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正>术语者,从事某种职业,特别是特殊职业的行业用词也。虽然没有杨子荣上威虎山所说的“江湖黑话”那般神奇,也没有战争年代与同一战壕的战友联络的“门令”那样有一“语”当关、万夫莫开的神力,但是随着社会行业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一方面又独自分为圈内圈外,行业术语的重要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特殊领域越发凸显出来,如中国搞经济的,如果不知道“市场经济”,搞政治的,如果不知道“三个代

  • 标签: "话语" 朱光潜 文论界 新潮术语 文学论文 "学术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8年度罗中立奖学金经过中国8所艺术院校,11名专业教师的初评筛选,最终来自全国的26名申报者入围。而后,由丁乙、马唯中、李振华、张培力、焦兴涛共同组成的终评评委组,对入围的作品进行最终评定。评委们秉持鼓励创新的原则,以“奖励为艺术事业执着追求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学子”为标准,着重考察入围者艺术技巧运用、原创性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潜力。经过匿名投票,最终评选出了2018年度“罗中立奖学金”的5名获奖者……

  • 标签: 艺术院校 专业教师 创造精神 表达能力 奖学金 原创性
  • 简介:85新潮在艺术界是一个被咀嚼烂了的话题,然而正是这一点足以证明它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时代更替的今天,笔者想要再次讨论一下这场美术运动究竟给当今的艺术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标签: 85新潮 艺术家 市场
  • 简介:2009年底,由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清末民初新潮演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四十多位学者围绕清末民初的“文明新戏”、“改良戏曲”、“学生演剧”等种种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关于“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概念为学界首次提出,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我刊认为有进一步界定、探讨的价值,故请袁国兴等六位学者就此概念撰文笔谈,同时刊发两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 标签: 清末民初 演剧 日本早稻田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华南师范大学 2009年
  • 简介:美国布鲁克林音乐学院(BAM)每年秋季举办的“新潮艺术节”,演出节目主要为大型的前卫表演艺术。近十年来,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主办的表演节目驰名中外,“新潮艺术节”著名的里程碑表演有:1982年,萝莉·安德森的《美国一至四部曲》;由菲利普·格拉斯和罗伯·威尔森合作的歌剧里程碑“沙滩上的爱因斯坦》;1987年,曾任“皇家莎士比亚

  • 标签: 音乐学院 艺术节 表演艺术 歌剧 演出 前卫
  • 简介:<正>年青人用当代风格作曲,这是毫不足怪的。这正像一个人利用他所处的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所提供的一切便利条件和工具一样。如果路易十四喜欢按照路易十三的方式生活,那就不会有路易十四风格了。同样,路易十五和他的继承人也意识到自己的时代,厌恶按旧的方式生活。但是一个教师的态度,必须把问题考虑得复杂一点。经常有年青人来找我学作曲,希望我教

  • 标签: 新潮流 路易十四 时代风格 路易十五 音乐作品 教学
  • 作者: 李丹青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
  • 机构:杨至芳同志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对其艺术造诣,我没有水平评说。我曾与她在松滋京剧团工作过八年,她任团长,我任党支部书记。这里我只是从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视角来看一个艺术家平凡的人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人类科学认识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发展概念。故但凡一个科学的新概念的提出,总是对事物本质属性有了深度认识并予以抽象概括后的产物。袁国兴教授把我国清末民初时期各种各样的“新剧”,包括“改良戏曲”、“文明新戏”、“学生演剧”及各种地方戏等统称为“新潮演剧”,意味着有关中国戏剧史研究的一个新概念的诞生。“新潮演剧”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如何,窃以为焦点在于“新潮”一词的释义和理解。

  • 标签: 演剧 意义 清末民初时期 事物本质 科学认识 戏剧史研究
  • 简介:1985年,对于中国美术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由于大规模艺术运动的存在,它确定了人的价值和艺术自由的呼声与反思“文革”和观念更新的社会话语,从文化观念上展开了对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历史批判,在艺术格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多元发展的趋势,带有理性倾向和生命意识和功能行为的分裂,从不同层面呈现或揭示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和精神问题。“85”新潮运动虽然已

  • 标签: 新潮美术 艺术家 文化理想主义 中国现代艺术 大人格 画家
  • 简介: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的发源地,上海是中国唯一在20世纪没有中断现代化进程的城市,并且在中国现代艺术进程中扮演了引领风气之先的角色。从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等的海派以及土山湾画馆之后,上海孕育了之后影响中国20世纪艺术的两个种子:一个是语言的现代主义,另一个是写实主义的政治现代性。前者包括刘海粟的印象派城市风景、林风眠的水墨表现主义、吴大羽的意象派抽象、庞薰琹与决澜社的立体主义以及关良的京戏人物画;

  • 标签: 中国现代主义 现代化进程 前卫 重构 20世纪 现代艺术
  • 简介:<正>理论研究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建设。从过去的历史来看,“文革”十年可以说是历史上“左”倾思潮泛滥的十年,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也促使我们对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基础理论的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两个阶段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经验和教训。这也迫使我们来思考这些问题。展开理论上的争鸣“评价和认识历史上极“左”倾向对理论建设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建设今天的音乐基础理论,也要避免“逆反”到违背、忽视一些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 标签: 认同 评论文章 文革 人性 音乐评论 音乐基础理论
  • 简介:邓尔敬教授(1918~1996)是我国老一辈的资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从1937年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作曲,1943年任重庆国立音乐学院松林岗分院理论作曲组副教授,到1946年随已更名为国立上海音专的该校复员至上海与老音专合并后继续任教,再到1949年老音专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后历任该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作曲系与指挥系合并为作曲指挥系后又继续任系主任,1984年卸下系主任职再改任院工会主席兼院学术委员会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不仅大半生都和上音及其前身血肉相连,持续校龄和工龄分别长达60年和54年,而且退休前始终都是在作曲系和专业作曲的教学岗位上度过的,在上音作曲系历史上当推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学术委员会 编辑 文论 作品 国立音乐学院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凯瑟林学院荣誉教授苏立文先生近日有论黄君璧先生的短文.这是为8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白云怀古国——黄君璧画展”所写。苏立文先生论说的基础是因为“大约在1912年.瓦西里·康定斯基宣布:‘一切皆可行’,从那以后,艺术家们感到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方式来表述。

  • 标签: 文论 中国美术馆 艺术家 牛津大学 康定斯基 林学院
  • 简介:<正>中央美术学院一批青年教员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几个展览分外引人注目,这些作品摆脱了新潮美术的浮躁,开始追求一种具有学院派根底的具象风格,追求精致的制作技术和真实的感情流露,然而它们又决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的写实手法,而是反映出新潮美术与学院教学的相互渗透。这批青年艺术家大部分不是这些年新潮运动的参加者,也没有

  • 标签: 学院派 新潮美术 制作技术 传统 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金丝雀》是顾生岳先生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代表作品,这一时期他受'八五新潮'的影响,创作了一批带有概括变形的画作,他曾打趣地说:'八五新潮'时期不变个形都不好意思.但是顾先生对变形也有着自己很高的审美要求,并不是为了迎合时代而变形,也是以更唯美为目标,拉长形体使之更修长,把汉代帛画的侧面手法融入画中,比如主人公的眼睛,写实的人物侧面不会有正面的眼睛形状。顾先生的简洁概括是他极具个人面貌的艺术处理手法.

  • 标签: 顾生岳 金丝雀
  • 简介:本文从南齐萧子良与永明时代竟陵八友的渊源关系入手,探讨萧子良、竟陵八友文学主张与他们书法实践的关联。指出萧子良、王融等人关于古今杂体的著述,与永明文学“涂绘古典,竞须新事”,都是当时的新鲜事物。文章认为,南朝的杂体书法不仅和参与者多为擅长古文字的书家有关,还从书法外延与绘画混合,进而成为书坛的一股新艳潮流。文章对这一历史现象展开了分析,认为“杂体既资于画,听以附乎书末”是历史的必然。杂体书相当于古代的美术字,虽非主流,但今天仍流传于民间,其中内含的艺术价值仍亦应得到重视。

  • 标签: 南齐萧子良 竟陵八友 新潮“杂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