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读《贡》随记王毓瑚古今讲说《贡》者多矣。其著述本未能尽读,因不曾认真作过研究(即使读过者,论点也都记忆不清),现在仍算是从头学起,而又手边除顾先生注释之“贡”篇外更无他书,故只能把一时想到的拉杂记下,以备自己日后参考而已。九州部分既载壶口,治梁...

  • 标签: 《禹贡》 敷浅原 鄱阳湖 沼泽区 汉水 大别山
  • 简介:鲍义志先生撰写的《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一文发表后,在青海文史界引起反响。文中提出“喇家遗址极有可能是大禹生活过的地方”,特大石磬和巨型玉刀是“国之利器,权力的象征”等观点很有创见。于是,笔者便写了一篇有关石磬的小文发表。但觉得意犹未尽,故就大禹与巨型玉刀及有关遗迹等再作一些探讨。

  • 标签: 大禹治水 日月山 父子 喇家遗址 石磬 遗迹
  • 简介:,乃上古帝王,史称大禹、神本黄帝的曾孙,姓姒氏,名文命。古代称名之前冠以“大”字,敬称,表示至崇的敬重。其父鲧治水无功被诛,继承父业,水土,开九州,治水之功惠被千秋。封夏伯,故又称伯、夏后氏。以功继舜位,后东巡至会稽而死。

  • 标签: 大禹 籍贯 “大”字 治水 黄帝 九州
  • 简介:朱雀披身,玉圭执手,冕旒冠头。正逢山开路,疏洪入海;遇洼筑坝,蓄水涵瓯。树立标杆,九川归道,戴月披星十数秋。承天意,救尧民脱堑,舜甸出沟。仰观王宝座,魂尚在,痴心解众忧。有夏君跪拜,秦皇伏祭;宋祖颁诏,清帝铺稠。《尚书》陈勋,《史记》颂业,隆名清誉遍九州。

  • 标签: 尧民 九川 沁园春 玉圭 陈勋
  • 简介:甘肃陇南地域偏僻,古代学者难以实地考察,注解《贡》的典籍和记载桓、桓水的地理文献往往出于臆测,影响了古籍的学术价值及使用价值。本文以躬身勘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书面文献,细心求证,基本理清了历代关于桓水、白水、羌水、西汉水等水道记述文字的种种纠葛和有关舛误。

  • 标签: 《禹贡》 古桓水 白龙江 白水江 历史地理 垫江水
  • 简介:喜峰口一役,赵登将军和那些热血的军人,遇到一个关于女人的难题,陷入一个进不得退不得的两难境地。

  • 标签: 女人 将军
  • 简介:步史料的分析已有多种成果,但对步目前尚缺乏民俗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对步史料进行历史文献学与民俗学综合研究,可以有一些新的见解,包括步与大禹历史人物史料的关系、与数术民俗文献的关系以及与先秦社会史的关系等。

  • 标签: 禹步 文献民俗志 社会史
  • 简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奇气纵横,独步千古'(清代夏大霖《屈骚心印》语),全由问语组成的长诗——《天问》。全诗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内容包含大量的神话传说和部分的历史事实,对于认识和考

  • 标签: 产翁 伯禹 屈骚心印 《天问》 神话传说 祝融
  • 简介:一、顾祖生平明末清初之际,学人倍出,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1631—1692)就是其中的一个。顾祖,字景范,号廊下,江苏无锡人。他从小就比较聪明,在父亲的教育下对经史诸书背诵如流。顺治元年(1644),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祖随父躲进深山,“躬耕于虞山(今常熟西北虞山)之野”(《读史方舆纪要》总序一)。当时家境十分不好,20岁左右的顾祖便出去做塾师,一年的收入只有6两银子。他还要交一半给在娘家的妻子,剩下的则全部用来“市笔纸灯油”(《无锡金匮县志》卷四十)。不久顾祖的父亲抑郁成疾,他临终时对顾祖说:《明一统志》对于古今战守、成败之要以及天下山川、险隘之势,所载既不详细,

  • 标签: 清军入关 金匮县 一统志 北虞 明朝灭亡 历史地理学家
  • 简介:“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这首何香凝的《大刀赞》至今还流传在喜峰口地区,形容的便是赵登所带的二十九军大刀队。与赵登大刀队同样为人熟知的,还有赵登路。在北京西城区中北部,赵登路上从来不乏行色匆匆的行人。这里或阳光静好,或现世安稳。可是,很少有人在意,这条路与一位三十九岁的将领发生了怎样的关联。而对一位年届古稀、快人快语的老人来说,这是她心中最大的伤痛,也是她心中最大的骄傲。

  • 标签: 父亲 北京西城区 何香凝
  • 简介:这里要作考查的会稽山庙,是指今绍兴市区东南、香炉峰脚下陵之旁的那个庙。这个庙既是古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对这个庙的历史状况,往往有不同的叙述,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考查。

  • 标签: 会稽山 禹庙 中国 历史考察 始建时期 历史变迁
  • 简介: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又说"荆及衡阳为荆州",衡阳即衡山之阳。其中之衡山,古今学者多以为即湘南之衡山。但是荆州章名山大川、物贡特产、族群活动不见于江南(若湘南衡山除外),其转输贡道也不见有江南的水道,这就显出矛盾:广大的长江以南地区何以未有山川、贡物与贡道,其可考者如纳锡大龟、菁茅、砺、砥、砮、丹等贡物,以及运输贡道等都在长江以北?结合其他先秦文献有关衡山地望的考察,知早期衡山实为皖西南之衡山。这里是"江淮走廊"的南端,古代中原国家南进江南的主要通道,江汉地区与东南地区的交往也以此为据点,又是"大山宫小山"的地势,其成为中原与南方联系的桥头堡势所当然。湖南的衡山之名可能晚到战国末至秦汉间才有。如此,则荆州范围正当湖北荆山至于皖西南的衡山之阳,为中原文化区南部的边缘。从经学转向历史地看问题,衡山地望在大江以北不仅有文献记载可资证明,也见出中原文化渐次南传之经历。

  • 标签: 衡山 霍山 荆州 《禹贡》
  • 简介:(公元前124-前44年),字少翁,琅邪(今山东诸城县)人。汉宣帝时为博士,先后任凉州刺史、河南令,不久去官。汉元帝时,贡已年近八十,被征为谏议大夫,后迁为光禄大夫,临死前又被任为御史大夫。汉元帝时期,西汉王朝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为了使西汉王朝摆脱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贡向汉王朝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废钱抑商,就是其中的一条。

  • 标签: 西汉 钱币 御史大夫 刺史 凉州 琅邪
  • 简介:顾颉刚是中国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对""的研究,尤其是被人们并不准确概括的关于"是一条虫"的论断,在当时遭到了极大的非议,直到如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仍然把这件事当做笑料来谈。"是一条虫"即是说,""是动物,它只是一个氏族的图腾。作为氏族图腾的"",只是一个氏族或者是氏族首领的称号,而非一个人的名号。这样的认识,正是解开关于""的身份的钥匙。

  • 标签: 禹是一条虫 学术研究 氏族图腾 氏族首领称号
  • 简介:《麃孝碑》,又称《麃孝刻石》、《河刻石》,刻于西汉河三年(前26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发现于山东费县平邑集南,即今平邑县。其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 标签: 省博物馆 平邑县 刻石 山东
  • 简介:郭是西汉在营口地区所设立的县级行政建置,是盐官和铁官的所在地,在两汉至“三燕”时期是辽东郡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军事重镇。高旬丽占据辽东后,郭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建于高山之上的山城建安城。两城虽不在一地,但所辖范围相同,分别为汉晋和隋唐时期营口地区最高的行政建置。本文仅就两城的设置、沿革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求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 标签: 建安 行政建置 营口地区 军事重镇 隋唐时期 辽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