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伊朗导演马德·马迪(MajidMajidi)是继阿巴斯后迅速崛起的一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伊朗导演,1992年其电影处女作《手足情深》便获选1992年戛纳影展双周展映,并于当年电影节上获最佳剧本奖,获最佳影片、最佳音乐配乐、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等四项提名。其后执导的《最后的决定》在1993年获得伊朗第七届青少年国际影视节上的金蝴蝶最佳片奖,同时还获得印度少儿短片电影节的银像奖。1996年《继父》先后获得伊朗影

  • 标签: 金蝴蝶 最佳影片 解蔽 戛纳 阿巴斯 叙事方法
  • 简介:事件概要2014年9月13日,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及CEO托马斯·P·坎贝尔(ThomasP.Campbell)宣布博物馆旗舰智能手机应用——"TheMet"今日上线,并以免费的形式赫然出现在iTunesStore的首页,引起一阵MetFans的欢呼雀跃。相比其同时推出的OnemetManyWorlds的网络互动程序,TheMet打出了更加诱惑的广告:Theeasiestwaytoseewhat'shappeningattheMeteveryday——whereveryouare(随时随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轻松掌握)。

  • 标签: 大都会博物馆 手机应用 STORE 坎贝尔 EVERYDAY 托马斯
  • 简介:彼得·维是分析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一书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作者提出:具备非功利性且又敏感的听觉器官是纯音乐体验的基础之一;纯音乐体验并不追问音乐之外的意义;“刺激模式”和“再现模式”都不是纯音乐体验的模式;在一个过程中,聆听与思考不能同时进行;对音乐的最好解释是非语言的重新表演;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之间有差异,理解有利于审美,但不是审美:音乐可以描绘情感,但打动人的智能是音乐本身。维思想的启示在于揭示了善/认知方式和关/审美方式的区别,不足在于没有充分阐明“音乐认知”和“音乐感受”的区别,没有区分“首次欣赏”和“重复欣赏”。

  • 标签: 彼得·基维 纯音乐 分析美学 音乐审美方式
  • 简介:东方艺术·大家:您是什么时候搬到环铁艺术区的?有没有换过工作室?石荣:2011年底到这后就没有换过地方,这之前我们一直在山东工作、生活。其实从2008年开始就想来这边,但是那时时机不成熟,后来等了一段时间,觉得不能再继续局限在山东了。

  • 标签: 二线城市 候鸟 东方艺术 工作室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