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苷肌肽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尿毒症病患者92例,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6例(连续血液透析)与观察组46例(连续血液透析联合苷肌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钾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苷肌肽治疗尿毒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苷肌肽 连续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脑病
  • 简介:摘要肝(hepatic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的这些异常临床表现的程度和范围很广。过去曾采用“肝昏迷(hepaticcoma)”一词,现在认为肝昏迷是肝病程度相当严重的第四期,并不代表肝的全部。引起肝的主要病因是各型肝硬化(以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最多见)及改善门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其次为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较少见的病因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等。肝多有诱发因素,及早去除诱发因素,积极采取综合治疗,可降低肝的病死率。现将我院收治的肝分析如下。

  • 标签: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肝性昏迷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肝的疗效。方法纳洛酮(0.4—0.8mg静推,1—2次/日)治疗25例,疗程3天,观察患者神志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治疗肝具有疗效好,用药次数少,无不良反应,患者神志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纳洛酮 肝性脑病 疗效观察
  • 简介:英国教育协会的教授斯塔朋·斯科特日前表示,对孩子大声吼叫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他说:“虽然孩子需要激情去面对外面的世界,但大声吼叫并不是好的引导方式,相反,对孩子怒吼,特别是重复不断地大声斥责孩子,孩子受到的伤害很大,甚至比打孩子还厉害。”美国心理学家苏·格哈特也认为,

  • 标签: 孩子 脑发育 危害 家长 教育协会 引导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的ct诊断。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病患儿临床资料,患儿采取CT进行检查。分析CT结果。结果患儿CT表现实质斑片或弥漫低密度影,患儿脑室变窄。患儿CT分度轻度49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共有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占比例为2.8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室出血,所占比例为1.43%。所有患儿均接受随访6个月轻度患儿CT表现均正常;中度患儿9例CT正常,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和脑萎缩;重度患儿均发生脑萎缩。结论诊断HIE主要依靠临床,有多种原因可导致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符。CT评价HIE要选择适当时间,一般为生后7d左右。CT分度要从低密度区的范围、CT值以及低密度区的形态来客观评价,临床分度轻,而CT分度重时应动态观察。对于早产儿HIE的CT诊断,建议将CT值小于等于16Hu定为低密度区来评价缺氧脑损伤的程度。早产儿HIE的CT诊断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新生儿 缺血缺氧,脑病 断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究肝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肝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肝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肝昏迷期是临床重症之一,临床上常需要用鼻饲行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留置胃管护理不当,也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使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肝昏迷期留置胃管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

  • 标签: 肝性脑病昏迷期留置胃管护理体会
  • 作者: 赵国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41期
  • 机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癫痫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Email:ggzhao@vip.sina.com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严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一直以来是神经外科治疗领域的重要方向,新的癫痫理论与外科治疗技术成为未来癫痫外科治疗的新方向。本文将就网络及计划新时代背景下的癫痫再认识、癫痫网络的构建、癫痫网络外科的探索以及未来展望方面进行述评,以期探索癫痫的外科治疗新方向,推动新的癫痫网络外科发展方向,为癫痫患者提供新的精准治疗方法。

  • 标签: 癫痫 脑网络 癫痫脑网络外科
  • 简介:<正>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们渴望从家庭获得相应的性教育,而父母却忽视了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指导孩子观察自己的性器官发育情况。许多父母对孩子正常的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身高和智力发育没问题,就不会有什么生殖器官上的问题。还有些父母盲目地认为孩子小,生殖健康是长大以后谈论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生殖器官发育是否正常。

  • 标签: 性发育异常 器官发育 生殖器官 性教育 生殖健康 不知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对功能区局灶皮质发育不良(FCD)病灶进行适形热凝治疗的癫痫控制效果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广东三九科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热凝毁损的癫痫患者资料。对影像学和电等术前评估手段证实为功能区FCD且病灶范围局限的药物难治癫痫患者进行SEEG电极植入。在设计电极植入方案时,使用软件重建三维MRI影像和病灶三维形态,使电极触点尽可能充分覆盖病灶。SEEG监测确定毁损靶点和皮质电刺激预判安全。刺激参数采用预毁损和永久毁损参数相结合,毁损模式采用单根电极相邻触点间直接毁损和多根电极邻近触点间交叉互毁相结合进行逐点毁损。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年龄2~30(15±9)岁。MRI显示FCD病灶累及中央前回19例,累及中央后回3例,累及左侧额盖3例,同时累及中央前后回1例,同时累及左侧额盖和中央前回2例。病灶长径长1.2~4.0(2.2±0.7)cm。置入SEEG电极7~12(9±2)根;其中穿过病灶内的电极数2~8(5±2)根。治疗时热凝总靶点数6~83(29±18)个,电刺激出功能的靶点有0~21[M(Q1,Q3)][3.5(0,5)]个;其中直接毁损靶点数为6~58(23±13)个,交叉互毁靶点数为0~30[3(0,6)]个;分做2~5次完成热凝。热凝过程中有11例(50%)立即出现肌力下降;1例(4.5%)出现语速减慢;3例(13.6%)热凝结束后出现肌力下降;但只有1例(4.5%)遗留长期轻偏瘫后遗症。随访6~42(20±10)个月,Engel Ⅰ级17例(77.3%),Engel Ⅱ级3例(13.6%),Engel Ⅲ级2例(9.1%)。结论SEEG引导下的适形热凝治疗范围局限的功能区FCD癫痫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适形射频热凝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药物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寰椎发育椎管狭窄(小寰椎)合并退变性颈脊髓病患者的病例的影像学特点,探索小寰椎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通过颈后路手术+寰椎后弓切除术治疗的退变性颈脊髓的病例资料,除外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16例存在寰椎水平脊髓受压,高度怀疑存在小寰椎,命名为小寰椎组。匹配同时期颈后路手术未行寰椎后弓切除的病例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下寰椎椎管中矢状径、寰椎后结节至枕枢连线垂直距离以及MRI下寰椎椎管有效径的大小,以及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其特点。结果小寰椎组男9例,女7例,年龄(63±12)岁。对照组男21例,女25例,年龄(57±10)岁。两组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的随访。小寰椎组的寰椎椎管中矢状径为(26.4±3.1)mm,小于对照组的(29.6±2.2)mm(P=0.010)。小寰椎组寰椎后结节至枕枢连线垂直距离大于对照组[(6.79±1.17)mm比(5.57±1.29)mm,P=0.001]。MRI下小寰椎组的寰椎椎管有效径明显小于对照组[(8.25±1.44)mm比(13.00±1.66)mm,P<0.001]。小寰椎组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是二者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比66.0%,P=0.066)。小寰椎组的16例中,有5例枕枢连线位于寰椎后弓的后1/3处,有11例枕枢连线完全位于寰椎后弓的后方。结论小寰椎导致寰椎水平的椎管有效径明显减小,可以导致更加严重的颈脊髓损害。CT下寰椎椎管中矢状径<26 mm时,应高度怀疑存在小寰椎。当枕枢连线位于寰椎后弓的后1/3或者以远时,应当警惕小寰椎的存在。

  • 标签: 颈椎 寰椎发育性椎管狭窄 退变性颈脊髓病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增龄相关小血管(ArCSVD)越来越多。常见的两种类型是小动脉硬化型CSVD(aCSVD)和淀粉样血管(CAA)。仅从临床症状上识别ArCSVD较为困难,现代成像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CSVD在大脑中的病变,通过ArCSVD的影像学标志物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诊断aCSVD和CAA。aCSVD主要与深部和非叶定位(基底节、内囊、丘脑、桥)相关,而CAA多累及叶。此外,与aCSVD相比,CAA与脑出血的关系更加密切,影像学检查中的软脑膜强化和叶出血可以区分单纯CAA及伴发血管炎症CAA。β样淀粉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Aβ-PET)也为CAA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aCSVD和CAA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疾病实体,还是可以重叠,目前存在争议。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神经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