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吴兴钱氏家族,有官员,有教育家,有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有科学家,有国学大师,也有文化汉奸。吴兴钱氏家族的往事,就是家国沧桑的一个缩影。唯有钱稻孙这一生,令人长叹息。

  • 标签: 新文化运动 钱稻孙 汉奸 国学大师 教育家 科学家
  • 简介:WHOISIT韩国HipHop艺人,因《江南style》而火速红遍全球。相相先生是一位韩国嘻哈歌手与词曲作者,他以幽默有趣的影片与表演著称。7月15日,朴相发布了单曲《江南style》,过去一个月间,此曲以不断重复和非常容易传唱的旋律火速红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流行乐市场,MV中令人忍俊不禁的"马步舞"也被竞相模仿,已经出现了几千个模仿这个MV的视频。

  • 标签: 江南风格 韩国人 软实力 歌手 模仿 幽默
  • 简介:爱新觉罗·涛(1887-1970年),字叔源,号野云,满洲正黄旗人。作为其幼子,我在先父膝下生活三十年,耳闻目睹故人旧事至今不敢忘却。为寄托怀念与感恩之情,记述如次。

  • 标签: 爱新觉罗·载涛 满族 历史人物 中国
  • 简介:读唐史、唐诗,到唐玄宗李隆基改元天宝,会碰到一个改“年”日“”的问题。评审地方史志也常常遇到这个问题。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都知道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日是以“年”计时。惟唐玄宗于天宝二年(743)的翌年(744)正月,改“年”日“”,到天宝十五(756)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尊他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元年)”,经至德二(757)到至德三(758)二月,改元“乾元”,此后历代历朝再也没用“”计年的。

  • 标签: 唐玄宗 唐史 地方史志 太子 中华民族 四季
  • 简介:<正>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品《韩熙夜宴图》,是五代南唐时大画家顾闳中(907—960)的代表作。关于这幅画的创作,历史上有不少传说,其中一则故事是:五代十国时,北方的后周威胁南唐的安全,南唐后主李煜虽然对后周采取屈辱求和的态度,但对北方南来的官员却异常猜忌,曾用毒药毒死过不少北方籍的大臣。北方有个韩熙,知识广博,诗书文章,名震一时,由于战乱逃到江南,官居中书侍郎。面对南方险恶的政治环境,他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采取一种疏狂自放、装颠卖傻的态度,就象一个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尽管如此,后主李煜对他仍不放心,亲命画院“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大臣韩熙家里,暗地窥探他的活动,让他们把韩熙夜里饮宴作乐的情景如实画下来交给他看,好进一步了解真情实况。

  • 标签: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绘画史 政治环境 五代十国 周文矩 顾闳中
  • 简介:张驽《朝野俞》(下称《俞》)“皆纪唐代故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治唐代文史的重要典籍。此书还保存了不少当时的口语词,对於研究唐代词汇史、特别是唐代前期词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唐代前期 校补 史料价值 词汇史 口语词
  • 简介:1948年冬季,平津战役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傅作义的几十万国民党军逼得龟缩在北平城内.大街小巷所有民居院落全被傅部征用,涛贝勒府内进驻了一个连的国民党军。为了促成和平解放北平,不断地向傅作义施压,解放军不仅完成了对城市的包围,还经常切断石景山发电厂输往城里的电源。夜晚的北平漆黑一片。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 1948年 平津战役 和平解放 傅作义
  • 简介:距清镇市城区东偏北约十里远的清镇市青龙办事处所辖石关村(原红枫湖东门桥片区石关村),原名“中六堡”,该村寨现有六个村民组,有1600多人,400多户农家,方圆仅一华里(500米),这个位于贵阳至安顺的古驿道旁的村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 标签: 古碑 历史文化 清镇市 村民组 古驿道 村寨
  • 简介:五代名画《韩熙夜宴图》所描绘的主角名臣韩熙,因在政治上不得其志而放任于歌宴恣情的生活,成为当时的一则故事。

  • 标签: 五代 韩熙载 夜宴图
  • 简介:1940年9月贵阳使用自来水以前,贵阳人饮水、用水、城南大体上饮用南阳河水,那时的南明河水没有被污染,河水清凉;城北则多是饮用井水,水井也较多,如龙井、四眼井、薛家井、沙井等等,最著名的是龙井。龙井又名一品泉,位于龙井巷(今太平路)。龙井前临贯城河,泉水从地下岩隙涌出,清澈见底,终年不涸。

  • 标签: 贵阳人 龙井 老照片 自来水 河水 饮用
  • 简介:中国是个产玉而且崇拜玉的国度。自古而今名玉可谓不胜枚举。但最著名的则莫过于和氏璧。《后汉书·班固传》这样说:"和氏之璧,千垂光。"关于它,二千多年来,流传了许多凄艳美丽的传说。《史记》、《韩非子》等典籍都有记载。但关于和氏璧,还令人颇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和氏璧到底出于何处呢?刘向《新序·杂事五》谓"荆人卞和"、"哭于荆山"。荆山即楚山,为大巴山余脉,呈东西走向。

  • 标签: 和氏璧 大巴山 荆山 韩非子 东西走向 后汉书
  • 简介:桂林市七星公园位于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1958年组建,规划面积137.4公顷,因有七星山、七星岩而得名,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为中心的综合性公园。它集奇山、秀水、异洞、美石之四绝于一,形成了"北斗七星"、"月牙虹

  • 标签: 七星岩 桂林市 公园 北斗七星 牙山 综合性
  • 简介:1988年4月中旬,江西省万县三兴乡花塘村石里农民建房打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万县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清理。该墓位于三兴乡东侧距花塘村1华里左右的台地中,坐东朝西。墓室全长4.8米,由长方形和半月形墓室组成。长方形墓室长3.95米,宽1.6米,券顶。墓壁为花岗岩石所砌,墓底平砖选铺,墓首与半月形台室相接。台底由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花岗岩石铺平,弧形条石迭砌,子母口相互嵌紧成围。弧条石长76、宽16.5、厚10厘米,正面阳刻飞蝶图案。

  • 标签: 券顶 花岗岩石 塘村 江西省万载县 打地基 石里
  • 简介:今天,分布在南海境内的大小防洪堤围总长达四百多公里。这些堤围就像一道道屏障,抵御着江水的冲击,捍卫着全市65万亩耕地和80多万人民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中国 南海地区 堤围 水利工程 广东 历史发展
  • 简介:<正>清初,由前广西桂林、太平两府通判汪森编辑的《粤西丛》,广征博取,众采群书,将各类资料摭拾成编,为广西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卷二十六《明朝驭蛮》,取材于前朝各部省志及《学海类编》。此部分将明代官军征剿瑶、僮人民起义的史料按年代系列,条目清晰,查阅甚便。卷中的部分记载,为《明史·广西土司传》等书所阙,不失为研究明朝广西少数民族及土司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然而,文中年代、官名、人名多有讹误。笔者不自量力,将管见所及,条述于下,借为刍荛之献。

  • 标签: 广西少数民族 明实录 明朝 粤西 广西桂林 洪武
  • 简介:《通鉴》十六国部分独家保存的文字,数量之多、比重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这部分文字又涉及大量重史实,多为《晋书》等正史所不。在司马光等人所依据的原始文本散失殆尽之后,《通鉴》中此类与诸史不同、具体的史实陈述,就显得弥足珍贵。在有新证据表明《通鉴》上述文字改写致误之前,无论其出处或来源的性质是否能够确定,都可以作为史料使用。只有这样谨慎的处理,才能在史料稀缺的十六国史研究中,避免与温公等人精心筛选、录的珍贵史料失之交臂,避免错过彻底挖掘《通鉴》史料的机会。

  • 标签: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十六国史料
  • 简介:在城区中山西路今贵州省教育厅及原市委后院,曾经有一座贵阳最早的公园,相传为明代贵阳诗人吴滋大的别墅,清代改建臬台衙门。民国1年(1912年)9月,创为梦草公园。园中除旧有荷花池、紫泉等景物外,又新建“光复楼”、“蔡唐纪功碑”等建筑,为方便游人,园内还设有餐馆及名日“霁月轩”的照相馆。因公园地处贵阳中心区,故游人甚多,与东山、照壁山、仙人洞等风景区齐名,是当时贵阳颇具规模的一座园林风景区。民国18年(1929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 标签: 贵阳 公园 老照片 省教育厅 风景区 荷花池
  • 简介:一、道光通宝背满文宝汉文“南”(图一)该钱径28mm,厚1.2mm,穿5.5mm,重6.5g。

  • 标签: 钱币 清代 道光通宝
  • 简介:三元宫,位于大西门锁桥东侧。前临市西河,后倚西门城墙,规模宏大,殿阁重重。三元宫是旧时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其中“三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道教亦称“三宫”。

  • 标签: 贵阳市 老照片 道教 三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