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书家的笔意与诗意之间是内外关系,落笔之先要深刻解读其意,酝酿诗性,笔下才会呈现风骚之意。《乐记》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屈原日:“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九章·惜诵》)扬雄日:“书为心画。”《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舞、乐与书同体。

  • 标签: 诗意 永嘉 《毛诗序》 内外关系 《乐记》 诗可以兴
  • 简介:明代出现了较多题跋性绘画史籍,《书画跋跋》、《竹懒画媵》等是明代题跋性绘画史籍的代表。《书画跋跋》首次对绘画史自身进行研究,以作品为中心进行书画鉴赏,撰史态度严谨、客观,体现了尊崇皇室、肯定绘画中“临”与“摹”等画史观念,强调“趣”、“逸”等画史品评观。《竹懒画媵》、《墨君题语》等也具有一定的画史价值。

  • 标签: 明代 题跋体画史 《书画跋跋》 观念 价值
  • 简介:《学古书五十六》书法长卷是现今十分罕见的明代典型的装饰化书体墨迹。本文首先参考吴国豪先生的释读对其作一梳理考订;接着将其置于书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中,与此前的“杂书”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历代各书有传承,更有“随意增之,皆妄穿凿”的现象;最后论述其装饰化手法更具抽象的书写意义,具有十足的书法意味。

  • 标签: 五十六体 书法 装饰化
  • 简介:本文从戏剧“叙事性”元素的分析比较、“陌生化效果”的辨析等方面,论述了布莱希特“叙述戏剧”的旨向;认为“叙述戏剧”的主要戏剧审美构成原则在于:鲜明的戏剧主体意识与哲理意识,矛盾对立的戏剧结构原则以及“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戏剧审美体验等。

  • 标签: 叙述体戏剧 陌生化效果 主体意识与哲理意识 矛盾对立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世界科技经,齐信营一化政冶文化、教育多元化成力了一种全球化的显示境况,这种全球化的发展芒势,参透于各个领域。设计是人类文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吉,而教育则是这种"标吉"凸显0勺基础。从注质上宋讲,设计教育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罕的综合型学W允其是对于高校的设计教育未讲"产’一生产、"学"一教学‘研"一科研一化在设计教学、设计研究设计实践相互关联相互同构、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已成力当下设计教育的必妖趋势,甚至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设计领域科研、教

  • 标签: 一体化研究 教育多元化 化政 理论与实践 复合型人才 一体化合作
  • 简介:北宋宫廷画院前后经历了黄居寀的雍穆富贵、徐崇嗣的没骨渍染、崔白为代表的清新野逸、赵佶时代的宣和,这四种院花鸟画风在继承隋唐五代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将宫廷绘画发展到"无不备,无美不臻"的水平,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学者认为:如果徐熙早于黄筌入宋,那么历史将改写。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欠妥。任何一种画风的形成都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其渊源和社会原因的。回顾近几十年来学者对于引起画风之变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大致上有两种模式:一是侧重外部结构的作用力量,二是内部结构自生力量。虽称不上某种体系,但对后代学者研究画史之变开辟了途径。下面就综合这两种研究模式,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以代表画家为依据,阐释北宋徐黄时代花鸟画风格的演变成因。

  • 标签: 北宋 院体 花鸟 风格 演变 成因
  • 简介:<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连市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城市方向。为响应党中央和市委的号召,我院决定实施精品战略,加大新剧目创作排演力度,在2012年全力推出了由杨赤主演的大型新编历史剧《西门豹》。《西门豹》一剧由我院从1989年先后进行多次改编排演,1999年曾进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献礼演出,并先后赴上海、无锡等地巡演,得到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赞誉,大家一致认为,这台戏有望成为可以保留下去的袁派艺术精品。1999年,该剧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杨赤也因在剧中

  • 标签: 杨赤 袁派 新编历史剧 艺术精品 社会主义文化 朱绍玉
  • 简介:侦察英雄作为“十七年”时期反特片中的重要类型人物,传递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在新中国英雄观的影响下,反特片中的侦察英雄具有以下特征:一方面,侦察英雄比古代英雄更具有崇高的理想、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的观念;另一方面,在艺术自身规则的制约下,反特片的英雄叙事又融入了中国传统英雄叙事中的若干手法,从而使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显现出“传奇化”的倾向.这种“一化”与“传奇化”相结合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七年”时期中国艺术生产的复杂性.

  • 标签: “十七年” 反特片 侦察英雄 传奇化
  • 简介:面对复杂而变换的20世纪音乐,新流派、新技法层出不穷,它们以新的结构秩序和逻辑关系为标志将自身与传统音乐相脱离。在这些新的秩序和关系中,最具结构组织力量的是“核心”概念的建立。核心音、中心和弦作为阿沃·帕特(PairtArvo,1935-)钟鸣作曲法秩序建立的起始点和归宿点,围绕着“核心”按既定的规则和模式使看似纷繁复杂的事物变得有序,并在相互运动中发挥最大作用以形成技法的主体。

  • 标签: 阿沃·帕特(Part Arvo) 钟鸣音乐 钟鸣作曲法 M—voice T—voice
  • 简介:一、引言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早年在音乐、美术等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业绩至今犹被人们铭记。他的书法,无论是出家前的李叔同时期,还是出家后的弘一法师时期,同样为世人所称道。评说赞美他书法的人很多,用丰子恺的话来概括:"他的字,功夫尤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写佛经,脱胎换骨,自成一家,轻描淡写,毫无烟火气。"[1]叶圣陶则评价说:"就全幅看,许多字是相互亲和的,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画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移动一丝一毫不得。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教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

  • 标签: 弘一法师 书艺 书风 弘道 李叔同 开创性
  • 简介:书法史中有些书家,可以说就是为了书法而生的,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赵之谦、吴昌硕等。如果少了他们,某一段时期的书法史将黯然失色。邓石如也是,但有一个很关键的不同点。不要说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等人曾经是高官大僚,即便是米芾、赵之谦和吴昌硕,也曾涉足官场,当过芝麻县令。

  • 标签: 书法史 邓石如 技法 王羲之 颜真卿 吴昌硕
  • 简介:2014年5月28日上午9点,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成立暨音乐剧教学交流演出季在上音隆重开幕,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副院长廖昌永以及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赵光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开幕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探索和推进音乐剧产学研一化的教学模式,并把教学成果与市场运营充分结合起来。此次的教学交流与展演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公开教学,分别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的青年教师李奇和孙莉莎以及来自纽约大学音乐剧系的教师戴安娜·海尔德曼与弗兰克·施罗分别展示各自的教学成果;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教学交流 产学研一体化 许舒亚 廖昌永 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