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HIV感染人数的增加、人口的流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成年起的抗-IFNγ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率增加,感染Talaromyces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在2018年已经发表的文章中,Talaromyces在一部分文献中被译为"篮状",而在另一部分文献中被译为"蓝状"。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免疫缺陷 自身抗体 IFNΓ HIV 发病率
  • 简介:在国内众多文献中均将Sinorhizobiummeliloti误译为“苜蓿中华根瘤”,它的种加词meliloti是来自豆科植物草木樨属(Melilotus),经拉丁化后而形成的,因此应译为“草木樨中华根瘤”才为正确。与它亲缘关系十分接近的另一种根瘤--Sinorhizobiummedicae,种加词medicae来自豆科植物苜蓿属(Medicago),因此Sinorhizobiummedicae才应真正地译为“苜蓿中华根瘤”。

  • 标签: 草木樨中华根瘤菌 文献编辑工作 翻译工作 翻译质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军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微生物是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我们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枝原体、病毒、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都属于微生物。许多微生物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在历史上多次给人类带来灾祸。下面就真菌和放线菌致病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比较。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军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4期
  • 机构:微生物是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我们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枝原体、病毒、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都属于微生物。许多微生物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在历史上多次给人类带来灾祸。下面就真菌和放线菌致病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考查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效果,选取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二十余种常见清热解毒、抗菌类药物,进行抑试验;分别采用了体外纸片扩散法及体内小白鼠实验,通过观察扩散情况与小白鼠致死及发病情况,考查其对大肠杆菌的抑效果。结果显示, 23 种中药水提取液中,黄芩、白头翁、黄连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效果最强,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是金银花、黄柏、菊花、陈皮、白芍、栀子、五倍子等;而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艾叶这几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由 复方 1 : 菊花、五倍子、石菖蒲、 黄芩,与复方 2 : 大黄、黄芩、石菖蒲和金银花,合二为一组成的复方组合对体内外抑效果较为显著。可能是几种不同的中药成分在对大肠杆菌作用过程中产生协同促进作用;而由地榆、白头翁、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黄连、白头翁、木香和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抑效果并不明显,这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综合以上,黄芩、白头翁、黄连,以及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或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可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大肠杆菌;复方;抑效果;小白鼠 猪大肠杆菌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 根据猪的生理特性、日龄的增长及免疫状态等特征的不同,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常见的猪大肠杆菌有以下三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 1 ) 试验动物 健康的小白鼠和疑似患有大肠杆菌的病猪 ( 2 ) 试验试剂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蛋白胨、牛肉浸膏、琼脂、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超纯水,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 3 ) 试验药物 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选取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疗效的中草药二十余种,具体为: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以上中药材均购自吉林大药房,所有药物经鉴定均符合生药质量标准。 1.2 试验方法 ( 1 )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培养方法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称取,将其加入超纯水,并搅拌在 121℃, 101KPa下灭菌 30min,以备用 ( 2 ) 细菌的分离 第一, 菌种采集:大肠杆菌菌种采集自疑似患有猪大肠杆菌的病猪。 第二, 菌种培养:首先使用温水和脱脂棉清洗患有白痢的仔猪肛门部位,再用 75% 的酒精棉球和碘酊进行消毒。经过彻底清洁、消毒后,将无菌棉拭子插入肛门内,采集直肠粪便料。随后将样品棉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的 10 ml 离心管中,密封保存于 4℃ 冰盒中,快速送至实验室。按照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粉说明书要求,制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于 37℃ 过夜检后使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采集的粪便棉拭子涂布于合格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在生化培养箱中,在 37  的环境下,倒置培养 1824 h 。观察培养基,用平板划线法为初步分离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并且进行分离纯化,重复培养 3-5 次。将其接种于营养肉汤中,并置于振荡培养器中处于 37 , 180 r/min 培养 8 h 后采用甘油保存法,与 30% 甘油混合置于 -80℃ 保存、备用,每个菌种保存三管。 第三, 镜检:菌体形态通过革兰氏染色,经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之后,将载玻片覆上盖玻片,置于 Classica E220LED 双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菌体形态,包括菌体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和革兰氏阴阳性等。 第四, 生理生化鉴定:将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试验,如: VP 试验和尿酶试验、糖发酵试验、三糖铁试验、 MR 试验等各种发酵实验。 第五, 动物试验:将纯化的大肠杆菌肌肉注射到小白鼠体内,观察小白鼠的生命体态。 ( 3 ) 中药试剂的选择 将单味中草药按照中药配制原则、药理、药性并与常用方剂(如白头翁汤)组成八种复方 : 复方 1 为 石菖蒲、黄芩、菊花、五倍子 ; 复方 2 为 石菖蒲、大黄、金银花、黄芩 ; 复方 3 为 大黄、秦皮、艾叶、黄芩 ; 复方 4 为 白头翁、黄柏、秦皮、黄连 ; 复方 5 为 马齿苋、黄柏、五倍子、甘草、白头翁 ; 复方 6 为 郁金、白芍、诃子、黄柏、黄芩、栀子、大黄、黄连 ; 复方 7 为 地榆、土茯苓、石榴皮 ; 复方 8 为 黄连、木香、甘草、白头翁 。 ( 4 ) 药敏实验 第一, 药液制备: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分别称取粉碎后的中草药复方制剂 50 g ,置于 500 mL 烧杯中,加入 400 mL 超纯水,浸泡 1 h 后,强火加热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 30min , 4 层纱布过滤,药渣再加入适量超纯水,按上述方法煎煮过滤除去滤渣,合并 2 次滤液,分别制备复方 1 至 8 中草药水提液且采用水煎法。将其分别装入 8 个 100 ml 生理盐水瓶在 121 ℃ 、 101 KPa 条件下灭菌 30 min ,灭菌后,置于 4 ℃ 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二, 纸片制备:取滤纸,用打孔机打成圆形小纸片,取圆形纸片 80 个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使用单层牛皮纸包扎。经高温高压消毒后放入 37 ℃ 恒温烘箱中,使其完全干燥。 第三, 抗菌纸片制作:将上述 80 个纸片均匀分为八组每组 10 个,然后分别放在药液 1 至 8 中。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于 37 ℃ 下过夜干燥后及密封。 第四, 药敏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 24 h 的肉汤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 10 倍,取 0.2 mL 滴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用灭菌棒涂匀,平板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在室温下干燥 3-5min ,用无菌镊子将含药纸片紧贴于琼脂表面,等距离放置纸片;置 35℃ 恒温箱内倒置培养 18h 后,观察结果。 2 试验结果 2.1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3 种中药在琼脂纸板上的抑圈直径大小 : 黄芩 , 抑圈直径 1.78mm , 抑效果最好 ; 白头翁 , 抑圈直径 1.65mm , 抑效果最好 ; 黄连 , 抑圈直径 1.58mm , 抑效果最好 ; 金银花 , 抑圈直径 1.45mm , 抑效果良好 ; 黄柏 , 抑圈直径 1.44mm , 抑效果良好 ; 菊花 , 抑圈直径 1.32mm , 抑效果良好 ; 秦皮 , 抑圈直径 1.31mm , 抑效果良好 ; 白芍 , 抑圈直径 1.26mm , 抑效果良好 ; 栀子 , 抑圈直径 1.26mm , 抑效果良好 ; 五倍子 , 抑圈直径 1.22mm , 抑效果良好 ; 地榆 , 抑圈直径 1.13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马齿苋 , 抑圈直径 1.12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石菖蒲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大黄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香附 , 抑圈直径 1.05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穿心莲 , 抑圈直径 0.98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甘草 , 抑圈直径 0.98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郁金 , 抑圈直径 0.96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诃子 , 抑圈直径 0.96mm , 有抑效果,但不明显 ; 石榴皮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土茯苓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木香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艾叶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 生理盐水 , 抑圈直径 0.90mm , 几乎没有抑效果 。综上, 这 23 种中药大多数都能对大肠杆菌产生抑菌作用,其中,黄芩,白头翁,黄连的抑效果最好,金银花,黄柏,菊花等其次,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及艾叶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2.2复方中草药的体外抑效果测试 8 种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效果 : 复方 1 - 抑圈直径 2.58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2- 抑圈直径 2.42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3- 抑圈直径 1.12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4- 抑圈直径 2.15mm - 抑效果最好 ; 复方 5- 抑圈直径 1.06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6- 抑圈直径 1.18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7- 抑圈直径 0.98mm - 有 抑效果 ,但不明显; 复方 8- 抑圈直径 1.22mm - 抑效果良好 ; 生理盐水 - 抑圈直径 0.90mm - 抑效果良好 - 没有抑效果 。综上, 多数的组合复方都比单一中药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其中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菊花组成的复方 1 抑效果显著比单一中药效果好,其次,由石菖蒲、黄芩、大黄、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2 体外抑效果也比较好,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的体外抑效果比单一地榆的效果更差,原因可能是几种药物在与大肠杆菌发生作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抑制作用。 2.3复方中草药的体内抑测试 按照几种复方的配制,将中药水提取液注入 8 只 小白鼠体内观察得到的情况 : 复方 1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2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较好,活动量较正常情况微少 ; 复方 3 ,死亡 1 只,死亡率 12.5% , 小白鼠状态不佳,活动量减少至少一半 ; 复方 4 ,死亡 0 只,死亡率 0.0% , 小白鼠状态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 ; 复方 5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6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7 ,死亡 3 只,死亡率 37.5% , 小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复方 8 ,死亡 2 只,死亡率 25%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生理盐水 ,死亡 8 只,死亡率 100% , 小白鼠状态很差,活动量小或几乎不活动 。 其中复方 1 抑效果显著,其次,复方 2 ,复方 4 体内抑效果也比较好,这与体外琼脂纸板扩散实验的结果的一致的;而由地榆,石榴皮,土茯苓组成的复方 7 ,以及有黄连、白头翁、木香、甘草组成的复方 8 ,效果相对较差,原因可能与代谢过程中的相互抑制作用有关。 3 分析与讨论 本课题主要探索了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栀子、香附、穿心莲、石菖蒲、五倍子、菊花、大黄、金银花、艾叶、马齿苋、甘草、郁金、诃子、白芍、地榆、石榴皮、土茯苓、木香,这 23 种清热,抗菌的中草药,通过试验得出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黄芩、白头翁以及黄连。体内及体外抗菌试验中对大肠杆菌抑效果最强的是由石菖蒲、五倍子、黄芩和菊花组成的复方以及由石菖蒲、黄芩、大黄和金银花组成的复方 , 为兽医临床应用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美发 ,陈作栋 ,梁欢 ,柏峻 ,赵二龙 ,易中华 ,瞿明仁 ,许兰娇 .单一中草药以及复方中草药体外抑效果研究 [J].饲料工业 ,2019,40(12):22-26. [2]杨明凡 ,高航 ,万博 ,李庆华 ,陈红英 ,张红英 ,夏平安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白头翁汤对其抑试验 [J].中国兽医杂志 ,2019,55(05):55-57+121. [3]陈敏卿 .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J].福建畜牧兽医 ,2018,40(06):14-16. 5

  • 标签:
  • 简介:一、摘要本课题拟从污水处理厂的缺氧段的活性污泥中取样,分离得到反硝化聚磷,此既可脱氮又可除磷。再筛选出高效的反硝化聚磷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再将这些菌株接种到污水中,通过改变条件,探究得到适宜且高效脱氮除磷的条件,从而达到高效处理污水中氮磷元素的目的,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 标签: 反硝化聚磷菌 脱氮除磷 水体富营养化
  • 作者: 王宝兴吴彬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犬螨虫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多发于冬季,常见于卫生条件很差的犬。其病变特征为患犬发生剧烈的痒觉,病变部位结节、痂快、掉毛,引起犬只消瘦、行动不便、甚至死亡。镜检可见活的虫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布鲁氏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人畜共患病 , 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 在我国把其定为乙类传染病 。 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易感 。 的特征是 : 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流产、不孕,人感染该病则引起波浪热以及寒战、衰弱、头痛、关节痛、脾脏大等一系列严重病变,一旦发生疫情,将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布鲁氏菌的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

  • 标签: 布鲁氏菌 传染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航空网络为视角,对全球性流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文章首先回顾了不同航空网络拓扑结构特征以及航空网络的演化机制,然后介绍集合种群网络传播模型和基于人类行为时空规律的流行传播模型,最后总结基于航空网络结构的流行传播研究进展。

  • 标签: 全球性流行病 航空网络 结构 传播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明确其护理的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严格地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护理、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为护理人员做好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症状 护理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行业利税贡献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各种烟草病害越来越严重,使烟草的种植饱受威胁,其中烟草黑胫是一种遍布全世界的烟草土传类病害,发病程度无法预计,使烟草减产甚至绝产,因此研究烟草黑胫的病因、病症和发病规律,以此进行确诊病害,同时对于采用应时、恰当的防治方式具巨大的价值,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 标签: 烟草黑胫病 病害循环 综合防治
  • 作者: 刘朝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2期
  • 机构:猪呼吸道疾病中以猪气喘病最为常见,也是最难根除治愈的疾病之一,因其特有的致病机理所致,该病经全世界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巨大。根除受感染的猪场中的病原是可行的,但实际不容易做到,所以预防该病的临床综合症的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是防制猪气喘病最根本之原则。本文主要从中西医的角度来描述治疗猪气喘病的方法和规模化猪场应控制的几个关键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33年过去了,伴随着艾滋病疫情的不断扩散,高校学生已经成为了受艾滋感染的高危重点人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加强高校学生艾滋的预防措施已经不容等待。健康教育则是艾滋预防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同时也应该分析高校成为重灾区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 标签: 高校 艾滋病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安徽省手足口为例,估算手足口传染率的季节性,分析人口流动与手足口传染率季节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及简单整体模型估算了手足口随时间变化的传染率,分析了手足口传染率的季节性。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流动(公路旅客运输量)与手足口的传染率季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估算的手足口传染率均有显著的年季节性,传染率峰值发生在每年2月春运期间;安徽省人口流动手足口传染率季节性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手足口的动态传播特性,能够更好地解释手足口的报告发病数周期性的成因。

  • 标签: 手足口病 传染率 季节性 人口流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流行传播爆发阈值的理论解析方法进行总结,主要介绍平均场、点对近似、主方程、边渗流、空穴理论、边划分以及谱分析这7种常用的动力学解析方法的前提假设、具体思路、步骤及其应用局限,并且梳理总结了SIS与SIR模型爆发阈值的异同。

  • 标签: 复杂网络 流行病传播 爆发阈值 理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