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孙逸仙纪念医院成立于1835年,已有173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的西医院。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就读于此,并开始伟大的革命活动。

  • 标签: 医院 民主革命 革命活动 孙中山
  • 简介:1926年10月,在中共宁冈党组织领导下,袁文才率领保卫团举行暴动,成立了宁冈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总指挥,队部设在井冈山麓的茅坪。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由于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起义部队遭受了重大伤亡。毛泽东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必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霄山脉去建立根据地,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经一个多月的转战,10月下旬,这支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为工农革命

  • 标签: 起义部队 革命力量 宁冈 三湾改编 敌强我弱 罗霄山脉
  • 简介:党培养我成为一名医生从朱豪村到中南海。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前委与叶剑英、杨尚昆领导的中央后委在山西临县三交镇会合。5月,中央前委、中央后委辗转来到了河北省建屏县的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领导的中央工委会合。党中央会师西柏坡,标志着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 标签: 医疗保健 卫生部 门诊部 中央军委 中南海 傅连暲
  • 简介:古代巫医不分,由于人类将疾病致因视为鬼魂作用,故以巫者充当人鬼间的中介,寄希望于巫术行医、安抚死神从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正因基于此观念,医与巫、医疗与巫术、药物心理与巫术心理取得了自然的结合,求药及求巫两者皆统一于医疗活动之中.商代的医疗知识仍然处于中国医学的萌芽状态,具有迷信性质,常与巫教信仰交织在一起.即使如此,此时的巫医也开拓壮大了医学的先河.除利用药材之外,商人亦知运用针刺方法以治病,此种针砭医疗器具,在各地遗址时有发现.在医疗方面的巫术的具体活动,则主要包括二种:一为医疗巫术,二为逐疫除凶.

  • 标签: 甲骨文 巫术 巫医 医疗巫术 逐疫除凶
  • 简介:当人们看到在地址上有写着“广州城西”,便会联想到是在广州历史上还未拆城(1919年)的时代。“城西”是指位于西边的城墙外。与此同样,在南边城墙外面的称为“城南”。提起“城南”正与现在所谈及的“城西”这地方有关。

  • 标签: 城墙 地方 广州 时代 地址
  • 简介:黄南州藏医院是1983年在原同仁县藏医诊疗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职工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4人,床位50张,建筑总面积5303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3284平方米,拥有X光机、B超、胃镜、心电图、检验全套等大型医疗设备。

  • 标签: 藏医 医院 心电图 业务用房 大型医疗设备 胃镜
  • 简介:北上万里驰援阿尔及利亚1963年4月6日,在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有13名着装统一的中国医疗队员绕道前往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去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由于当时新中国与西方国家还没有开辟航线,这13名队员的旅程显得曲折而漫长。

  • 标签: 医疗队 新中国 阿尔及利亚 纪事 国界 爱心
  • 简介:20世纪30年代,世界处于反殖民主义和反法西斯时期,印度人民挣扎于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人民则惨遭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印两国人民相互同情和支持,争取民族独立。代表印度政府和人民来中国抗日前线救死扶伤的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五位大夫,在抗日战场上的感人肺腑的事迹,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 标签: 援华医疗队 印度政府 抗战时期 中国人民 反殖民主义 抗日战场
  • 简介:本文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随葬药物、药具等文物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了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医疗文化观念,认为当时存在着以巫为主、医巫并存的现象,且“巫”对于南越社会的影响更甚于中原;另外一个明显特点是受到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医疗理论的影响,南越国最高统治者也尊崇方术医学。

  • 标签: 西汉 南越王墓 南越国 医疗观念
  • 简介:山南地区藏医院是在原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基础上于1982年10月1日正式建立的,1985年正式和地区人民医院分开成为独立区级单位,1987年开姑为县级单位。

  • 标签: 藏医 人民医院 医科 山南地区 县级 独立
  • 简介: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新建养病院碑"记录了近代天津西式医疗机构—"总督医院"(俗称马大夫医院)的建设过程。作为重要的物证和史料,该碑虽然简单记载了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在天津行医和参与建立"总督医院"的事迹,但是碑文主要内容却是歌颂李鸿章在医院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马根济与该院关系到底如何?本文将结合天津博物馆藏有关文物和文献资料,探究以马根济为代表的伦敦会医学传教士是如何通过影响李鸿章等中国社会上层人物,促进天津西式医疗机构建设的起步和不断发展的。

  • 标签: 马根济 新建养病院碑 总督医院 马大夫医院
  • 简介:自愿捐助医院在18-19世纪的英国大规模兴起。近代英国自愿捐助医院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人口增加及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对医院的需求增加;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发展;医学教学的需要及医学专业化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理解,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及护理工作的改善改变了公众对医院的态度。这些自愿捐助医院已经不同于中世纪的医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救助中心,成为英国近代医院的开端。

  • 标签: 自愿捐助医院 专科医院 医生 医学
  • 简介: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是拉萨市藏医院,即门孜康。门孜康是第13世达赖喇嘛为了发展藏医和天文星算学,于1916年在拉萨创建的。当时门孜康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藏医和历算人才,并负责进行f96个宗(县)妇幼保健工作,编写印发每年的藏历历书。

  • 标签: 藏医 医院 妇幼保健工作 西藏自治区 拉萨 培养
  • 简介:2016年2月,由沙坡头区人民医院编纂的《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民医院院志》(以下简称院志)刊印成书,为该院成立20周年献上了一份文化大礼。该院志属中卫市首部医院志,对沙坡头区人民医院20年的历史分门别类进行详细的记述。全书分六大部分,开篇概述20年来医院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大事记全面记录1995年9月至2015年9月医院20年中发生的大事、要事。院志的第一部分是医院机构,

  • 标签: 人民医院 中卫市 成书 首部 编印 大事记
  • 简介:一、卫生工作总布局旧中国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医疗保健,广大劳动人民得病无力就医。据1947年统计,全国仅有县医院1437所,平均每个医院病床只有十几张,且条件十分简陋。至于村镇卫生医疗机构,更是少得可怜。人民群众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传染病大肆流行,寄生虫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刚解放时,全国人口预期寿命是35岁。

  • 标签: 医疗卫生事业 新中国 毛泽东 领导 卫生工作 医疗保健
  • 简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并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宁市政府应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科学高效的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机制。

  • 标签: 西宁市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