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不仅面临着地区冲突、武装斗争等传统安全问题,同时更面临着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难民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它们相互交织、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唯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推进国际关系的转变与完善,促进全球经济的开放与发展,加强安全层面的合作与建设,增进世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参与全球生态的治理与完善,不断应对人类社会的各类问题与挑战,才能顺利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标签: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实构建
  • 简介: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会给“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学界朋友加入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来。“东亚共同体”成功与否恐怕不是取决于对现实的把握,而是取决于对历史的超越。而重新认知和梳理东亚的历史,或许正是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起点。

  • 标签: 东亚共同体 “国际共同体” 构建条件 道德概念 “社会”
  • 简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对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引领意义。这一理念,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和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又有着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指导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展开,尤其是随着其所强调的"以社区为中心"原则的不断普及,反过来又会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为推广"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观念,进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具体而切实的作用。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社区为中心
  • 简介:十年之前,我和我们的同事同陈燮君先生在上海曾经有过对话。我们当时觉得难以相信,在未来的十年当中,上海有数百家博物馆建立起来。在中国国内,中国美术馆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在国际上,中国美术馆的声誉还不是那么响当当。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陈燮君 博物馆 上海
  • 简介:刚从苏联东欧访问回国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批评搞“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表现,这时苏联人也对“大跃进”议论纷纷,赫鲁晓夫也公开批评人民公社得不偿失。毛泽东立即把这一切联系起来,怀疑彭德怀可能从莫斯科取回了什久“经”来,于是大为不悦。

  • 标签: 毛泽东 赫鲁晓夫 人民公社 大跃进 苏联专家 彭德怀
  • 简介:1950年端午,我调离荆州地区,到湖北省民政厅任副厅长兼人事处处长。当时省民政厅厅长是黄宇齐同志,他是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兼民政厅厅长,他对党、对人民忠贞不二,德才兼备,平易近人,是一位颇受党内外干部及各界人士敬仰的好干部,大家都愿意与他谈心交心,做净友。特别是他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我衷心地愿在他领导下,协助他工作,但不久中央调他到外地工作。在这期间,民政厅副厅长还有徐启明(南下老干部)、刘劲(武汉市民盟成员)。民政厅秘书长孔宪春,中共党员,当过我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副秘书长许XX。科长有谭原,系留用人员,国民党省府科长,系民盟成员;骆秋,老红军,共产党员。宫健

  • 标签: 共产党员 民政部门 建国初期 留用人员 机要秘书 武汉市民
  • 简介:发韧于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将欧洲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人类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像中国这样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国家受益,所以,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看到了启蒙与中国的关系。在把启蒙理解为一种普遍现象、把中国思想史上特定时期出现的启蒙现象放在国际文化背景中考虑的时候,20世纪开始的中国启蒙运动作为一种政治上的、思想上的运动,也为近代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

  • 标签: 启蒙运动 历史坐标 中国思想史 18世纪 封建社会 专家学者
  • 简介:1949年1月22日“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在报纸上公布,它向世人宣告北平和平解放了!就在傅作义抉择起义前,曾有一位老先生奉中共之命,赴北平参与策反傅作义起义,他就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山西辛亥首义将领孔繁蔚。

  • 标签: 策反 北平和平解放 和平解决 傅作义 孙中山 起义
  • 简介:一“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概念,并阐释其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i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 国家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我们即将开始2009年的崭新岁月。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很高兴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 标签: 世界和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繁荣
  • 简介:参与领导西藏财经工作中财委由陈云、薄一波等负责筹备组建于建国前夕,建国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财委及后来的中央财经领导机构,是党的西藏财经工作最重要的智囊团和参谋助手。1949年10月19日,陈云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这时的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实际上又是中共中央的财经委员会。

  • 标签: 财经工作 西藏 陈云 中央人民政府 决策 领导机构
  • 简介:关于民族的定义向来极为复杂,没有定论。在此基础上,近些年来在西方又有新的思潮出现,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是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该书对民族的界定是:“它(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一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这一理论,在国内外学者中,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本文试就这些新的观点,结合传统的理论以及史实,进行质疑性的探讨。

  • 标签: 民族共同体 想像 相知 有限
  • 简介:中美两国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它彻底打破、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独霸世界,长期孤立封锁我国的卑鄙企图。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刚一公布,受震动最大的是日本国政府成员,他们深怕被抛弃,嗟悔不及。

  • 标签: 田中角荣 中国人民 尼克松 周恩来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谈判
  • 简介:在我们曾结识并采写过的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间,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形象是最鲜明、最难忘的。

  • 标签: 雷锋 英雄模范人物 采写 鲜明
  • 简介:2008年8月27日《西藏日报》理论与实践专栏发表了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文章《谎言代替不了事实——驳达赖散布的“没有真正改善大多数藏人生活”的谬论》。该文以确凿的数据,从多方面论述了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并驳斥了达赖集团所散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没有真正改善大多数藏人生活”的谬论。值此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之际,特编发此文。

  • 标签: 西藏 脱贫致富 发展
  • 简介:在三峡工程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勘测、设计、论证和建设过程当中,尽管有各种各样反对的声音,但我们还是得到了许多帮助。其中,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美国是国外最早接触三峡工程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和国民政府合作进行三峡工程的查勘规划工作,提出过萨凡奇计划。

  • 标签: 三峡工程 美国 政府合作 40年代 20世纪 国外
  • 简介: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曾经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多年来,很多人围绕詹天佑有没有参加中法战争马江一战产生了很多分歧,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对比来自各方史料有关詹天佑有无参战的信息,得出在马江之战中,詹天佑早已不在扬武舰上,而是调往了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执教。但是,当马江战役打响时,他不畏强敌,前往现场与民众一起下水救人。之所以《字林西报》和《申报》报道詹天佑参战是属于误报,经过詹天佑后人的描述得到了更正。虽然詹天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战,但他下水救人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 标签: 马江之战 詹天佑 参战 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