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瞿秋白(1899-1935)在20世纪20年代与30年代,与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1896-1981)曾有过亲密的交往,有着非凡的友谊.他俩真挚而珍贵的战斗情谊,被人们传为佳话.

  • 标签: 瞿秋白茅盾 茅盾交往
  • 简介:[编者按]今逢瞿秋白诞辰百年,本刊特选登江西省文化厅的同志撰来此文,记述秋白同志当年在江西中央苏区领导文化工作的史绩,又在封四上选登由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提供的徐悲鸿先生当年所绘的“素描稿”之二———《秋白与鲁迅》,聊表我们对秋白同志的追思与怀...

  • 标签: 瞿秋白 中央苏区 文化工作 工农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高尔基
  • 简介:1921年10月13日,时为北京《晨报》赴俄特派员的瞿秋白与李宗武一同去参观过距离莫斯科西南约四百余里的清田村。清田村,即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村,俄语意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是一代文豪托尔斯泰的诞生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写下闻名世界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也是在这里最终入土为安。十月革命后,这里一方面作为由教育人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托尔斯泰邸宅陈列馆的所在;另一方面又

  • 标签: 清田村之旅 瞿秋白清田村
  • 简介:选择随着与丁玲、王剑虹两位女性的频繁来往,瞿秋白的个人情感波澜迭起,沉默与忧郁也与日俱增。后来,施存统老师告诉丁玲,瞿秋白承认自己坠入爱河,但不肯吐露他爱的是谁。犹疑不安中,丁玲跑去把此事告诉了王剑虹。而心神不宁的王剑虹要随父亲回四川老家酉阳。丁玲逼她把话讲清楚,得到的却是沉默。事后,丁玲气得躺在床上苦苦思索:'两年来,我们之间从不秘密我们的思想,我们总是互相同情,互相鼓励的。她怎么能对

  • 标签: 丁玲瞿秋白 特殊交往 瞿秋白特殊
  • 简介:<正>瞿秋白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曾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决策,起草有关工人运动的文件,並亲自领导工人运动;同时他在党的报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为工人运动制造舆论,指导工人斗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他又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瞿秋白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他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理论建设,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而在这方面,常常为人们所疏忽。本文试就瞿秋白在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武装暴动中及工运理论建设上所作的贡献,作一粗略的阐述和浮浅的分析。

  • 标签: 上海工人 瞿秋白 中国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 领导工作 领袖
  • 简介:编者按: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5年,瞿秋白英勇地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他那拒绝劝降、从容赴难的高大身姿早已定格于昭昭青史,永存于世人心间。然而,“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掀起“讨瞿”运动,

  • 标签: 瞿秋白 评价问题 无产阶级革命家 “文化大革命” 历史 父亲
  • 简介: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瞿秋白和鲁迅在革命和文学的事业中,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瞿秋白曾先后三次避难于鲁迅家,遂成史传佳话。

  • 标签: 瞿秋白 鲁迅 无产阶级革命家 文艺理论批评家 浙江绍兴 中国现代
  • 简介:瞿秋白父亲瞿世玮(1875—1932),字稚彬,道号圆初,又号一禅。由叔父抚养,在其署中长大,官宦书香世家熏染,信奉道教,有书画之才,无营生之能。1916年年初,妻子为穷厄所迫服毒自尽。瞿世玮托付亲戚照顾子女后,赴湖北、山东亲戚家暂作停留,后携子阿垚寓居济南,以教授山水画艰辛谋生。

  • 标签: 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画论 子阿 武进 书香世家
  • 简介:瞿独伊回忆说:“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父亲瞿秋白戴着眼镜,面容清瘦,他话不多,很温和。

  • 标签: 瞿秋白 传奇人生 回忆
  • 简介:大约在1990年前后,陆定一著文认为瞿秋白写《多余的话》确有其事。之前,大家都认为《多余的话》是国民党伪造的,几乎已成定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问了陆老,他说:“我在延安当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时候,就从国统区的报刊中

  • 标签: 陆定一 瞿秋白 《多余的话》 遗书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正>1899年,瞿秋白出生时,孙中山已经是著名的反清革命领袖,1923年底,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国民党改组,瞿秋白以苏俄顾问鲍罗廷的助手和译员的身分,参予孙、鲍的会晤磋商。这时,孙中山五十七岁,瞿秋白二十四岁,相差三十三岁。国共合作大业,把这两代革命家紧紧地联系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

  • 标签: 代表大会 孙中山 瞿秋白 国民党 平民 右派分子
  • 简介:胡适向何键“卖廉耻”了吗?“好向侯门卖廉耻,五千一掷未为奢。”“侯门”泛指达宫贵人之门。此处实指何键门下。何键(1887—1956),湖南醴陵人,终生反共。去世时蒋介石亲题挽额“懋绩永昭”。瞿秋白撰写《王道诗话》时,何键的职务是湖南省主席,并自兼省保安司令部司令。

  • 标签: 瞿秋白 胡适 诗话 王道 湖南省 司令部
  • 简介:关于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因,人们比较注重研究其“远因”,也就是瞿秋白过去的经历,如国内外种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特点、党内遭遇等。对该文写作目的的研究则大多指向未来,如“暴露内心”或者“总结党内斗争经验教训”等。那么《多余的话》的写作有没有“近因”,即“当下”的因素在起作用呢?他的“最后的最坦白的话”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他到底想要说清楚一些什么事情?他为什么必须在临死前说清楚这些事情呢?

  • 标签: 《多余的话》 瞿秋白 写作动因 党内斗争 思想文化 性格特点
  • 简介: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由哪个阶级领导革命,是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革命党人若忽视了这个问题,就会将革命引入歧途。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群众运动,特别是领导了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取得了大革命高潮的辉煌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忽视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军事力量的重要,结果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 标签: 大革命 国人 革命党人 工农运动 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