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改良根治治疗乳腺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乳腺患者均采用改良根治,其中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22例、Ⅲ期6例,手术关键在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要彻底显露腋窝保护好重要的神经血管束,术后接受辅助治疗,併随访18-36个月。结果改良根治治疗早、中期乳腺手术併发症少、胸部瘢痕小、上肢功能良好、胸部外观满意、复发率低。结论改良根治治疗早、中期乳腺及合理辅助治疗,近期疗效确切。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施行根治性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8月手治疗的27例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乳腺发生皮缘坏死1例(3.7%),皮下积液4例(14.8%),上肢淋巴性水肿2例(7.4%),切口瘢痕或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3.7%)。3年生存率77.8%;5年生存率59.3%,其中Ⅰ期为72.7%,Ⅱ期为50.0%,Ⅲ期为50.0%。结论乳腺根治性切除目前已成为治疗Ⅰ、Ⅱ期乳腺的常用手术方式,术后外观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少,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的最好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130例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把术后5周内接受放疗的79例患者归为治疗组,把术后13周接受放疗的5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放疗范围均为同侧锁骨上野、同侧腋下及患侧胸壁。对两组病人3年、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胸壁复发率为0.09%,对照组为19.6%%,治疗组远处转移率为13.9%,对照组为25.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时间越早,越有利于降低乳腺术后复发及转移率。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放疗化疗
  • 简介:摘要目前,外科手术仍为乳腺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乳腺在临床确诊时50%~60%已有微小转移灶存在,单纯的手术治疗无法将乳腺根治。故作为全身治疗的化疗,日益被重视。术前化疗可以促进乳腺局部肿瘤和转移灶的退缩,扩大手术适应证及缩小手术范围;还可降低癌细胞的活性,预防中肿瘤细胞的播散,控制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灶,降低乳腺的转移;以及提示肿瘤对所用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等。实践证实,术前化疗具有降低分期的优势。欲使化疗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乳腺癌 敏感性 顺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5年1月16日,知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复发致多器官衰竭病逝,年仅33岁。前几年,还有“林黛玉”陈晓旭、台湾歌手阿桑、复旦大学海归女博士于娟等不少红颜佳丽,均被乳腺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 标签: 乳腺癌 诱因 “林黛玉” 复旦大学 陈晓旭 女博士
  • 简介:近年来,乳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乳腺在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肿瘤远处转移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据资料统计,临床诊断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病人约20%~25%在手术后10年内出现转移,但却有高达90%的病人接受术后全身化疗。因此能更准确地判断病人肿瘤转移的潜能,并选用较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乳腺癌微 微转移 诊断现状
  • 简介:摘要:俗话说的话“病从口入”,确实如此。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笔者在多年的教育研究工作中发现到大多数的疾病都是从口中进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下人的饮食习惯严重不规律,吃一些变质的食品导致人的身体无法承受,故此作为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来说,要想做好预防好相关的疾病就要从“吃”开始解决。近几年以来,笔者一直在研究和发现关于乳腺的文字,其中发现到近几年以来女性的发病率相当的高,故此对于女性来说一级预防就是重点工程。本文是笔者在文献记载和一些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主要是针对乳腺发病率的源头以及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解答。

  • 标签: 乳腺癌 女性患者 相关的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对比胸椎旁阻滞在乳腺根治术后镇痛的非劣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下因乳腺乳腺根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 = 32):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组(联合组)。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NRS),术后24 、48 h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用量,中血压、心率、阻滞操作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若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非劣效应界值负值(-3.8)时,即认为联合组非劣效于TPVB组。结果两组患者在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NRS评分,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5.8±4.7)、(15.2±3.2) μ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78~2.694,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负值;TPVB患者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为(63±7)、(70±7)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联合组的(77±5)、(79±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VB组和联合组使用血管活性药比率分别为56.3%和18.8%,TPVB使用血管活性药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VB组神经阻滞时间为10(9,11) min,联合组为8(6,10) min,联合组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在乳腺根治术后具有相对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非劣效应,且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操作时间更短。

  • 标签: 乳腺肿瘤 镇痛 胸椎旁阻滞 前锯肌阻滞 胸肌Ⅰ型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早期乳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早期乳腺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患侧乳腺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患侧乳腺切除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以及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外观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早期乳腺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房重建术 假体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癌 乳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乳腺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精准的外科、内科、靶向、放疗、免疫等治疗手段将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精准的病理诊断是实现临床精准治疗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就乳腺的不同送检标本与精准病理诊断的相关内容做一评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精准 病理诊断
  • 简介:美国女医生莱斯利·伯恩斯坦发现,孕妇每周运动4小时可降低她们患乳腺的风险60%。每周只运动3小时的妇女得乳腺的可能性比根本不运动的妇女少30%。

  • 标签: 乳腺癌 运动 伯恩斯坦 女医生 风险 降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