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珠峰曾是一片汪洋相对于南极、北极,青藏高原有地球第三极之称,它的珠穆朗玛峰也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最大的冰川汇集区。但纵观地质发展史,它的隆起是很晚的。

  • 标签: 珠穆朗玛峰 青藏高原 发展史 南极 北极 地球
  • 简介:崂山,雄踞黄海之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花岗岩地貌景致别具,由裸露的花岗岩构筑的景观景物堪称一绝,亦为崂山自然景观最为精彩之处。景区内群峰耸立,层峦叠嶂,壁削如刃,真乃:"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怪石乱峰谁变化,亘初天辟自天成。"尤其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脊线上,奇峰突兀,怪石嶙峋,象形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形神毕肖,栩栩如生,无数巨石鬼使神差地组合在一起,形形色色,或上圆下尖,或顶突基收,或交错叠落,或危如累卵,或如雄鸡报晓,或似金猴观海,真乃巧夺天

  • 标签: 花岗岩 巨峰 自然景观 山脊线 雕塑公园 游览区
  • 简介:北宋时期(960-1127年)有记载的疫灾年份59个,疫频度为35.1%。其疫多发生于春、夏季节,秋、冬季节较少发生。整个北宋时期,疫频度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除960-969年上接五代疫周期和1120-1129年下接南宋疫周期外,其余时间可以划分出3个波长为50年的波动周期,第一波(970-1019年)疫频度为10%-40%;第二波(1020-1069年)疫频度为20%-60%;第三波(1070-1119年)疫频度为20%-70%。疫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江淮之间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很少有疫流行,且疫都与战争有关。长江三角洲和开封地区为全国一级疫中心,成都、西安、洛阳、长沙为次一级疫中心。这些疫中心的形成,既与其人口密度相对较高有关,也与其人口流动性相对较高有关。

  • 标签: 瘟疫灾害 疫灾序列 时空分布 北宋时期
  • 简介:现任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合肥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声是合肥市工业界巨子,尽领风骚的企业战略家。原先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当我与这位新当选的安徽省政协常委两次接触和晤谈,并了解到他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改造成年产值5亿元,创利税7200万元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时,便产生要写写这位委员风采的念头。于是,脑海里跳出七个大字,这便是本文的题目——美菱巨擘张声。

  • 标签: 美菱 张巨 企业战略家 安徽省政协 阿里斯顿 风景这边独好
  • 简介:我在读一部浩浩天书,一部飘浮在东海上的浩浩天书,一部耸立在天海之间的浩浩天书,书名是"崂山峰"。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鳌崂独壮哉,海抱神山山抱海;诸子俱来矣,贤传大道道传贤。""海抱神山山抱海";峰与东海血脉相连,山是海的儿子,海是山的灵魂。中国3.2万公里海岸线上,惟有峰以1132.7米的绝顶高度,清清玄玄,点破蓝天。"贤传大道道传贤",中国五千年前古老的东方文化,浸染得峰烁烁生辉。山峰浸着诗人贤圣的聪慧,跃出了一山山、

  • 标签: 巨峰 天书 东方文化 神山 东海 崂山
  • 简介:2000年6月22日,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旧真定府衙南百米处路西一建筑工地,一尊重约107吨的巨型青石贔屃碑座并18块大小不均的碑残块重见天日。有关碑名称、碑之主人、刻碑年代、碑文内容、毁埋原因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与猜测。

  • 标签: 河北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考证 建筑工地
  • 简介:崂山风景区是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在青岛市"山海城文商"旅游发展主体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加快崂山风景区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是青岛市迎奥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崂山康成书院、峰游览区、"九水十八潭"是崂山风景区两个深度开发的重点项目。峰为崂山主峰,海拔1133米,为国内沿海诸山之佼佼者,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峰风景游览区以山海奇观、天象奇观、山林景观、奇峰荟萃、人文胜景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天然之美。为揭开

  • 标签: 游览区 深度开发 崂山风景区 巨峰 文化内涵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简介: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腐败对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力有着巨大的侵蚀作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中国虽然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如何从源头上抑制腐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 标签: 腐败现象 反思 制度 公共权力 良性发展 政治经济
  • 简介:据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讲:"平生当官有三乐:凶岁检,每自请行放数得实,一乐也。听讼为人真得情,二乐也。公家有粟,可赈饥民,三乐也。"(赵德麟《侯鲭录》卷六)这三乐中,第一是讲遇减税,第三是讲遇赈济百姓,它们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苏轼将它们归入平生当官三种乐事当中,可见对此二事的特殊重视。遇减税必然使财政收入减少,而赈济则是财政开支的一个方面,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在宋代,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 标签: 赈济 减税 宋代 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开支
  • 简介:川先生是河北省博物馆初创期元老之一,在京津冀地区从事文物工作的老同志中颇为知名。他1998年生于北京通县,早年因生活所迫到北京谋生。21岁始学琢玉,后成为古玩玉器行商人,奠定了以后从事文物工作的实践基础。“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北京,他被迫到山西大同煤矿谋生。1946年在山西参加革命,先后在晋绥军区后勤部、冀中行政公署、冀中公署教育处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1949年调保定市文化馆文物室,是为河北省博物馆前身。

  • 标签: 赵巨川 中国 河北 博物馆事业 文物征集工作
  • 简介:是由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导致人类健康与生命损失的灾害。先秦两汉时期(公元前771~220年)见于记载的疫灾年份57个,疫频度5.74%。其中,春秋战国为1.64%;西汉为7.33%;东汉为15.90%;公元前二世纪为4%,公元前一世纪为9%,公元一世纪为12%,公元二世纪为15%。不排除疫记载有近详远略的可能,但从全国范围看,先秦两汉时期疫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疫发生的季节除秋季较少外,春、夏、冬季的概率差不多。在周期性规律上,该时期经历了2个大的疫稀少期和3个大的疫频繁期,第一个波动周期(公元前200公元前120年)约80年时间,波峰不很明显;第二个波动周期(公元前120~80年)长达2个世纪,其中公元前50~50年的疫频度高达17%,为两汉之际的疫高峰;第三个波动周期始于80年,东汉灭亡尚未结束,而是下接三国时期的疫高峰。在空间分布上,疫分布与入口分布有高度相关性,先秦时期仅黄河、长江流域有疫发生,西汉时期由于匈奴的介入,蒙新高原开始有疫记载,东汉时期南方入口大量增加,东南沿海开始有疫记载。总体来说,先秦两汉时期的疫是北方甚于南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南方疫比重不断提高,反映了南方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 标签: 瘟疫灾害 疫灾序列 疫灾分布 先秦两汉
  • 简介:民国时期的疫呈现出与历史上相似的特点,如成灾机制复杂,种多样,疫死率高,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等.水旱灾害、战争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是造成民国疫的主要原因.民国时期,政府在机构设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基础设施和医事人员的培养、疫防治的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民间疫防治也不逊色,成绩斐然.但存在的问题确实很多,值得思考.

  • 标签: 民国时期 疫灾 防治 述论 医疗卫生条件 水旱灾害
  • 简介:这出中国银行版"夺命金",集合了金融之漏洞、人性之贪欲和国企之弊端WHOISIT原任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涉嫌票据诈骗犯罪,潜逃加拿大近8年。不久前,47岁的高山先生结束了近8年的加拿大潜逃生涯,归国投案自首。高山归国之所以引起银行业乃至公众的瞩目,是由于此案曾与建行"张恩

  • 标签: 高山 加拿大 中国银行业 潜伏 哈尔滨 潜逃
  • 简介:为迎接明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由福建鑫海冶金有限公司捐建,福建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设计制作的郑和雕。日前在福建长乐闽江口郑和广场落成。

  • 标签: 郑和雕像 福建 郑和广场 “郑和下西洋”
  • 简介:明清时期的江淮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而其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和运河、盐业经济又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水利治工程建设当然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明清两代官府和民间社会在继承前人水利治工程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河道整治为重点,农田水利、防潮御卤并举的水利治工程系统。这套工程治系统,尽管还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但其防灾减灾的作用和效益却不可低估。

  • 标签: 水利开发 潮墩 工程建设 江淮地区 河道整治 天下之中
  • 简介:贵州地处西南边陲,从文化艺术上而言,较中原腹地落后许多,在书画艺术这个范围内,能名声远播、造诣精深者,其数寥寥,而外地杰出的书画家踏上贵州这块土地的也屈指可数.如此情况在贵州社会上流传的优秀书画作品自然是罕见的,同时也是十分珍贵的.在本文中,笔者所谈到的是这类罕见而优秀的作品中的一件,即明末清初画家徐枋的"仿然笔意山水"立轴.

  • 标签: 徐枋 “仿巨然笔意山水”轴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构图
  • 简介:民国《鄞县通志》,张传保、赵家荪修,慈溪陈训正、定海马瀛纂。创修于民国22年(1933),至民国26年(1937)大体完成。自民国24年(1935)起即陆续付铅印,中因抗日战争一度停辍,民国37年(1948)起复继续付印,至1951年印竣。

  • 标签: 体例创新 《鄞县通志》 中国 民国时期 编纂方法 浙江
  • 简介:1942年冬至1943年春,由于久旱之后的大暴雨导致黄河决堤,河南省遭受特大水灾,约有200万人死亡,千千万万的灾民流离失所,真可谓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其时中国抗战正处于十分艰难的非常时期,四面受敌的中国战区困难重重,国民政府救灾无力,加之吏治腐败,封锁灾情,河南的灾民得不到救济,情况十分危急。社会各界纷纷强烈要求:赈济豫!作为“陪都爱国爱民的一面旗帜”,宋庆龄挺身而出,领导着从香港迁到重庆的保卫中国同盟(1938年在香港成立,宗旨是争取国内外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下简称“保盟”)通过举办讲演、座谈会和开展捐款、义卖、义赛等活动,积极主动担负起了赈济豫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其中影响较

  • 标签: 宋庆龄 国际足球 运动员 重庆市 中国抗战 筹委会
  • 简介:如果,有人说自己的前生,一定是山里的一棵树,请你不要嘲笑她的真诚。如果,在林间,你看到一个傻傻的女孩抱着树喃喃自语,请不要吃惊。

  • 标签: 情缘 太平山 千年巨木 台湾地区
  • 简介:嵇康《与山源绝交书》,自今存文本观,不见明确绝交的任何言辞及语气;自早期相关历史资料考察,亦不见嵇康与山涛之间曾经绝交的任何记载;自嵇康与山涛二人全部关系分析,亦无“绝交”之任何事理;故而此书实非绝交之书;嵇康与山涛之间,实未尝发生绝交之事态。嵇康撰写此书意图,只是表明不愿出仕心志、拒绝山涛“举康自代”之议。至於本文篇名作“绝交书”,既与文本内容不符,亦不合历史事实,盖后人所拟。其所拟时间约在南朝刘宋之后。

  • 标签: 嵇康 山涛 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