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内容简介:《国际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借鉴语块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以初级阶段教材中语块选取为切入点,开展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在于:在梳理、分析语块理论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及汉语教学中语块的界定、选取及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初级阶段语块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论证了将语块理论应用于初级教学的理据。同时,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初级阶段语块项目展开构建研究,最终制定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项目表”。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内容简介:越南汉语教学研究是汉语国际传播国别问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从汉语国际传播视角及宏观层面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成果,目前尚未看到。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本文以重新界定中国国家形象的概念为核心研究目的,首先在国际政治语言学视域下对核心概念权力和国际秩序做出重新界定:权力就是一种通过政治话语交际行为建构并以话语形式存在的国家间关系。国际秩序是一种国际社会的构成方式,这种方式基于对彼此威胁度的感知和化解。稳定的国际秩序就是一种各国共同认可的并对各国来说威胁度都达到能接受(的最小值)的最佳状态或国际社会构成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提出了关于国家形象的定义:国家形象是在秩序的维度下,他国对一国的政治行为产生的威胁度所进行的话语描述,并提出作为因变量的国家形象。受到威胁度这一自变量的影响。

  • 标签: 国家形象 国际政治语言学 权力 国际秩序 威胁度
  • 简介:采用量化和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留学生的课堂学习焦虑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汉硕留学生在硕士课程学习期间存在一定的焦虑,学生的HSK水平是影响焦虑的显著因素,而性别和之前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长差异对焦虑的影响不显著。学生在课堂口头表达和课程考试方面存在较高的焦虑,在师生互动交流、与汉语母语者交谈舒适度、负评价、专业知识学习和课程学习态度上产生中等程度的焦虑。访谈结果发现,自身的汉语水平限制、课程难度、教师语言、课堂活动、考试等因素与汉硕留学生的学习焦虑有较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留学生 学习焦虑
  • 简介:第5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The5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ino-TibetanLangua-gesandLinguistics)将于2017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西郊香山饭店举行。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4月23日,首届国学(汉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阳师范学院举行,会议分三组举行学术讨论,三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会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专家们做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分会场一,组长为日本龙谷大学岩田宪幸教授,主持人是北京大学张渭毅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黄仁碹教授。台湾辅仁大学金周生教授做了《蒙书〈三〉〈百〉〈千〉用韵考》发言,日本爱知大学臼田真佐子做了《谈谈汉学研究在日本》发言。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5月10日,为探讨语言智能研究进展和研究语言智能国际化发展战略,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语言智能国际化发展会议。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主持。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汉语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升温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加深,为进一步提高汉语国际推广能力,专家、学者和汉语教师们更加注重在汉语推广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那在国内或国外推广汉语时,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对汉语的国际推广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 标签: 跨文化交际 理论与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 影响
  • 简介:“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的《“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需要深化沿线国家问人才交流合作”。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战略框架内各项内容的深层推进,都离不开复合型、高素质、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201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 标签: 中国 英语教学
  • 简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授语言的过程也是传授文化的过程,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视并了解其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当地时间4月1日至2日,由英国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主办、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承办的“2017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利兹大学商学院顺利召开,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30余所院校、机构的60多名专家和学者汇聚一堂,共商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大计。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
  • 简介: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于2016年11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了42016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该年报基于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从全国1200多种人文社科期刊中遴选出TOP5%期刊(共计60种)列为“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语言研究》再度入选其中(第39位);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人文社会科学 国际影响力 图书馆联合 清华大学 国际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越来越成为学院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学院留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留学生 教学 调查研究
  • 简介:4月18日,“信任与合作:‘一带一路’与南亚”国际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艾平,南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单木真,西华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聂应德、副校长李健,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王冲,印度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前成员、中国分析与战略研究中心主席JayadevaRanade出席。43名中外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国内学者28名,国外学者15名。开幕式由李健主持。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一、知识创造能力培育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提出以来其互信、融合、包容的全面合作内涵不断得到丰富,随着合作机制的广泛建立与完善进入了全面实施和精耕细作阶段。与此同时,以互联互通工程施工为主,各类与能源、交通运输、有色金属、旅游、生物医药、种植紧密相关的企业大量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然而与这些企业的宏伟战略目标格格不入的是“走出去”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人才支撑,因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化人才进行有效管理,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11月5日,以“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学:课程设计及测试”为主题的第六届语言学与华语二语教学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会议邀请了海内外的十位华语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来自华侨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100余位师生参加会议。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11月3日-5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原中国话语研究会)主办、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江西省交通与工程应用翻译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七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500余名来自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北爱尔兰、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中外话语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外语期刊主编以及中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