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西藏传统三大藏纸之一的尼木藏纸,如今已面临灭绝的危险。尼纸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曾经畅销区内外。尼纸原料配方特殊,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叠后不留折痕等特点。西藏很多用尼纸印制的文史经典,至今已保存千余年仍完好无损。由于只有该县塔荣镇还保存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无论是生产规模、品种都远不能适应当今市场需求。

  • 标签: 尼木藏纸 制作工艺 民族文化 手工作坊
  • 简介:……多庆湖有多深,古汝的灾难就有多深;“曲辛”英雄流了多少血,古汝人民就流了多少泪。东方升起的金太阳,是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这是亚东县堆纳区多庆乡古汝村翻身农奴在“三反双减”运动取得胜利后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

  • 标签: 西藏 亚东县堆纳区多庆乡古汝村 “三反双减”运动 封建农奴制度
  • 简介:人类会灭绝吗?在反恐战争、科技进步和环境灾难的背景下,这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的特色问题。美国科学家查尔斯·阿瑟评估了人类活到3000年的可能性,同时也预测出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九大因素:时光流逝哥白尼让教会心烦意乱。他指出,地球并不在宇宙中央占

  • 标签: 机器人 人类 灭绝 转基因作物 科学家 反恐战争
  • 简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每一次理事会,饶宗颐教授都有一番精彩的演说。在1996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四次理事会”上,饶老关于澄海县樟林港是樟脑树成林的地方的提醒,引起了潮汕史学界的注意。潮汕古时樟树成林,很多地方的地名都与樟树有关,如“樟溪”、“樟山”、“樟树下”、“樟

  • 标签: 民国时期 潮汕地区 樟树 生态环境
  • 简介:大概十多年前,在澳大利亚托雷斯海峡的树莓礁上,人们偶尔还会看到那种小小的啮齿动物,它浑身灰色,身体圆润,胡须细长,尾巴粗壮,在沙滩和珊瑚碎石中奔跑它叫珊瑚裸尾鼠,是大堡礁唯-的原生哺乳类动物:从人类发现它至今的两百多年里,它就像草丛、滨鸟和大海龟们一样,在这个澳洲大陆南部的小岛上安静地存在着。

  • 标签: 哺乳动物 气候变化 澳大利亚 啮齿动物 大堡礁 珊瑚
  • 简介:每6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永远地从地球上灭绝,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经历了千万年物竞天择的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物种,在一个小时内就终结了它坚强的物种进化史。这只是野生动物被人类赶向灭绝之路的一个缩影。据科学家估计,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加快到每小时1个。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和139个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还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0种两栖爬行动

  • 标签: 物种灭绝 野生动物 人类活动 形成速度 哺乳动物 工业革命
  • 简介:随着90年代以来犹太研究在中国持续深入地开展,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不断出现,相关研讨会也举行过多次。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看不到一部全面、细致地介绍大屠杀的历史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2011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学者索尔·弗里德兰德尔近60万字的宏篇巨制《灭绝的年代:纳粹德国与犹太人,1939-1945)(以下简称《灭绝的年代》),为中国公众和知识界了解大屠杀的实施背景和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大屠杀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

  • 标签: 纳粹德国 历史著作 大屠杀 犹太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