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现有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进行分析评价,针对传统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使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的结果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 标签: 旅游区 环境容量 测算方法
  • 简介:美国事故指挥体系(ICS)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逾40年,过往许多研究指明这项系统本身在运用上存在许多局限,这些局限虽非全盘否定这套体系在管理灾害应变行动上的优点,却是美国灾害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争论ICS实用性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依凭对ICS官方文件与在线训练教材分析的结果,讨论这套体系在设计上的逻辑与使用上的限制。文末笔者提出ICS在使用上的四项限制,分别为:①ICS无法应用在大范围灾害应变上;②ICS的使用者在面对不常见的状况与环境变化时,很难及时反应;③很难将ICS介绍给新加入救灾团队的个人;④ICS的使用者必须了解可进行临机应变的行动内容与范围。本项研究的成果可作为未来讨论ICS的基础,文末还提出未来研究ICS的方向与可能的发展,或许可为有志研究ICS的学者提供一些可行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美国事故指挥体系(ICS) 灾害应变 应用 局限
  • 简介:文章基于对某滨海油区环境和生态进行调研分析的结果,选择一般参数法、综合估值法和数值模拟法三种方法对土壤石油污染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和模拟研究。研究分析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预测分析污染物迁移趋势和范围,综合探讨了研究区土壤石油污染的环境容量,可为制订有关环境标准和加强土壤石油烃排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土壤 石油污染 环境容量 评估与模拟
  • 简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和农业土壤磷的不断积累,农田磷有明显向土壤深层淋失的现象.前人研究表明我国亚热带区在高强度农业生产和大量施用化肥的作用下,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拟以中国亚热带区典型代表性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区域耕作土壤调查、室内模拟测定、原状土柱试验和田间定位观测等方法相结合,评估亚热带耕作土壤磷素淋失环境风险.研究表明:1)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区域差异较大;2)长沙红壤稻田土壤有效磷饱和容量(47.6mg/kg)显著高于湘阴湖积物稻田(39.2mg/kg);3)施用牛粪可显著提高稻田土壤pH值,更够防止稻田土壤酸化和控制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活性.

  • 标签: 磷素淋失 临界值 耕作土壤 亚热带
  • 简介: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土壤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容量对加强土壤环境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阻离子交换量、平衡吸附方程和实验实测法推求了北京地区3种污灌土壤对重金属镉的最大吸附容量.由阳离子交换量(CEC)推求的北野厂、衙门口和永乐店3种污灌土壤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822、4148和4721mg·kg^-1;由单表面Langmuir方程推求的3种污灌土壤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均为5000mg·kg^-1,由传统双表面Langmuir方程推求的3种土壤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040、6950和6994mg·kg^-1,由双表面Langmuir方程的Sposito方法推求的3种污灌土壤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均为6200mg·kg^-1;恒温25℃条件下,上述3种污灌土壤对镉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容量实测值分别为5700、5600和5600mg·kg,多分子层最大吸附容量实测值分别为9000、8000和8120mg·kg^-1.比较而言,双表面Langmuir方程是目前推求污灌土壤对镉最大吸附容量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北京 最大吸附容量 污灌土壤
  • 简介:摘要:如何实现分布式风电光伏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提升电网的经济性与稳定性,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消纳能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国内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与理论还不够成熟,与国外相比,配置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部分分布式风电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仍沿用传统形式电站的配置方法,在实际中配置效果并不理想,分布式风电光伏电站负荷峰谷差较大,且经济收益较低,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此,本文提出面向分布式风电光伏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标签: 分布式风电光伏 储能容量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