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小花朵和斯分手的前一个晚上还去唱卡拉OK,小花朵用了她最甜美的声音:突然有个念头,和你有个宝贝,那有多快乐。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河鱼未上冻,江蛰己闻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财、贫、贪、赌、贼……”笨笨猪站在黑熊老师跟前,认真地扳着手指数,“五个!我昨天自学了五个字,可以换取五毛钱的成长币。”

  • 标签: 识字 老师 自学
  • 简介: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到5倍时,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这个方面,特级教师窦桂梅堪为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辞。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 标签: 读书活动 课外阅读量 小学一年级 语文能力 特级教师 名言警句
  • 简介:爱伦·坡既是19世纪美国作家、诗人、评论家,又是恐怖小说大师,侦探小说之父。《伦·妮丝》发表于1835年,同《莫拉》《丽姬亚》一样,都属于以女性名字为题目的哥特风格作品,是爱伦·坡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美女死亡"、"病态疯狂"仍是他最热衷的主题。爱伦·坡倡导塑造统一的效果。本文试从恐怖环境、叙事角度、人物塑造、恐怖意象等方面解读这部作品的恐怖效果构建,旨在更好地理解爱伦·坡的心灵"恐怖"主题。

  • 标签: 效果论 爱伦·坡 《贝伦·妮丝》
  • 简介:所谓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创作技巧,通过描写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本质,这股思潮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成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巅峰,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交口相赞的好作品。《哈克里·费恩历险记》是比较知名的具有丰厚现实主义色彩的名篇。

  • 标签: 马克·吐温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现实主义
  • 简介:本文是对已故去的现代俄罗斯诗人日伊的诗歌——《常常是这样,我思考着生命》进行赏析,对其内容、思想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细致的个人化解读,促进对现当代俄罗斯诗人及其诗歌的研究。

  • 标签: 俄罗斯诗人 生命 梦境与现实
  • 简介:英国小说家格厄姆·斯威夫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失败、痛苦、空虚甚至死亡。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慰藉、复苏和成长,他们都将目光投入家族和个人历史中,或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目的对过去的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诠释,或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重构历史。本文解读了斯威夫特的三部小说,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对心灵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本质和意义的独特理解。他通过小说告诉读者:回归心灵是一切叙事的意义所在。

  • 标签: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历史叙事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