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大芬火了。自从2004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后,大芬的300多家画铺一下子增加到600多家,更多的画工和画家来到了大芬,开始了他们的淘金之旅。

  • 标签: 大芬村 工厂 油画 画家 画工
  • 简介:新县化工厂建于1966年,1987年由原国家兵器工业部正式批准为民爆器材定点生产厂家,主营各类炸药,兼营雷管、导火索等民用爆破器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近年来,工厂发扬“自强自立、超常发展”的企业精神,坚持“强基固本、科技兴厂、人才立业”的经营思想,把学邯钢管理经验贯穿于企业的改革和各项管理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根。加快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膨胀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新县化工厂从1996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年产3000吨铵梯炸药和3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项目建设,使企业的技术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产品种类由技

  • 标签: 河南新县 化工厂 铵梯炸药 乳化炸药生产线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产品出厂合格率
  • 简介:广州协同和机器厂(现广州市柴油机厂)建立于1912年,是华南一家历史悠久驰名省内外的私营机器制造企业。广州解放不久,它是地方最先接受中南海军(南海舰队前身)国防军修任务的工厂。它紧急抢修海军舰艇,为支援中国人民海军的军修工作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广州市 民办工厂 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 历史发展 军修工作
  • 简介:抗战爆发后我国沿海地区工厂企业内迁活动为近年来研究抗战史较为注目的课题之一,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五十周年,特从馆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主计部等档案全宗中选出有关工厂内迁的资料,编辑成组,公布于后,以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五十周年 经济委员会 资源委员会 津贴 武昌 非常时期
  • 简介:1880年9月,兰州织呢局组建,中国近代毛纺织工业由此正式起步。取之不尽的廉价羊毛,先进的纺织设备,随意调拨的国库资金,都仿佛预示着织呢局的美好前景,以致于左宗棠在筹办阶段就已经预计其成了。他认为:在西北羊毛产地的中心设立织呢厂,成本低廉,足以抵制洋呢入口。然而,仅仅三年光景,兰州织呢局便归于失败,其兴亡过程令人深思。

  • 标签: 中国首家 兰州织 局夭折
  • 简介:始于抗战期间的工矿内迁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移动”。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的工业中心被迫从沿海各省迁往内地。工矿内迁运动从1937年7月开始到1940年底基本结束,历时三年半时间,内迁工矿448家,机器材料70,991吨,技工12,164人。工矿内迁的对象包括公营、地方政府经营和……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 技术人才 造纸工厂 内迁
  • 简介:为研制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现场的文物防霉剂,以N,N-二正辛基-3,3-二硫代二丙酰胺在溶剂中通氯气,环化制得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盐酸盐,经水解分离油相配以载体即得防霉剂华科-108.通过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2℃,胺化物:氯气(摩尔比)=1:3.75,通气时间2h,搅拌时间1h,确立了可行有效的分析方法,收率可达70%.它在汉阳陵考古发掘现场应用中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防霉效果和优良的适应性,可为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文物保护 防霉剂 合成 汉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