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产对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452例进行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VBAC孕妇共计331例,按照临产方式分为自然临产组(280例)及引产组(51例);引产组根据不同引产方法分为小剂量缩宫素组(35例)及其他方法组(16例,包括球囊促宫颈成熟9例及与缩宫素联合7例)。分析引产对VBAC孕妇产程时限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31例VBAC孕妇中,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76例(23.0%)使用产钳助产,50例(15.1%)发生产后出血,81例(24.5%)发生胎儿窘迫。引产组的孕次、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0(2.0~3.0)次、39.0(38.0~40.0)周、(3 467±372)g,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的2.0(1.0~2.0)次、38.0(37.0~39.0)周、(3 168±538)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48、-3.892、-3.813,均P<0.01)。引产组第二产程时限为43(26~60)min,明显长于自然临产组的30(1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5,P<0.05);而两组在第一产程时限、总产程时限、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会阴切开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缩宫素引产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限分别为260(210~435)、450(355~620)min,明显短于其他方法组的325(250~490)、523(370~66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01、-1.913,均P<0.05);而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限、分娩方式、会阴损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充分评估后,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孕妇可以引产,虽延长产程时限,但不影响母婴结局。

  • 标签: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引产 分娩过程 分娩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发病率、临床特点、诊疗策略及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0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实施IVF-ET后发生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不孕合并瘢痕子宫(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经IVF-ET助孕后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共1 441例,其中CSP患者占比1.94%(28/1 441)。CSP患者年龄(34±3)岁,有人工流产史患者占50.0%(14/28)。卵裂胚移植、囊胚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4%、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523)。新鲜周期移植、解冻周期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7%、2.2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372,P=0.542)。CSP诊断时平均孕龄为(47±6)d。根据早孕期影像学检查分型,1例CSP-Ⅰ型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至晚孕期活产;2例宫内妊娠合并CSP患者采取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宫内妊娠至晚孕期活产;1例CSP-Ⅲ型患者行腹腔镜妊娠组织清除+子宫修补术,24例CSP-Ⅰ型或Ⅱ型患者行宫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5例患者在CSP治疗后经再次胚胎移植助孕并获临床妊娠,均为正常宫内妊娠并足月活产。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IVF-ET助孕者,早孕期应行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无CSP发生。CSP治疗应个体化实施,严格选择的CSP-Ⅰ型患者有期待治疗机会。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 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缝合修补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疗效。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经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剖宫产切口憩室,且憩室顶端浆肌层厚度<3 mm、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35例,排除二次手术修补及多次盆腔手术史患者10例,剩余25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n=8):在保留剖宫产切口憩室部位完整性的基础上行腹腔镜下折叠缝合法;B组(n=17):接受了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憩室切开并完全剪除憩室瘢痕后缝合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症状及憩室顶端肌层厚度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如期出院,无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及输血等情况。25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诊,并电话随访后续生育情况,随访时间6~18个月。A、B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6±12)、(72±15)min,出血量分别为(40±9)、(66±10)ml,治愈率分别为87.5%、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78、4.057,χ2=5.651,均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16±6)、(18±7)h,手术有效率分别为100.0%、9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7、χ2=0.725,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两种不同的缝合修补方式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其中腹腔镜下折叠缝合法手术时间短,且不破坏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对于年龄偏大有迫切生育要求的患者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憩室 腹腔镜检查 缝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