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近十年来,反预期标记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受Heine和Traugott的启发,学者们从“反预期”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某些词和格式的作用,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反预期标记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存在预期标记、“反预期”与词句辨析、反预期标记的源流等问题展开。反预期标记体现说话者的视角和态度,语用推理在其演变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目前学界对反预期标记的界定存在若干误区,这影响到相关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 标签: 反预期标记 范围界定 主观性 语用推理
  • 简介:自然语言中否定标记的线性位置表面上看比较复杂,不但在各个语言中表现不一,即便在同一语言,也并非都是固定不变,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占据三个语法敏感位置这一共性在具体语言中的实例化表现。Jespersen循环中的否定标记不只是由谓词前到谓词后,还应该有着进一步的发展趋势,即逐渐向谓词前的典型谓头位置靠拢。

  • 标签: 否定标记 线性位置 谓头
  • 简介:研究表明,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学术词块有一定需求。针对学习者的这种需求,最新出版的国外品牌学习词典如《麦克米伦高级英语词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都增设了版面,专门介绍学术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和用法。文章通过词典文本研究,探讨和比较了英语学习词典中学术话语标记语的信息表征情况,对现有英汉高阶学习词典的改善提出可行性方案,以切合双语词典国别化的趋势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 标签: 学术话语标记语 词块 学习词典 信息表征
  • 简介:两岸华语在口语语法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学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中指示标记的差异较为突出。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那”比“这”大,这主要是由于对话语体的性质、新信息、话题跳跃与弱社会化程度有利于“那”出现。后置性指示标记“这样子”在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颇具特色,男女老少皆用,给人以流行、亲昵的意味。

  • 标签: “这” “那” “这样子” 两岸华语 台湾国语 普通话
  • 简介:本文对出版于2012年的《儿童语言研究方法》一书进行概述与评介。该书是儿童语言研究领域难得的一部全面介绍研究方法的论著,不仅包括儿童语言研究领域传统的研究方法,如:父母日记法和复述故事法等,而且包括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其它相关学科吸收而来的研究方法,如:神经影像研究法,句法启动法,并重点推介了儿童语言数据转换系统CHILDES及其使用实例。在介绍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 标签: 儿童语言 研究方法
  • 简介:多模态认知诗学是多模态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它关注读者的认知体验,探讨多模态意义表征与读者感受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模态视觉交流理论中的簇分析在分析多模态语篇中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忽视了读者的认知加工过程。视觉交流中的簇分析和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结合,既能充分分析多模态语篇的表层结构.又能发掘读者感受,是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之一。

  • 标签: 多模态认知诗学 簇分析 图形/背景 语篇分析
  • 简介: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形成了八大菜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西的赣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兼收并蓄,独具特色。然而,正如整个中国菜名翻译一样,江西赣菜的翻译较为混乱,除了错译、乱译、误译外,既缺乏统一标准,又无特色,而且大量的菜名还没有对应的译文。从跨文化角度,依据现有的中国菜名的通行的翻译结构和方法,参照西方菜名的表达形式,探讨赣菜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力图将独具特色的赣菜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绿色健康的理念呈现出来,从而规范赣菜的翻译,提升江西国际旅游业形象。

  • 标签: 跨文化视角 赣菜特点 翻译策略和方法
  • 简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愈加广泛。目前,已经渗入到教育领域,并在该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就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为例进行阐述,根据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出辅助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大功能,促进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 标签: 计算机辅助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 简介:汉语语音的“有效培训”,是指培训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能够充分地满足培训学员语音培训需要,迅速提高培训学员汉语语音和汉语语音教学水平,并使培训学员能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师给予好评的短期语音培训课程。加强语音培训的动态针对性,提高语音培训的交叉科学性,突出语音培训的全面活动性以及重视语音培训的广泛趣味性是实现有效培训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 标签: 海外本土汉语教师 有效语音培训 策略 方法
  • 简介:<正>2014年7月21日至25日,由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学英语课程设计与研究方法高端研修班"在北京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中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班。在当前英语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举办此次高端研修班,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培训专家授课,结合外研社引进与自创的师训图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骨干教师的学习,渗透到

  • 标签: 基础外语教育 课程设计 中学英语教师 高考改革 外研社 受训教师
  • 简介:多模态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且同多个学科建立起对话关系.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基于意义的研究方法,对科学语篇中的多模态表征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范围包括诸如科学图像等非语言表征的功能特性,同一语篇中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过程.针对外界对多模态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本文也将作出回应,并讨论多模态研究给科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 标签: 多模态 社会符号学 意义 科学教育
  • 简介:本文介绍了外语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研制发布《第一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的工作原则和方法,简要阐述了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服务工作的特点,以及如何在外语词中文译写规范工作中加以体现。

  • 标签: 外语词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服务
  • 简介: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与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将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宁夏银川联合举办“后方法理论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自即日起向国内外公开征集参会论文,欢迎海内外学者提交论文摘要。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 征稿启事 法理 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