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导读】2003年3月,在经过多年酝酿、实际调查以及辛勤笔耕之后,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终于面世,并赢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和一向挑剔的评论家的好评。可以说,丹·布朗是个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华卓著的小说家,是“博学多通”之人。他的小说,按照原版的出版顺序是《数字城堡》(1996)、《天使与魔鬼》(2000)、《骗局》(2001)、

  • 标签: 密码 《天使与魔鬼》 圣诞 美国作家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 简介:生活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载体,习作教学应该形成从生活中捕获资源的能力和意识。因此,本文提出要捕捉生活资源,在生命的觉醒中丰富习作素材;紧扣内在情感,在激发个体的生机中铸造习作本质;依循认知起点,在激发兴趣中保持习作动力,从而引领学生解构习作密码,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 标签: 捕捉资源 保持动力 解构密码 生活之源
  • 简介:《枣核》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萧乾的作品,作者在设置悬念的背后,通过现场“实录”般简洁质朴的语言.还原“友人”在说枣核和后花园时自然流露出的不同的语气、神态、动作,真切地表现了“友人”浓浓的思乡恋国之情。

  • 标签: 萧乾 《枣核》 悬念 情感密码 语言
  • 简介:本文分别从绘画空间、音乐空间视角出发,探讨麦勒斯小说以绘画元素、音乐意象所表达出来的孤独内涵,旨在突出小说人物的孤独是其所处空间压抑和精神隔绝所致。

  • 标签: 空间 孤独意境 封闭空间 色彩语言
  • 简介:20世纪奥地利著名犹太作家卡夫卡特别钟情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一生大致经历了想象中国、阅读中国、描绘中国和创作中国这一过程.本文论述了卡夫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理由和六点主要原因.

  • 标签: 卡夫卡 中国情结 逃离 想象
  • 简介:题赠贺年之风,已悄悄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间。佳节将临,选一张精致的贺年,题上表达美好心愿的祝辞,或赠师长,或馈学友,或送情侣,以传递友谊、联络感情,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题写贺年,不仅需要高雅的情趣,而且需要一定的修辞艺术。言简意赅的题辞,可以使受者发出会心的微笑;臃肿晦涩的言语,则可能破坏受者美好的心境,削弱以致丧失表达的效果。贺年题辞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庄重,可诙谐,亦可亦庄亦谐,可直抒,可婉曲,亦可亦直亦曲。

  • 标签: 修辞艺术 贺年卡 文化生活 言简意赅 大学生 美好
  • 简介:1.PIN:=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个人身份识别号码,私人密码。2.fraud:诈骗。

  • 标签: 私人密码 个人身份 PIN
  • 简介:日文书信用“季语”集锦(八月份)长春地质学院孙永恩1.晚夏/晚夏。2./虽说已是残暑,但早晚酷热未减。3./残暑酷热。4./朝夕略有几分爽意。5./早晚凉爽宜人。6./三伏天更是热得酷暑难耐。7./日历虽已是秋季,但酷热仍令人难熬。8./虽已立秋(天...

  • 标签: 八月份 季语 文书 绚烂夺目 鸣叫声 三伏天
  • 简介:日文书信用“季语”集锦(七月份)长春地质学院孙永恩1.盛夏。2,炎暑。3.猛暑(酷热)4.(已入三伏)。5.(夏日傍晚的骤雨)。6.旱天。7.(为了消暑往院子或道路上洒水)。8.(立秋前十八天为了防虫防霉晾晒衣服或书籍等)。9.(梅雨终了,太阳曝晒)...

  • 标签: 七月份 季语 文书 地下场 地质学 炎热天
  • 简介:乡村——是俄罗斯的深处,是其文化赖以成长和繁荣的土地,它是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投影,联系着俄罗斯的历史与过去,保存着土地的记忆。普里列平笔下既有田园式的乡村又有灾难中的乡村,传统的“智者老人”的形象、孩童、土地母亲、宗教等是作品中的核心元素。再次,作家生于乡村,而生活在城市,在其内心中,城市与乡村总是不自觉地构成现代文明矛盾对立的两面。本文主要对小说《萨尼》进行文本分析,探究作家创作中的自传性及抒情特点,发掘作品中的乡村主题和叙事结构特点,以及其创作中超越时代、地域限制的普世性价值。

  • 标签: 扎哈尔·普里列平 萨尼卡 乡村主题
  • 简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自1992年起,国民总数开始呈负增长态势。最后一次(2002年10月)全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国民总数约为1.452亿人,与1989年全国普查结果相比减少了180万。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预测,21世纪上半叶,俄罗斯人口下降的趋势将会继续,俄罗斯国民总数将处于1.38到1.32亿之间。

  • 标签: 俄罗斯 管理制度 21世纪上半叶 入境 人口危机 普查结果
  • 简介:本文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卡夫小说《诉讼》中特殊的“法”与“法院”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主人公约瑟夫·K身上体现出的罪感、耻感的来源、生成、衍生、影响,借以观照小说中“罪”与“耻”之间的交互关系。

  • 标签: 客体化 劣等感 自我审视
  • 简介: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杰伊涅1899--1969,左图居中者出身铁路工人家庭,1915-917年在哈里科夫美术学校接受绘画启蒙教育,1919年参加工农红军,1920-925年在莫斯科的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前身)印刷部深造。

  • 标签: 保卫战 波尔 瓦斯 亚历山大 艺术与技术 铁路工人
  • 简介: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弗兰茨·卡夫的文本颇有突破之处,构思巧,寓意深。作家站在人类生存困境的高度审视人类自身,对“人”与“他的世界”两者投以同等关注,让双重焦点叙事作为一种相互否定的力量得到深刻的体现,悖谬也藉此生成。卡夫的作品解读提醒我们,隐喻式作品不仅需要内容与形而上的思考,还应重返文本的叙事设置进行文本细读。可以说,卡夫开创了新的文本书写方向。

  • 标签: 弗兰茨·卡夫卡 双重焦点 书写方式 悖论
  • 简介:海德格尔和卡夫,一个是被称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现代派文学大师,二人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存在主义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为其思想先驱,那么海德格尔自然受到克尔凯郭尔的影响;而卡夫的作品又被视为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体系在艺术创...

  • 标签: “卡夫卡式” 日常生活 海德格尔 克尔凯郭尔 存在主义哲学 两个世界
  • 简介: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冈将现代符号学运用于其关学理论之中。出于对现代科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冈一方面将某种类似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运用于艺术批评之中;另一方面,在其艺术领域的符号学批评中体现出鲜明的系统论方法特征。因此,冈的符号学批评对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卡冈 美学 符号学 系统论
  • 简介:本文以建立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框架,对美国诗人明斯的诗歌"o(rounD)moon"进行了分析,旨在说明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解读视觉诗的内涵,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并应该成为理解视觉诗的一个途径。

  • 标签: 卡明斯 纯理功能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