx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BiOCl1-xIx(x=0.2、0.4、0.6、0.8)不是BiOCl与BiOI的简单物理混合,而是形成了一种固溶体材料,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在模拟太阳光下(500W氙灯),BiOCl0.8I0.2显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其对苯酚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128h^-1,分别是BiOCl、BiOI及商用P25的7倍、18倍和2倍。循环稳定性试验表明,BiOCl0.8I0.2在循环使用5次后,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只下降5.5%,且反应前后的XRD图谱基本不变,表明BiOCl0.8I0.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BiOCl1-xIx 固溶体 苯酚 光催化
  • 简介:针对粉煤灰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对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混凝土(FlyashGeopolymerConcrete,FGC)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有效解决FGC制备参数的优化问题,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方法设计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试验,建立了基于响应面方法的FGC强度预测模型,并对其制备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FGC水胶比为0.35、用碱量为7.9%、水玻璃模数为1.66时,其28d抗压强度预测值得到最大值(44.6MPa),验证试验证明了响应面方法优化制备FGC的有效性。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粉煤灰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制备 响应面方法
  • 简介:2017年底,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全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

  • 标签: 防灾减灾 救灾工作 机制改革 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读
  • 简介:基层应急管理体制下延与能力提升是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层应急管理“空壳”化运转困境的基本战略,然而地方政府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需要充分利用现存资源降低改革成本,从制度、理念以及技术层面推动创新。社会管理网格化为路径的公共服务改革将为应急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本文聚焦基层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的网格化管理路径的可能与可为问题。应急管理全过程、全主体、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与主流公共服务改革存在理论协同性,网格化管理模式作为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的重要典范,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改革可行性及效果。本文最后从基层应急体制建设理念、整合方式、制度支撑以及创新协同角度对网络化改革路径在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中的实施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基层政府 应急管理 公共服务 创新路径 网格化
  • 简介: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在这种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如何转轨,本文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公有制 环境管理 转变职能
  • 简介: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沉淀法、水解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经XRD对三种方法制得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水解法制得二氧化钛粉对六种染料进行了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其有良好的光催化脱色性能.

  • 标签: 二氧化钛 制备 水解沉淀法 染料 脱色
  • 简介:为探讨改性氧化石墨烯(GO)的性质特征对其吸附放射性重金属铀的影响,将L-谷氨酸(L-Glu)与氧化石墨烯发生亲核反应,从而制得L-谷氨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LGlu/GO)。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与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L-谷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铀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铀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pH=4,投加量为0.2g/L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铀初始质量浓度为70mg/L,30℃时最大吸附容量为309.36mg/g。L-Glu/GO的表征结果表明,L-谷氨酸上的氨基进攻GO上的环氧基团并与C发生了亲核取代反应,为GO引入了含氮基团,实现了GO的功能化。相比GO,L-Glu/GO的晶体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L-Glu/GO吸附U(VI)后表面更光滑。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氧化石墨烯 吸附
  • 简介:采用油水自组装法在多孔氮化硼(BN)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效应的Ag@AgCl纳米颗粒,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Ag@AgCl/BN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UV-Vis等对其晶型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曱基蓝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AgCl/BN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活性和可见光催化活性,吸附平衡后经80min模拟可见光照射,对亚曱基蓝的降解率达93%,高活性归因于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同时利用淬灭实验探讨了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

  • 标签: Ag@AgCl 多孔氮化硼 吸附 光催化
  • 简介: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懒树抗氧化剂对香烟烟气自由基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自由基含量的香烟烟气冷凝物(CSC)对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损伤情况.在香烟滤嘴中注入50μL0.2%的移依树抗氧化剂溶液后,香烟烟气中气相、粒相自由基含量分别降低40.2%和28.3%,平均降低39.6%;中高剂量的实验烟(添加移依树),与对照烟(不加栘依树)相比,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显著降低(t〉t0.05),其中中剂量烟降低幅度更大;低剂量实验烟与对照烟相比,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也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t〈t0.05).以上结果表明,移依树可明显降低香烟中自由基水平,进而降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性.

  • 标签: 栘依树 自由基 香烟烟气 烟气冷凝物 损伤 染色体
  • 简介: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传统。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人物访谈和非参与观察等方法,对人文地理学传统的典型机构科罗拉多大学自然灾害中心做了个案研究。透过"人类生态学"理念分析出了灾害研究的实用主义哲学底色。基于价值观念、制度安排、组织设计、物质基础等"体制化"维度,细致梳理了自然灾害中心的奠基、使命、演化及影响。最后,从后常规科学观的视角批判性地审视了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这一领域。

  • 标签: 灾害研究 人文地理学传统 自然灾害中心 体制化 后常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