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诗要有诗趣,好诗更要有“趣”。古人很重诗趣,谓之“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并细加分类:天趣、奇趣、谐趣、机趣、理趣、意趣、胜趣、野人趣、登高临远之趣等等。清代冒寒山有“诗趣须”之说。并进一步阐释“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心妙舌,每出人意想之外。此之谓趣”。我觉得冒氏只说了一半。诗之“趣”还在于微妙中见不凡.乏味中觅情趣,平常处求奇崛,俗中窥出不俗。

  • 标签: 诗趣 理趣 意趣 登高 寒山 情趣
  • 简介:摘要《论语》卫公篇第二十九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言简而意深,历来都是注家的关注点所在,而其主要分歧点也集中在“人”、“弘”、“道”三字意义的阐说上,由此来推知“人”与“道”的关系。因此,对此章训诂历史的考察,或将成为我们诠释孔子真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论语 人能弘道 旧注述评
  • 简介:作为中世纪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园子”以自己独特而诗意的方式,表达出中世纪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对于“园子”的勾勒中,诗人们往往采用一个古老的文学图景“风景宜人之地”(10CUSamoenus)。此外,中世纪文学中的“园子”还尤其从《旧约·创世纪》与《旧约·雅歌》中汲取了深厚的宗教内涵。中世纪诗歌与艺术作品中对“之园”与“爱欲之园”的描摹也揭示出中世纪欧洲,尤其是12世纪以来,虔诚的宗教信仰与世俗爱欲两种看似相悖的价值景观共存的有趣现象。以上这些思考会集中体现在我对12世纪的诗人哈特曼·冯·奥埃的亚瑟王叙事诗《埃里克》的分析中。亚瑟王骑士埃里克的最后一次冒险“宫廷之乐”(Joiedelacurt)在全书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这一次冒险中出现的“林园”(Baumgarten)是中世纪诗歌“园子勾勒”的一个典例,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出“风景宜人之地”作为传统文学图景的的“新生”,甚至包括《荷马史诗》中园子与爱欲的关系以及奥维德笔下以“优美之地”为背景而创作的“恐怖之事”。同样重要的是,《埃里克》作为中世纪的叙事诗,深受《雅歌》与《创世纪》中的“园子”形象的影响,尤其是《雅歌》中的“封闭的园子”关涉圣母玛利亚的神学阐释也融汇到了哈特曼对于“园子”的想象和描摹中。哈特曼笔下的“园子”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以“伊甸园”和“玛利亚之园”为模板的“之园”,另一方面是承载着中世纪宫廷爱情(minne)的深受世俗文化影响的“爱欲之园”。同时,在这篇论文中,我也以“园子”为中心,探讨了中世纪文学中与此紧密相关的概念和主题:如“冒险”(aventiure)与“骑士爱情”(minne)。

  • 标签: 灵之园 爱欲之园 优美之地(10cus amoenus) 封闭的园子(hortus conclusus)
  • 简介:电视剧《康熙王朝》第三十集中有准噶尔部落可汗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查看清廷虚实并进见康熙的剧情,这一剧情与电视剧《东周列国》和明代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王乔装使者入秦图画秦地山川形势并观察秦王为人的演述如出一辙。《东周列国志》中赵武王乔装入秦的故事在《史记》中亦有简短的记载。《世说新语》中有与赵武王、葛尔丹乔装故事相似又相异的曹操乔装故事。我们认为应当是《史记》中赵武王乔装入秦的记载在后世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被演绎成了更为丰满的故事,继而又被借鉴、改编而创作出了葛尔丹乔装使者仆从入京见康熙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曹操的乔装故事可能是起源于民间,受到了《史记》中赵武王乔装故事的影响。

  • 标签: 乔装 赵武灵王 曹操 葛尔丹
  • 简介:梅尧臣为北宋前期著名诗人,以“平淡”之笔著称。宋人龚啸就在《宛陵先生集·附录》中说梅尧臣:“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然而,人们多关注的是其政治诗和民生诗,其悼亡之作却鲜为人知。其实,梅尧臣是宋代给妻子写诗数量最多的人,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思怀纪念自己的妻子谢氏。他对亡妻的思念与缅怀,于质朴中出深隋,读罢令人动容不已。

  • 标签: 梅尧臣 平淡 悲情 北宋前期 政治诗 诗人
  • 简介:本文首先区分英语中的无句与无主语句,然后以韩礼德一项相关研究中的实例为语料,对比分析无句和无主语句在书面与口头语篇中的分布状况和语用特征。对比分析发现:(1)无句在书面和口头语篇中分布均衡,不受语篇类型差异的影响,而无主语句则主要存在于书面语篇中,能体现书面语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点;(2)无句在书面语篇中以被动结构占绝对优势,在口头语篇中则以主系表结构最具代表性,而无主语句则无论在书面还是口头语篇中都以主谓宾结构为主;(3)无主语句是由生命性概念跨域映射而形成的隐喻句。由于生命性存在强弱之分,隐喻性也有程度之别,因此,无主语句既大量存在于书面语篇中,也少量出现在口头语篇里,但各自的语用特征不同;(4)书面语篇中的无主语句,因用词具体和造句新颖独到而生命性较强、隐喻性明显,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而口头语篇中的无主语句,则因用词笼统和注重习惯搭配而生命性较弱、隐喻性不明显。具有通俗易懂的特征。

  • 标签: 英语无灵主语句 英语无灵句 书面语篇 口头语篇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