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物冬眠是一种奇妙现象。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后不吃东西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摄氏度,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

  • 标签: 动物 冬眠 山鼠 防冻液
  • 简介:人类与动物关系和对动物态度在人类发展史中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纯粹自然生态关系,变化到敬畏和崇拜,从神圣化又演变为征服,到今天又开始了更为理性思考。这些认识是人类在生产力不断提高和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加深,由最初出于本能利用和敬畏变为主动地去观察、认识、研究并提出保护,使动物与人类关系在科学研究、文化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 标签: 科学研究 动物福利 生态保护 社会学
  • 简介:为了构建动物伦理学,笔者考察并概括了西方动物伦理研究本质和关键问题,认为:动物伦理学是关于人与动物关系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理论体系,是一门尊重动物价值和权利伦理学说。它产生具有坚实科学基础、伦理基础和现实迫切性。

  • 标签: 动物伦理学 动物权利 动物福利
  • 简介:“过去6年是北极有史以来最温暖时期。未来90多年,即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会上升O.9—1.6米,北极冰川、冰盖和格陵兰大冰原融化冰,将对此做出巨大贡献。”

  • 标签: 动物 水底 海平面 格陵兰 北极 冰川
  • 简介:高黎贡山,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陌生名字,然而,这条跨越了五个纬度带、巨龙一般山脉,却是地球上现如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地区,是世界上极其珍贵也极其稀有的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地区。在高黎贡山上,从青藏高原到中印半岛以及本地种属动植物都可以见到,很多古老物种被保存下来,于是高黎贡山也就成为了中国云南这个"动植物王国"中也最宝贵自然存在。

  • 标签: 温带森林 湿润热带 生物多样性 云龙箭竹 中国云南 箭竹林
  • 简介:白虎是孟加拉虎白色变种,原产于我国云南和缅甸、印度及孟加拉等南亚地区。野生白虎早已灭绝,现在白虎都是人工繁殖。即便如此,全世界人工繁殖白虎仅有不到300只,属于濒临灭绝珍稀虎种。

  • 标签: 野生动物园 白虎 孟加拉虎 人工繁殖 南亚地区 灭绝
  • 简介:在新疆、西藏、青海一些地区,以及它们交界处,有一些广袤而无人烟荒原和山脉,居住着一些特殊居民——它们是偶蹄类动物。它们是那些荒原和山脉中灵动存在,也是雪豹、狼及部分猛禽食物来源。如果缺失了它们,山林和荒野将不完整,整个生态链都会断裂。

  • 标签: 偶蹄动物 居民 荒野 大西北 偶蹄类动物 食物来源
  • 简介:在电影《马达加斯加》中,狮子、斑马、长颈鹿和河马被冲到马达加斯加岛,开始了新生活。电脑模拟显示,动画片中场景具有一定真实性,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环尾狐猴、狐蝠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祖先当年可能就是乘坐天然“木筏”,漂流到了这座位于印度洋上小岛。

  • 标签: 马达加斯加岛 哺乳动物 大海 模拟显示 长颈鹿 动画片
  • 简介:作为一种曾经广泛使用氯化烃杀虫剂,DD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DDE和DDD(合称为DDTs)是一类典型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有毒污染物.亲脂性和持久性使得DDTs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放大,从而对处于高营养级水生哺乳动物造成严重毒害作用.在综述DDTs对哺乳动物毒性研究基础上,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D)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toxicitypercentilerankmethod,TPRM)推导DDTs保护水生哺乳动物组织残留基准(TissueResidueGuideline,TRG).使用SSD和TPRM得到TRG分别为239和22.7ng·g-1食物(湿重).相应,DDTs保护水生哺乳动物水质基准分别为188.2和178.7pg·L-1.依据研究得到DDTs组织残留基准及其在鱼类体内含量评估对水生哺乳动物风险.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估DDTs对水生哺乳动物生态风险,并为DDTs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华白海豚 江豚 水生哺乳动物 组织残留基准 生物累积因子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野生动物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自然资源,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不断加强保护宣传,实施管理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概述了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积极作用,分析了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完善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建议。

  •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 管控力度 保护宣传工作
  • 简介:近日,中国生物保护工作者在云南腾冲高黎贡山腾冲片区北段林区,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科学新种——腾冲拟髭蟾。腾冲拟髭蟾一大特点是瞳孔颜色为上下两色:上半部为浅蓝色,下半部为黑色。与一般蛙类不同,腾冲拟髭蟾前肢瘦长。后肢较短,跳跃能力较弱。这一两栖动物新种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联合开展腾冲片区生物多样性考察中被发现。科研人员通过严谨比对分析,包括形态比较、鸣声分析、DNA对比等,确定其为一种未被命名科学新种。

  • 标签: 两栖动物 云南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 动物科学 生物多样性
  • 简介:有机磷阻燃剂(OPFRs)逐渐替代了危害较大多溴联苯醚(PBDEs),因此使得人类及其他生物更易暴露于这种有机物中。有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磷酸酯具有致癌性,因而使人们对其毒性问题也日益关注。本文概述了有机磷阻燃剂环境暴露水平,总结了近年来从体外与体内实验2个方面动物毒性效应研究。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地区大气、土壤和水体中有机磷阻燃剂总含量水平相对较低;仅高浓度暴露才会对不同动物体造成一定程度损伤,而远大于环境浓度低浓度暴露几乎无损伤效应。最后,对有机磷阻燃剂毒性效应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有机磷阻燃剂 环境水平 生态暴露 毒理效应
  • 简介: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电学和光学性质、超大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生物相容性,在材料和电子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及氧化应激参与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烯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局限性,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石墨烯纳米材料 动物毒理学 细胞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制
  • 简介:随着核磁共振(NMR)技术不断发展,基于NMR代谢组学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水生动物在代谢水平响应环境变化一种有效方法。水生软体动物作为重要环境监测生物,近年来人们在其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不小成果。文章总结了利用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各类环境胁迫因子对水生软体动物代谢影响成果,主要综述了水生软体动物不同组织内代谢物组成和含量对环境胁迫响应,同时对水生软体动物生态毒理代谢组学研究中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标签: 核磁共振 水生软体动物 生态毒理 代谢组学
  • 简介:随着公路建设发展,在自然保护区修建公路已不可避免.公路穿过自然保护区会带来生境破坏和分割、野生动物交通事故致死等严重影响,威胁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除了选择合适施工时段、设置栅栏和野生动物标识等措施外,修建野生动物通道是保障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安全穿行公路、避免生境分割主要措施.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实践,探讨了野生动物通道类型、设计原则和维护要点.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公路 野生动物通道 穿行
  • 简介:城市快速发展降低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由此产生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极端化和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等.土壤动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城市化广泛而深刻影响.为系统地评价城市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从而为城市生态服务恢复和优化提供科学指导,从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城市土壤动物群落相关研究前沿,在此基础上从机理、多因子综合、长期监测和应用研究四个方面提出了本领域研究在现阶段受到制约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标签: 城市土壤动物群落 多样性 时空分布 全球变化 土壤污染
  • 简介:采用静态法测定了毒死蜱对六种水生节肢动物48h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按实测浓度计,毒死蜱对大型溞Daphniamagna、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vetulus、多刺裸腹溞Moinamacrocopa、锯缘真蚤Eucyclopsserrulatus、介形虫Pseudocandonasp.、花翅摇蚊Chironomuskiiensis幼虫48h-LC50(单位:μg·L-1)分别为0.523、0.0528、0.178、7.32、2.75、90.3。这表明毒死蜱对于上述6种水生节肢动物均属于剧毒。将稻田施药下环境浓度预测值(EECs)与基于实测浓度48h-LC50相比对,得到毒死蜱相对于6种水生节肢动物急性风险商值(RQ)分别为10.29、52.95、27.20、0.73、1.96、0.06。这说明除了摇蚊幼虫,按推荐剂量使用毒死蜱对于其他5种水生节肢动物有较高程度急性风险。

  • 标签: 毒死蜱 浮游动物 摇蚊 环境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