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存世极少,十分珍贵。其面值见有壹元、五元两种(插二下),其中壹元票长144,宽89mm;五元票长160,宽92mm。钞票正面,上端均为篆书“中华民国中央银行钞票”、下侧均有篆书“中央银行发行”字样,中间则分别为隶书“壹元”或“五元”之面值,四角分别有“壹”和“1”或“五”和“5”的面值数,

  • 标签: 中央银行 中华民国 钞票 面值 “五” 篆书
  • 简介:<正>(一)贝祖诒,字淞荪,江苏吴县人,苏州东吴大学毕业.1914年,贝淞荪任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会计.1915年,贝调往广东,先后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会计主任、营业主任、副经理等职.1917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成立,贝淞荪任经理.众所周知,中华民国建立后,币制十分混乱,流通中的货币既有银两、银元、铜钱,又有各中外银行发行的纸币.各地方政府也利用政治权力强制发行各种通货.币制的混乱为外币乘虚而入提供了良机.在广东,“港纸”是人

  • 标签: 中央银行 国民政府 宋子文 黄金市场 中国银 金融风潮
  • 简介:(一)解放前,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占有的金银外汇.是国家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国营事业的固定资产形式不同.可以随时移动转化.在国际间金银外汇也是公认的支付工具。国民政府的金银外汇。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起即已作为发行的准备。中央银行于1942年7月统一法币发行后。成为唯一的发行银行.所有发行准备金均集中在中央银行保管。

  • 标签: 中央银行 解放前夕 金银 发行准备金 台湾省 上海
  • 简介:近年来,海峡两岸钱币界人士,对中央银行加盖藏文法币券(以下简称“央行藏文券”),颇多关注,议论纷纷。从已发表的台北、上海两地文章来看,皆有错有漏。影响较大的中国近代纸币专著《中国纸币之沿革》、《中国军用钞票史略》和《中国纸币图说》对此也有论述,并收有一元至一百元的图片,但真伪不分。另外,有一种中国农民银行加盖藏文法币券(以下简称“农行藏文券”),却由于极为稀少,迄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为此笔者不揣冒昧,略抒己见,就正于海内外钱币界。

  • 标签: 文券 军用钞票 中央银行 钱币学 中国农民银行 军用票
  • 简介:1998年7月1日起,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ECB)开始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正式开始形成,它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的产物,目前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15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组成,其组成和运行对欧洲经济和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 标签: 欧洲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法律地位 独立性
  • 简介:自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省西部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又先后开辟了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后,中国近代史上称为“中央苏区”的闽西、赣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地城包括瑞金、安远、宁都、兴国、会昌、长汀、龙岩等20余县,

  • 标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军队 中央苏区 赣南 中国近代史 秋收起义
  • 简介:61年前,位于粤赣苏区的于都县出现反革命活动极为猖獗的现象,引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县苏维埃政府中的一些人存在贪污、浪费、投机倒把等问题,由此引发了一场反腐肃贪斗争。

  • 标签: 于都县 中央苏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腐肃贪 贪污分子 工作团
  • 简介:宋代在京城设有都亭驿、都亭西驿、同文馆、礼宾院、怀远驿等中央客馆作为馆待周边各族朝贡使节的馆舍与机构.诸客馆不仅是各族使节居住的场所,还是周边各族与宋进行经济贸易的场所及周边各族了解华夏礼仪文化的场所.中央客馆制度是宋对入京的周边各族使节接待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和发展宋与周边各族的关系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都亭驿 都亭西驿 同文馆 礼宾院 怀远驿
  • 简介:民国时期.北四行盐业、金城、中南和大陆共同发起,成立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并设立四行准备库.联合发行中南银行钞票。其目的在于“厚集资本,互通声气.借以提高信誉.扩展业务”。中国商业银行中四行联合发行中南银行纸币.是中国商业银行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对于总体提高四行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南银行 钞票 中国商业银行 联合发行 民国时期 重要意义
  • 简介:<正>1930年至1931年,朱家骅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任职一年多,却三次辞职,对学校工作,几无建树.惟可称道者,是大礼堂的建设.中央大学大礼堂的建设,其始是张乃燕校长筹款于1930年3月28日动工兴建的,后因经费困难而停工.朱家骅以其在国民党中央的地位和影响,藉召开国民会议的名义,请得拨款,由建筑系卢毓验教

  • 标签: 大礼堂 国民会议 地位和影响 大学校长 国民党 学校工作
  • 简介:<正>中央警官学校是国民党政府培养警政人才的最高学府,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目标,使其明显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它如同国民党政府的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军事学校,是国民党政府为维系自身统治,扩充亲信势力而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培训基地。但是,中央警官学校的设置,毕竟大大推进了中国警察制度的近代化,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警察教育理论及刑侦手段,初步构建了近代中国较为体系化的警察教育的教材体系及课程设置模式,在中国警察教育史上应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标签: 国民党政府 警察教育 警官 普通高等学校 警察制度 蒋介石
  • 简介: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一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这些银行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凭藉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藉此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物资。这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有两国的政府合办,有两国的银行合办,也有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官僚买办合办。这种银行名义上是中外合办,实质上是一切仰外人的鼻息,几乎与帝国

  • 标签: 汇业银行 中法振业银行 中法实业银行 北洋军阀政府 外国商人 大城市
  • 简介:<正>1932年,罗家伦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至1941年去职,计达10年之久.这10年,是中央大学危难深重而又有所发展的10年.罗家伦在这一时期主持中央大学做了很多工作.易长风潮罗家伦出任中央大学校长,可说是“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因为此时的中央大学仍漂荡在“易长风潮”的余波之中

  • 标签: 罗家伦 大学校长 国民政府 国民党 治校方略 民族精神
  • 简介:李富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团中央的工作,曾对团中央的问题作了许多重要指示.我于1966年8月12日,被团中央群众推选为机关"文革"筹委会主任,同团中央临时书记处的负责人一起,曾先后受到李富春8次接见,直接向他汇报工作情况,听取指示.回顾这一段历史,深感李富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十分关怀爱护共青团和胡耀邦以及团中央其他负责同志的,是站在毛主席、周总理一边,对林彪"四人帮"一伙诬蔑攻击团中央的种种罪行进行斗争的.

  • 标签: 保护团中央 初期保护 文革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