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头发湿漉漉地出现在浴室昏黄的镜子昨天微博上我写下了两句:冲凉房的各种洗发水,一日衰老又一日的身体镜子里,我赤裸着身体身体随处携带的皮箱和房子当早晨离去,夜晚像鸟儿飞回疲倦的黑色素,密集在窗口

  • 标签: 洗发水 身体 镜子
  • 简介:我一直觉得自己适合养鱼。每到春天,和那些穿梭在鱼市的人一样,尽管神色冰冷,但眼睛烁烁生辉。我寻找那些不同寻常的精灵,在它们生动有趣的亲昵和对抗中,达成最后的和解。我不在乎它们最后离我而去,我只需怀念。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午非小说——水族》
  • 简介:“虚构”来定义那个曾经将“虚构”玩得炉火纯青的先锋作家马原,似乎有悖于历史的逻辑与走向。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2012年马原以《牛鬼蛇神》“王者归来”后,他似乎越来越醉心于自我故事的书写,一种完全真实的、亲历的、个体生命的故事。

  • 标签: 马原 虚构 先锋作家 个体生命 个人经验 故事
  • 简介:至少对我来说,西藏是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许多年来一直为没有去过西藏而感到遗憾。朋友中去过西藏或在西藏生活工作过的,对于西藏都有他们的记忆和想象,有的偏重于对藏民族精神信仰的探究和挖掘,强调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有的讲述藏民族的英雄传奇和宗教奇观,将藏民族的历史笼罩在佛的光环之下;

  • 标签: 历史叙事 浪漫化 藏民族 精神信仰 英雄传奇 西藏
  • 简介:2014年3月16日,格《相遇》、《博尔赫斯的面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字里行间德胜门店召开。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吴永熹主持下,阿乙、冯唐、格非与到场的读者一起,进行了一场关于文学与时代的"头脑风暴"。本文系由现场实录摘编而成。

  • 标签: 格非 冯唐 迷舟 新京报 博尔赫斯 欧米茄
  • 简介: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辽西地秧歌的沿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递出深邃而复杂的民俗内涵,承载着修护乡村道德秩序、重建人类精神世界的人文功能。辽西地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积极申报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将辽西地秧歌纳入到人类共有的文化体系之中,还要依托高等学校平台,努力扩展艺术传承的文化生存空间,结合信息时代全新的审美质素,提升辽西地秧歌的审美价值、扩大辽西地秧歌的接受群体。

  • 标签: 辽西地秧歌 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 简介:研究元小说的语言功能特征,需要结合它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从例证的分析中探讨这类小说创作模式在叙事上的变异与变革。元小说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上,用小说套小说,使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甚至错位。在小说与批评的关系上,用小说创作反省自身,讨论、评论文学创作及小说的意义,使故事情节与评价议论交替进行;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形式上,追求语言的表达策略,而将一切小说文本和对象客体都视为虚构的世界。

  • 标签: 角色变换 文本交替 语言构筑
  • 简介:该书是作家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丛书之一,作者陈仲义先生是诗坛著名的评论家。他把新时期以来有代表l生的论文二十多篇编人此书,全书共六辑,分别为诗潮篇、诗本体篇、诗学篇、诗人篇、诗体篇、诗艺篇。

  • 标签: 作家出版社 现代诗 形式论 美学 前妻 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