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PRF)治疗腰椎术后下肢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住院手术的58例腰椎术后下肢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超声及X线引导下在患侧腰椎脊神经给予标准脉冲射频治疗;试验组(n=28):超声及X线引导下在患侧腰椎脊神经给予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评分(SF-36)、抑郁量表评分(PHQ-9)、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ODI、SF-36及PHQ-9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1);在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间的VAS、ODI、PHQ-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6%(22/28)、92.9%(26/28),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83.3%(2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缓解腰椎术后下肢神经痛。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较标准脉冲射频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 标签: 神经痛 脉冲射频 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SEEG RF-TC)是一种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微创治疗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为了进一步规范该临床治疗的应用,邀请了该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讨论,就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形成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认为,SEEG RF-TC适应证应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以治疗为目的,另一类主要以定位致痫灶为目的兼顾治疗,其电极设计方案也要依据手术目的而具体设计。其安全性较好,对致痫灶局限的如下丘脑错构瘤、脑室旁灰质异位结节等效果较好,对其他类型的局灶性癫痫如海马硬化、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等亦有一定疗效,或起到预测手术切除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药物难治性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射频热凝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治疗中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63例接受DRG-PRF术的胸段PHN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2)。试验组利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背根神经节穿刺,对照组接受常规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9%(79/93),高于对照组的30.2%(29/96)(P<0.001);试验组≥3次穿刺发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分别为4.3%(4/93)、1(1,1)次、2.9(2.8,3.0)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1.9%(21/96)、2(1,3)次、9.0(4.5,12.9)min(P<0.01);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1例刺破胸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误入椎管、血肿、脊髓损伤、肢体运动障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个性化导航模板是引导PHN患者行DRG-PRF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升DRG-PRF手术效率,但对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神经节,脊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脉冲射频 3D打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射频在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11日至2017年1月31日收治的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射频消融(RFA)组、TACE联合RFA组和切除联合RFA组。收集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情况及化验检查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4组患者总体生存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根据术前甲胎蛋白(AFP)、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69例患者,其中男194例、女75例,年龄23~84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TACE组73例、RFA组70例、TACE联合RFA组69例、切除联合RFA组57例。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10.2%和0,RFA组分别为46.3%、17.7%、和0,TACE联合RFA组分别为56.8%、21.5%和2.3%,切除联合RFA组分别为76.5%、38.7%和3.8%,切除联合RFA组患者生存预后最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联合RFA、肿瘤最大直径<5 cm、无血管侵犯、术前AFP≤400 μg/L、总胆红素(TBIL)<34 μmol/L(HR=0.784、0.718、0.633、0.846、0.617;均P<0.05)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切除联合RFA、肿瘤最大直径<5 cm、术前AFP≤400 μg/L(HR =0.702、0.743、0.647;均P<0.05)是改善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而言,切除联合RFA是治疗的有效手段,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着明显优势。在术前AFP≤400 μg/L、肿瘤数目<3个和(或)肿瘤最大直径<5 cm的患者中采用切除联合RFA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切除联合RFA、肿瘤<5 cm、术前AFP≤400 μg/L是CNLCⅡa~Ⅲa期多发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肝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多电极立体交叉射频热凝毁损(RF-TC)治疗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采用SEEG引导下立体交叉RF-TC治疗的7例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依据症状学、头皮脑电图及影像学资料等术前评估考虑致痫灶位于岛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岛叶电极行立体交叉RF-TC治疗。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Engel分级进行预后评估,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7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进行随访,截止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消失(Engel ⅠA级),2例患者术后稀少简单部分发作(Engel ⅠB级),1例患者术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75%(Engel ⅢA级)。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右侧下肢感觉减退,右侧上肢肌力减退、言语不清及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结论SEEG引导的立体交叉RF-TC治疗是对药物难治性岛叶癫痫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技术可作为开放性致痫区切除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方法。

  • 标签: 癫痫 岛叶 立体定向脑电图 三维 射频热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舞蹈治疗的相关原理,其后分析了舞蹈治疗的工具及实施阶段及舞蹈治疗在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最后就舞蹈治疗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 标签: 舞蹈 治疗原理 运动康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畜牧养殖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牛病的治疗与诊断,对于提高养殖户效益,以及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牛病难治疗的成因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 标签: 牛病 诊断 治疗难 原因
  • 简介:摘要:牙周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单一因素不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及牙齿脱落。这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但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困扰,其实从五岁开始,牙周病就已经开始发生了。牙周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御机能之间是否保持平衡。

  • 标签: 特点,病因,治疗方法,洁治术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新的肝癌治疗策略不断应用于临床,有效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改善了患者预后。本文基于肝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对肝癌术前、术中、术后及转化治疗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肝肿瘤 外科治疗 转化治疗 监测 复发
  • 简介:摘要:牙周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牙结石增多的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牙龈萎缩的情况,有的患者牙槽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牙周病是严重影响成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关键原因。

  • 标签: 牙周病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产褥期是女性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产妇的心理、身体、心理都具有极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康复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好的、更快恢复健康及状态,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产后的康复和保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产后的康复与保健毋庸置疑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如何提高女性产后康复是当下丞待解决的热门话题。

  • 标签: 产后康复 生理 心理 保健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有较大异质性。既往治疗基于渐进式策略,难治性患者难以从中获益,并且在考虑升级免疫疗法时已存在较多并发症。治疗目标的提出和快速起效疗法的出现使治疗策略发生了改变。结合渐进式策略和快速起效策略形成个体化治疗路径,有助于尽早获得并维持良好、稳定的疗效。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治疗策略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微创介入镇痛技术是疼痛科的核心诊疗技术,能对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癌性疼痛等疾病进行创伤小、效果好的临床诊治,随着新理念、新材料的涌现,微创介入镇痛在慢性疼痛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实现慢性疼痛疾病的精准诊疗和全程质量管理。

  • 标签: 疼痛 外科手术,微创性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

  • 标签: 中药通络益肾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常伴有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尤其老年人容易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PHN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研发与上市更是为高风险人群预防带状疱疹提供了可能,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就西医抗病毒、止痛和尚存争议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问题,中医中药,及疫苗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带状疱疹 疫苗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除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为接下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方法:选择100例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以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以Hp根除性治疗方案治疗研究组的50例患者。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胃泌素水平是(70.43±17.43),各项炎症因子(IL-6、TNF-α、CRP)水平分别是(141.13±7.43)、(40.83±6.43)、(6.87±6.43),相较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即(102.47±14.87)、(163.65±8.23)、(59.54±3.76)、(9.65±4.32),在治疗效果上要更加明显(P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根除治疗 慢性胃炎 炎性因子 胃泌素
  • 简介:摘要前庭疾病导致眩晕/头晕、眼球震颤、姿势失衡等,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前庭康复治疗作为前庭疾病临床干预策略中无不良反应的一种有效疗法已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其根本机制是通过促进前庭代偿来发挥作用。静态前庭代偿的发生有赖于从分子到神经环路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而动态前庭代偿的神经机制则涉及感觉替代、行为替代和前庭适应。本文简要综述前庭动静态代偿神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前庭康复治疗策略的应用和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庭疾病 静态症状 动态症状 前庭代偿 前庭康复
  • 简介:摘要肝癌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因此,系统治疗备受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靶向药物对晚期肝癌患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单药治疗总体疗效较差。本文综述了晚期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以及联合治疗的进展。

  • 标签: 肝肿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生物标志物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转移性肝癌是指肝外部位形成的原发肿瘤转移至肝脏,并在肝脏定植形成的单发或多发癌灶。由于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供,肝脏已经成为大多数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实质器官。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外科手术在转移性肝癌的治疗中愈发得到重视。但是,当前满足切除指征的患者占比少,术后复发风险较高,转移性肝癌的整体预后仍较差。本文综述转移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可参考方案。

  • 标签: 肝肿瘤 肝癌,转移性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