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制备了一种准Keggin结构的钼钒杂多酸化合物(HPA),元素分析,IR光谱结构鉴定其组成可能为Hs[PV2Mo10O40]·xH2O,采用TG-DSC探讨了其热降解性能,并以此为基础将杂多酸负载于活性炭上,负载的杂多酸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对芥子气(HD)模拟剂--二正丙基醚(DPS)的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二丙基亚砜和二丙基砜。

  • 标签: 钼钒杂多酸 制备 丙硫醚 催化氧化 杂多化合物 ·xH2O
  • 简介: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开发的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简称SCWO)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和高压的超临界状态下利用水去溶解碳氢化合物的工艺。也就是说,当达到液体的温度和压力临界点(218bar和374℃以上),有机废料可以在水中被氧化销毁。在上述条件下,有机材料和气体在水中变得易溶,这使得以水为介质的快速、完全的氧化反应成为可能。

  • 标签: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通用原子公司 碳氢化合物 超临界状态 有机废料 有机材料
  • 简介:芋螺是生长于热带海域的软体动物,全球约有500多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我国近海的芋螺科约有70多种。芋螺毒素是芋螺毒液中的一些小分子多肽类组分,据估计每一种芋螺的毒液中约含有i00余种不同的药理活性组分,且不同种的芋螺毒液组成不同,所有自然界生存的芋螺,毒液中含有的药理活性组分可达到50000种之多,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天然多肽库。

  • 标签: 芋螺毒素 毒液 药理活性 肽类 肽库 二硫键
  • 简介: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化学毒剂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催化消毒效果,发现羟基自由基是光催化氧化消毒反应的活性种子基团,它可以切断毒剂分子中的所有化学键,生成多种中间产物,并将构成毒剂分子的每种元素最终氧化成相应的矿化产物,可实现染毒水的无污染彻底消毒。在实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可以较快的速度将HD、GD和VX染毒水消至安全浓度,反应的难易程度为HD>GD>VX。光催化氧化法是比较理想的水中化学毒剂的消毒方法。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 降解 HD GD VX
  • 简介:采用六氯丁二烯为原料,经过两步硫化合成了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多代噻吩·对合成的中间体四氟噻吩采用气质联用仪进行了结构分析,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多代噻吩,并对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

  • 标签: 多硫代噻吩 制备 电化学性能 六氯丁二烯 锂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以马拉磷为毒剂模拟剂,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其染毒空气进行洗消实验研究,考察了脉冲电压、脉冲频率和气体流量对洗消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洗消率随着峰值电压和脉冲频率的增大而提高,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对不同浓度马拉磷的降解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洗消率降低,但绝对消除量增加。采用了GC-MS和化学方法对洗消产物进行定性分析.

  • 标签: 脉冲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 马拉硫磷 洗消
  • 简介:通过多氯代聚苯胺硫化反应制备了多代聚苯胺锂电池正极材料,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SEM等手段对多代聚苯胺作了结构分析,并对多代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631mAh/g。

  • 标签: 锂电池 正极材料 多硫代聚苯胺 制备 多氯代聚苯胺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多代苯网状聚合物的合成以及不同含量的多代苯的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提高含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但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衰减也加快.含量为91.99%的PPS一10的首放容量i妊4756mAh/g,20次循环容量达到367mAh/g,有望用于一次和二次锂电池中作正极材料.

  • 标签: 多硫代苯 制备 电化学性能 放电容量 正极材料 锂电池
  • 简介:有机多硫化物高比容量、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中以环状化合物为中心的网状多交联聚合物,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但多链以C-S键连接在环状化合物骨架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单质相比,都得到很大改善。本论文首先选择网状多交联聚合物——多代噻吩作为目标产物,探索了它的合成途径,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环状化合物 噻吩 网状 中心 电化学性能 单质硫
  • 简介:用化学方法合成随机DNA库,应用SELEX技术筛选能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t)结合的DNA适配子,经过12轮的筛选后,适配子与Bt结合的亲和力达到饱和。在克隆获得的18个适配子序列中,有3个适配子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中多数具有典型的三茎环结构。

  • 标签: 适配子 苏云金芽胞杆菌(Bt) SELEX技术
  • 简介: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2b(+)-SE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经终浓度为0.4mmol/LIPTG的诱导作用,可获得分子量约为29KD的表达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SEB主要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周质中,表达SEB的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重组表达的SEB经HiTrap^TMchelatingHP柱纯化能达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ELISA试验表明纯化的重组SEB与抗天然野生型SEB单克隆抗体呈现明显的阳性免疫反应。

  • 标签: SEB 重组表达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ELISA试验 ET
  • 简介:通过优化预饱和功率、预饱和延迟和脉冲偏转角等影响化合物定量的参数,建立了预饱和^1HNMR内标定量分析法,并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分析水中3种芥气降解产物,包括二甘醇(TDG)、二甘醇亚砜(TDGO)及二甘醇砜(TDG02)。

  • 标签: ^1HNMR 预饱和 内标定量法
  • 简介:以浸渍法制备的10%V/Al2O3为催化剂,研究对GB染毒空气的脱除效果,考察接触时间、温度、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GB染毒空气脱除效果的影响,用GC-MS和LC-MS对尾气组分进行了检测分析.

  • 标签: 10%V/Al2O3 GB染毒空气 催化氧化 脱除
  • 简介:采用沉积沉淀法,将金负载在复合氧化物载体MOx/Al2O3上,制备得到了Au/MOx/Al2O3催化剂的活性要高于Au/Al2O3催化剂.Au/FeOx/Al2O3催化剂能够在低于223K的温度下实现CO完全催化氧化.TEM图像分析表明,纳米级高分散的金颗粒是金催化剂高活性的前提,但载体的选择,以及复合氧化物载体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也会对金催化剂的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 标签: Au/MOx/A1203 催化剂 CO 低温氧化 催化反应 一氧化碳
  • 简介:在OPCW第18次水平考试土样中检测到一未知化合物,经多种分析技术测定,判断可能是甲基三代膦酸二乙酯.对合成甲基三代膦酸二乙酯的反应液进行了气相色谱一质谱测定,并对此反应液中的部分产物进行了质谱解析.

  • 标签: 甲基三硫代膦酸二乙酯 OPCW水平考试 GC-MS 分析检测
  • 简介:为满足科研和医学应用上的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海蛇神经毒素。首先人工合成海蛇神经毒素Erabutoxin(Eb)的基因,重组到T载体。通过PCR扩增Eb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把基因片段酶切成黏性末端,然后将目标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ET22b(+),电转重组质粒到宿主菌BL21(DE3),在25℃0.5mmol/LIPTG诱导培养8h收获培养物,SDS-PAGE电泳检测目标蛋白大部分存在于包涵体中,用8mol/L尿素溶解后,利用C末端的His-6与Ni^2+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单一的电泳蛋白带。

  • 标签: 海蛇神经毒素 DNA克隆 基因表达 包涵体 亲和层析
  • 简介:采用纳米MgO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CEES(2-chloroethylethylsulfide,2-氯乙基乙基醚)。考察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效果,发现材料表面的水分含量对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利用GC-MS和NMR分析了反应的产物,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推测。

  • 标签: 纳米MgO 2-氯乙基乙基硫醚 2-CEES 芥子气模拟剂 降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