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台湾辅仁大学教授王初庆著《汉字结构析论》于2010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由作者《中国文字结构析论》(1980年版)和《中国文字结构——六书释例》(2003年版)整合而成。全书共十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字形的起源及其变迁”,第三章“六书总论——六书说的起源及其流变”,

  • 标签: 汉字结构 出版 文字结构 2010年 中华书局 大学教授
  • 简介:<正>由表意字与假借现象共存作为主流到以形声字为主体,是汉字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形声造字方法优于表意方法,并能缓解假借频繁使用所带来的矛盾,人们早已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然而,对于形声结构的内涵尚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一点初步的尝试。

  • 标签: 形声字 意符 汉字结构 基本形体 表意字 会意字
  • 简介:汉字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具有明确而简洁的结构。只有结构才是汉字本质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作者发明的元音码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系统工程学的新思维,阐释了汉字结构层次,结构成分和结构类型,翔实地论证了汉字科学性这一宏观结论。

  • 标签: 汉字系统 科学性 结构层次 结构特征 笔画 结构成分
  • 简介:196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对汉字简化工作指出了明确具体的方针,现在想就个人从《指示》所说的“使难写难认难记、容易写错认错记错的字逐渐淘汰”得来的启发,对汉字形体结构的简化的某些方面提出一点线见,供同志们参考,并希望得到指正。

  • 标签: 汉字形体 汉字简化 注音识字 点线 字法 跟部
  • 简介:<正>汉字是一种物质性符号,它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都要靠物质的因素来实现。在我国古代,汉字的书写材料主要有毛笔、契刀、简策、甲骨、帛、纸等等,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决定或改变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的总规律和总趋势,但是,它们在实施演变的总规律和总趋势的过程中,却给汉字打上了自己的印记,施加了种种直接的具体的影响。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弄清楚汉字何以成为现在的形状,很有必要。一、毛笔对汉字形体的影响

  • 标签: 毛笔 汉字形体 简策 甲骨刻辞 甲骨文 文字
  • 简介:浙江财经学院何华珍博士的专著《日本汉字汉字词研究》,2004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本汉字汉字词研究》以隶变后的近代汉字为研究对象,从中日文化背景的异同出发,研究日本国字、简体字、俗字之源流,探究中日近现代汉字之传承与变异,以此展现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历史;同时以汉字词为研究对象,

  • 标签: 日本汉字 汉字汉字 汉字词
  • 简介:日语对汉字的吸收和应用是通过"音读"和"训读"两种方式实现的,正是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使得汉字在日语中走过了其特有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不能用中国汉字的意识去理解和研究它.日语中的汉字词包括来自汉语的借词和自造词,还有比较特殊的音训混合词,其状况可谓错综复杂.

  • 标签: 汉字词 自造词 音训混合词
  • 简介:我们通过一般性面谈、纵深式访谈、现场考察、摄录观察、追踪调查等定性分析的手段,对非汉字圈学生书写汉字和教师教授汉字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书写汉字时的笔顺问题并不直接反映其汉语水平;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教师汉字教学的重点自然地从笔顺教学转向部件教学。由此我们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要不影响汉字“成品”形体上的正确性,可忽略学生的笔顺问题。

  • 标签: 个案研究 非汉字圈学生 笔顺问题
  • 简介:汉字原来是中国汉族书写汉语的文字。传到汉族以外,好些民族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各种非汉语的文字,例如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越南的字喃等,这些非汉语的文字是广义的汉字汉字型文字,跟汉语的汉字在一起共同组成汉字的大家庭。汉字大家庭记录的东亚文化,是人类文化大花园中的一颗花枝繁茂的文化宝树。

  • 标签: 汉字改革 字喃 注音识字 中国汉族 汉字简化 谚文
  • 简介: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汉字本身就蕴含并积淀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汉字区别拼音文字并发展至今生生不息重要原因。目前对外汉语汉字研究多集中于汉字结构汉字造字理据,从文化角度解读汉字,研究汉字构形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从汉字特点、对外汉字教学难点以及对外汉字教学策略与技巧几方面呈现汉字中的文化因素,提出对外汉字教学应结合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因素进行教授等实际建议。

  • 标签: 汉字特点 汉字文化 对外汉字教学
  • 简介: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表明,到目前为止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文字,还是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使用的文字,而汉字之所以能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与生命周期,是因为它紧紧与中国汉民族乃至其他使用汉字的民族联系在一起。而在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语言中,以文字为主的语言却不到所有语言总和的零头。借此本文主要在参照了历代文献典籍的基础上对汉字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以便达到彰显汉文化的目的。

  • 标签: 汉字文化 基本理论 分析
  • 简介:汉字构成的字元分析法张天光,黄伯荣,翟万林近年来,对于汉字结构和构造成分的分析,部件分析法似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偏旁分析法。然而部件分析法同样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样难具实用价值。本文拟对部件分析法存在的缺陷加以分析,同时对笔者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的...

  • 标签: 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分析法 字元 单元字 合体字 汉字编码
  • 简介:<正>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非语言文字工作者在研究语言文字的规律,在非语言学团体里和刊物上,散发、刊登了一大批研究语言文字的论文。这件事值得语言学界认真思考和密切注意。这些研究语言文字的人包括各门学科的专家,最多的是信息学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专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语言文字的研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课题。

  • 标签: 成字部件 汉字部件 汉字编码 语言文字工作 行切分 分析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小学语文低年级汉字教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汉字识读常用的教学方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智规律,提出了阶段性教学和汉字故事化等建议,提高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汉字

  • 标签: 语文 低年级 汉字教学 策略和要点
  • 简介:选择汉字练习次文下部分字(字)1·2·3·4小学校(1)1.小麦粉2.子麦粉3.小麦子4.粉麦子(2)1.牛人2;牛乳3.牛柔4.牛埸(3)1.化2.家3.化4.家(4)1;马2.埸3.派4.羽(5)1.室门2.3.室4.(6)1.楼2.3.路4.六...

  • 标签: 汉字练习 小麦粉 部分字 小学校 牛乳 麦子
  • 简介:从汉唐至宋元直至明清,汉字皆是遵循趋易避难的原则而演化的.辛亥革命后许多有识之士提倡甚力.遂使简化汉字运动应运而生及逐渐形成高潮.建国后即大力进行汉字简化工作,于1964年5月公布《简化字总表》。

  • 标签: 总结 统一
  • 简介:<正>简化字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开始,在中国大陆广泛推行,至今已有35个年头。究竟如何看待汉字简化工作?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具体分析。一、从简化目的看简化汉字是为了便于人民群众学习和使用,以利更好地发挥文字的交际工具作用。简化字的显著优点是笔画少、结构简、字形清晰、分辨明快,比繁体字好学、好认、好写。人们在使用简化字时,体会最深的莫过于书写简便快捷。这里举几个常用词语为例:

  • 标签: 简化字 汉字简化 繁体字 常用字 形似字 偏旁
  • 简介:文字可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表符文字和意音文字四种类型,汉字属于表符文字。

  • 标签: 汉字 类型 阶段
  • 简介:汉字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绵延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的材料种类繁多,汉字的形体变化复杂,汉字的数量蔚为大观,已逾5万个。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汉字的形音义和造字理据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我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常用字为考察对象,在历时溯源的基础上,总结了汉字演变中表现出的主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而这些规律对汉字教学和规范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汉字教学 发展演变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历史文明 历史演变 造字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