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由张立敬先生编著的《河南纸币》一书近期由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河南纸币的专著。本书作者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专题研究河南纸币,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先后从国内外收集到河南纸币2000余张,700多个品种。本书精选出619种,

  • 标签: 出版发行 河南 纸币 中州古籍出版社 系统研究 国内外
  • 简介:2013年,尉氏县公安局收缴一批铜钱,为唐代安史之乱史思明据汴州时所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这批钱币的发现对研究唐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及尉氏地方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尉氏 得壹元宝 顺天元宝 史思明 汴州
  • 简介: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地上地下文物极其丰富。其中古塔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原特色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古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古塔 河南 形制 分期
  • 简介:2012年2月至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焦作市人民路西延工程店后村段发现的一批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1出土器物完整,并出土一座五层彩绘带院落陶仓楼,为研究焦作地区汉代葬制、葬俗以及陶仓楼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焦作 店后村 汉基 M1 陶仓楼
  • 简介:2008~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淅川县赵杰娃山头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区42号基为单室砖基,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基室采用大量花纹砖和画像砖构筑,并出土有八角形陶制空心画像立柱和“山”字形空心画像建筑构件,该基年代为西汉晚期。

  • 标签: 浙川县 赵杰娃山头 42号墓 画像砖 西汉晚期
  • 简介:通过对调研的襄城县湛北乡坡李村清代民居的介绍,详细论述了其组成、形态、特征及现状,对其价值和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在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 标签: 襄城县 宋家民居 特征 保护
  • 简介:河南中牟宋庄遗址发掘清理出保存完整的汉代陶窑两座、宋代陶窑一座,在陶窑周围均有功能相匹配的多种遗迹与其共存,这些遗迹与陶窑共同组成了功能较完备的汉、宋时期制陶作坊区。汉代制陶作坊区平面布局由陶窑、房址、灰坑等构成,通过梳理中原地区汉代陶窑形制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并结合宋庄汉代窑址的使用痕迹,推测该制陶作坊始建于东汉早期,至少延续使用至东汉中期。从烧窑所用燃料分析,初步认为陶窑应为民营性质。宋代制陶作坊区的平面布局更趋完备,规模更大,由陶窑、房址、灶坑、粮仓、水井、墓葬及众多灰坑等共同组成,结合房址邻近墓葬出土的铜钱年号,推测该作坊区的使用年代当在北宋晚期。依据宋代陶窑火门内残留的燃料痕迹,推测其性质可能为民营。

  • 标签: 中牟宋庄 汉代制陶作坊 宋代制陶作坊 平面布局
  • 简介:2003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清理出的建筑遗址有房屋瓦顶、墙体的砖基础、坍塌的夯土墙、水井、排水道等。通过对墙基、井壁、井台、排水道几处用砖的规格、铺砌方式,已使用及未使用的板瓦、筒瓦,墙体所用的夯土及土坯的分析研究,结合已发掘的几处汉代居住建筑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看出,三杨庄遗址的建造技术与西汉时期居住建筑的建造技术相比较高。这同样是对遗址所处西汉末、东汉初这个时期论断的重要支持。

  • 标签: 三杨庄 汉代 庭院建筑 建造技术
  • 简介:龙山岗遗址位于豫西南丹江库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008-2009年的发掘,发现了丰富的仰韶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遗存,对进一步了解龙山岗遗址文化内涵,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各时期聚落形态演变及文化源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淅川县 龙山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存 发掘
  • 简介:2009—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信阳市城阳城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城址范围、城内布局以及部分城墙的年代,为城址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考古学依据。

  • 标签: 信阳市 城阳城遗址 布局
  • 简介:本文以朱仙镇清真寺南碑亭为例,探讨了河南伊斯兰教古行碑的相关问题,在对省内古行碑进行介绍后,重点分析了朱仙镇南碑亭碑中阿拉伯文和汉文内容,并对其中的伊斯兰典籍和古行十三条源头略作论述,对古行主张条文的含义逐一解析。最后回顾了河南伊斯兰教中的新行及与古行碑的关系,并认为荥阳等地区新行传统的确立以及新思想的传入是古行碑出现的直接原因。

  • 标签: 古行 新行 朱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