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材质为2A14铝合金深孔杯形毛坯件,由于壁薄,材料热变形温度范围窄,合金流变困难,若采用常规锻造反挤压成形方法,势必造成杯体内、外壁变形不均,温度下降过快,变形抗力大,成形难度较大。等温成形工艺是零件毛坯精化和优化一个重要途径,但对设备和模具要求较高,成本高。因此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试验对铝合金杯形件挤压成形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减少研究试验成本。

  • 标签: 成形工艺 等温挤压 铝合金 杯形件 有限元数值模拟 试验成本
  • 简介:为了解河南省内实验室在铝合金化学成分检测领域整体水平,国家建材质检中心组织实施了铝合金化学成分中Si、Fe含量测定实验室间比对。本次实验室比对共有20个实验室参加,推荐检测方法为:GB/T7999-2007《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也可采用其他国家标准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室满意结果率为80%,不满意结果率为15%,可疑结果率为5%。参加比对绝大多数实验室能够准确检测铝合金化学成分含量。

  • 标签: 铝合金 实验室比对 SI FE 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
  • 简介:通过工作曲线法、增量法、回收率实验、重复性实验等研究,验证了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铝合金中碳、硫结果准确度,从而确立了无标准样品情况下测定钒铝合金中碳、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并与实际值对照得知方法准确度高,误差小,实用性强。

  • 标签: 红外吸收光谱法 钒铝合金
  • 简介:对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钒铝合金中氢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对分析功率、称样量和校正标样等测试条件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钒铝合金氢易释放,对于AlV85样品中氢,热提取法和熔融法测定结果一致;但AlV50样品中氢,热提取法结果略高于熔融法,故实验中选用热提取法测定钒铝合金中氢量。热提取法用0.75g金属锡作助熔剂,于4.0kW分析功率条件下测定钛标准样品中氢来确定氢工作曲线校正系数,在1.5kW分析功率下测定钒铝合金中氢,测定结果与高频感应-热导法(用5g钢标准样品对氢测定进行校正)结果吻合。对3个钒铝合金中氢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2.2%~6.5%(n=8)。

  • 标签: 脉冲加热 红外吸收法 钒铝合金
  • 简介:采用硝酸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铸造合金中高含量铝和铜。分别用基体匹配法和内标法分析铸造合金中铝和铜含量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基体匹配法在测定铸造合金中铝含量时相对误差小于0.4%,好于内标法,回收率稳定在104%-108%;内标法在测定铸造合金中铝和铜时相对标准偏差在0.2%~0.5%,明显好于基体匹配法,其中内标Sc测定铜时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高,内标Y测定Al含量时效果也较好。

  • 标签: ICP—AES 锌合金 基体匹配法 内标法
  • 简介:硅钙合金是一种炼钢脱氧剂,其中若存在游离硅、二氧化硅杂质会影响炼钢脱氧效果,目前国家标准无硅钙合金中游离硅分析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提取非合金相硅条件,用硅钼蓝光度法分析硅含量,分析方法回收率达95.9%,可用于硅钙合金中非合金相硅测定。

  • 标签: 硅钙合金 微波溶样 分析
  • 简介: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6系铝合金中微量钆、镧、钕、镨、钐方法,优化了ICP-OES工作条件,用标准加入法和标准曲线法做了比较,测定微量含量时,标准加入法比标准曲线法准确,在定量限和检出限之间约5倍空白标准偏差(5σ)含量时,标准加入法加标回收率在80%~112%,检测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ICP-OES 标准加入法 铝合金 微量 稀土元素
  • 简介:薄壁曲面铅合金铸件(简称铅铸件)采用砂模或金属模铸造,经机械加工成壁厚约3-4mm变壁厚曲面回转体,要求精加工后内部不得有大于φ0.4mm以上渣孔类缺陷。

  • 标签: 合金铸件 射线检测技术 曲面 薄壁 金属模铸造
  • 简介:我们针对金属和合金纳米固体提出了简化电阻模型,并据此得到了纳米固体总电阻与纳米粒子电阻关系。依据这一模型,我们对纳米固体电阻特性尺寸效应、温度效应和压力效应及其与常规多晶材料差别等进行了有效物理解释。

  • 标签: 纳米固体 电阻特性 简化模型 物理解释
  • 简介:金属V作为贮氢材料具有良好增压性能因而在ICF靶丸制备工艺中备受关注,但是金属V难活化,严重影响了其在增压材料方面的应用。为了改善金属V活化性能,向金属V中掺杂少量金属Ni以期达到对其改性和改善其贮氢性能目的。

  • 标签: 吸氘性能 NI合金 制备工艺 贮氢材料 活化性能 ICF靶丸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包括其主要性能及应用,着重阐述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领域应用状况。

  • 标签: 形状记忆合金 医学材料
  • 简介:在磷酸钠-磷酸二氢铵-高锰酸钾体系中对镁合金进行化学转化处理.研究了磷酸钠、磷酸二氢铵、高锰酸钾、温度、时间和添加剂对转化膜性能影响.通过对转化膜结构、成分及性能测试评价,得到了性能较好化学转化溶液配方:Na3PO4为5g·L^-1,NH4H2PO4为15g·L^-1,KMnO4为1g·L^-1,添加剂(NH4)5Mo7O24为0.5g·L^-1.由SEM可观察到转化膜表面成“干枯河床”状.XRD和EDS检测表明,膜层主要成分是Mg,Al12Mg17和无定形相,膜层表面主要有Mn,Mg,K,O和Al等元素组成.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剂能够降低转化膜腐蚀率,转化膜较基体腐蚀电位正移了0.73V,提高了镁合金耐蚀性.

  • 标签: 镁合金 化学转化膜 腐蚀率 电解液
  • 简介:在电阻点焊过程中喷溅产生直接降低焊接接头强度,是最不希望出现焊接缺陷,而在镁合金电阻点焊过程中,使用大电流短时间强规范会使低熔、高导热、高线胀系数合金极易产生喷溅。镁合金对于喷溅敏感性远远大于钢和铝合金。对镁合金电阻过程中喷溅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控制和减少焊接过程中喷溅现象,保证焊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电阻点焊 镁合金 喷溅 原因 焊接接头 焊接缺陷
  • 简介:一铅铸件采用“外层块状成形冷铁配内侧整体成形冷铁”工艺,在确定工艺参数时,如果设计浇注充型压力、充型速度不适当,金属液就易出现紊流,导致卷入气体而形成气孔、渣孔等铸造缺陷。因此,在进行实际浇注试验前,运用华铸CAE/InteCAST铸造模拟系统对设计浇注工艺进行了充型及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充型及凝固过程中流动场、温度场变化情况,以确定适合工艺参数值。

  • 标签: 工艺应用 低压铸造 CAE系统 铸件 充型速度
  • 简介:利用原子参数一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若干二元系合金化行为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系合金判据。

  • 标签: 合金相 模式识别 原子参数
  • 简介:为研制具有较宽频带微波吸收性能材料,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oxFe80-xSi20(x=0,6,10,14摩尔百分数)合金粉体,使用SEM、XRD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合金粉体微观结构及Co-Fe-Si合金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合金粉末呈片状,主要由-Fe相组成;Co添加使Co-Fe-Si合金出现两个微波吸收峰。在较高频段处微波吸收峰值随Co添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涂层厚度为1.8mm时,x=10合金低频处反射率最小值最小,合金吸波峰频率和峰值分别为6.2GHz和-14.8dB,合金在高频处吸波峰频率和峰值分别为18GHz和-8.8GHz,合金反射率低于-5dB带宽达14GHz,具有良好微波吸收宽频效应。

  • 标签: Co-Fe-Si合金 吸波材料 电磁参数 反射率
  • 简介:对铜合金直读光谱分析仪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规定了评价主要元素,建屯了校准条件、校准技术要求、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等,标准实例分析证明了本校准方法能合理评价仪器性能,保证了测试数据准确性、一致性和溯源性。

  • 标签: 铜合金 校准 直读光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