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论述了言语行为理论,从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角度分析比较了中西方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提出在学习英语时只有掌握了英语语用规则,才会避免交际失误的发生。

  • 标签: 言语 行为 差异 比较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R/S分析法,分析了湟源地区1961~2013年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①湟源地区降水的月际和季节变化明显。8月达全年最大值,1月降水减少至全年最少。从变差系数来看,降水多的月份(4~10月)变化稳定,而降水少的月份(11~3月)波动较大。从季节变化来看,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15.9mm,春季占全年降水的18.8%,夏季占全年降水的58.6%,占全年降水的21.7%,冬季占全年降水比例不到1.0%。②对年降水而言,20世纪80年代降水明显偏多,21世纪00年代较多,60和90年代偏少,70年代明显偏少。③湟源地区年、汛期、春、夏和秋季降水量均有较明显阶段变化趋势,但均未发生突变。冬季降水量从1961开始波动上升,突变发生在1974年,1990年后降水的增加趋势显著。④通过R/S分析表明,年、夏和秋季降水量的H值均小于0.5,汛期、春和冬季降水量的H值均大于0.5,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即汛期、春和冬季降水变化存在着持续性,未来汛期、春和冬季降水增加趋势仍将持续,年、夏和秋季降水量具有反持续性,即未来年、夏和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转为减小趋势,但趋势不明显。

  • 标签: 降水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 湟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ECMWF及T639形式场及分析场资料分析2018年11月3-7日都兰县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整体环流形式由两槽一脊逐渐转变为两高一低的环流形式,槽后冷空气向南入侵,加上随着系统发展都兰地区形成横向切变线,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2)水汽来源于阿拉伯海,从波斯湾向东北方向输送从西北路径进入青海海西地区。(3)降雪前到降雪期间,低层一直有正涡度输送,500hPa上持续的正涡度输送,加强了低层辐合上升运动,K指数也一直处在大值区当中,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强辐合中心、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域,及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强,有利于产生暴雪天气过程。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式 动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