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1975年3月,我结束了为时21个月的知青生活,作为所在区随县环潭区首批两个(另一个是刘春发)"亦工亦农"2人员之一,被任命为随县环潭区河武公社党委副书记。当时按每月37.50元给我们发工资,其中20元交生产队记工分,年底参加生产队分配,17.50元作为生活费。由于我所在的生产队分值不高,年底分配时,扣除粮、棉、油实物折款后,基本上没有什么现金分配。也就是说,当时的"亦工亦农"干部,月工资也就是17.50元,仅够住村下队吃派饭时付给农户的饭钱。这种农不农、干不干的身份一直维持到1977年底才正式转为国家干部,吃上了财政饭,定行政25级,月工资37.50元,其中粮贴2.50元。

  • 标签: 现金分配 国家干部 亦工亦农 知青生活 刘春发 阶级敌人
  • 简介:利用全球性国际组织谋求美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推进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是美国筹划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动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谈判和建立过程中,美国发挥了政策设计、议程引领和规则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最终促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立。但在主导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后,美国却无法控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转,更无法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推进美国国际文化战略与对外政策的工具。

  • 标签: 美国 对外政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简介:自20世纪初,日本民间组织黑龙会充当日本军政界在中国大陆搜集信息的情报机关,所派来中国从事"回教工作"者不下百人。一些日本间谍以学术考察为名,渗透内地,进行地理测绘,或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成立社团组织,创办报刊,从事所谓"回教运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在北京扶植成立"中国回教总联合会",从事一系列阴谋分化活动。同一时期在大后方的国统区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与日伪回教组织进行斗争,一些回族学者撰文揭露日军试图利用民族问题分化中国的阴谋。

  • 标签: 日本侵华 回教工作 社团组织
  • 简介: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要建成怎么样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该如何建,笔者将从带着这些问题出发展开探索。

  • 标签: 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电子阅览室
  • 简介:丁明俊教授等几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丁明俊教授2007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伊斯兰教社会构成及组织形态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有选择性的对哲合忍耶宣化岗拱北组织与经济运行、虎夫耶北庄门宦的教权演变、嘎德林耶大拱北门宦历史及组织特征、伊赫瓦尼“海乙制”组织、西道堂“大家庭”组织方式、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现当代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拱北在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组织动员回族穆斯林向灾区同胞捐款捐物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考察与研究。

  • 标签: 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北 国家社科基金 回族穆斯林
  • 简介:结合青海"三基"建设,用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基层干部队伍个体的深层次需求指向,研究如何调动基层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必将对深化"三基"建设规律认识大有益处。

  • 标签: 需求层次 基层干部 “三基”建设 基本职责
  • 简介:海北州是一个由藏、汉、回、蒙古等27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7%.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海北州委审时度势,立足海北藏区实际和改革发展大局确立的重大战略任务,既是对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有效承接,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创新.组织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夯实“两个基础”,做强“三个保障”,为示范州创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标签: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组织保证 示范 保障 少数民族人口 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