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新华每日电讯》从新华通讯社的机关报,转向综合性新闻性大报,经过多年的打造,现在已经成为中央大报里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员。由于它是国家通讯社所办,拥有国内最庞大的记者采编队伍,所以,在稿件上有特殊的优势。

  • 标签: 《新华每日电讯》 大报 时政 新华通讯社 国家通讯社 采编队伍
  • 简介:进入2011年,有着"新锐中央级主流大报"、"第一家大型文摘日报"之称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行量达到105万份,创造了综合性时政大报发行奇迹。而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曾生存日艰,甚至险些停办。

  • 标签: 《新华每日电讯》 大报 时政 总编辑 受众 发行量
  • 简介: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通过对2017年10月18日到11月2日期间英国《每日电讯报》和中国《新京报》网站上有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的新闻评论进行文本分析,从多个角度解读了四个不同主题下两家媒体的新闻评论中呈现出的文本样态。本文以语言风格、遣词用句、组织结构、写作逻辑等方面为切口,探究中西方对十九大进行评论时所表现出的立场和倾向性,从而进一步发掘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传媒体制等多个宏观层面的差异,并从中得到启示。

  • 标签: 每日电讯报 新京报 中共十九大 新闻评论 比较
  • 简介:传承新闻理想的大熔炉创新新闻传播的试验田——中国大学生记者团发展座谈会在汉召开本刊记者高方“中国大学生记者团”的前身是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12年3月23日发起成立的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团成立以来,始终受到湖北省委、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省教育厅以及各高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湖北省高校师生一直高度关注、积极参与。

  • 标签: 大学生记者团 湖北日报 高校党委 主流价值观 湖北省高校 骨干成员
  • 简介:<正>2007年9月3日军训结束后,坐在教室里,见到了一本语文书,封面上是徐悲鸿先生所画的两匹奔马。"随心所欲,情之所钟",我一下就想到了这句话。我相信,徐悲鸿先生在画这对马时,一定是随心所欲,笔到意

  • 标签: 徐悲鸿先生 奔马 语文书 一本 神清骨秀 相信自己
  • 简介:学业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好好为自己做餐饭似乎是现代人的通病。宝拉和凯蒂抱怨时.得知亚马逊新推出的“每日鲜”派送服务可以解决她的困扰……宝拉:凯蒂.我最近压力爆棚!都没有时间去超市了!每天在研究生课程和工作两头间奔波.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九点才回家!

  • 标签: 亚马逊 研究生课程 现代人 时间 凯蒂 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曾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做一个好的老师,也需“每日三问”。

  • 标签: 老师 成长 曾子
  • 简介:  198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开赛之初,洛杉矶湖人队面临重大的挑战.在前一年,湖人队本来有很好的机会赢得王座,当时所有的球员都处于巅峰状态,可是决赛时却输给了波士顿的凯尔特人队.这个结局使教练派特·雷利和所有球员都极为沮丧.……

  • 标签: 改进终 有所成 终有所
  • 简介:新华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新闻单位。它发往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电讯稿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可读性。极快的时效性,是各级党报和各种新闻媒介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源。那么。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应该怎样选编新华电讯稿呢?一是重要性。新华社传给地市党报的电讯稿,比传给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电讯稿数量较少,内容较短。但遇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 标签: 地市报 地市党报 新华通讯社 新闻源 新闻媒介 国际新闻
  • 简介:这也是我国的新闻写作体式或所谓的,  将这些材料同我国新闻写作体式以及所谓的,  我国新闻写作体式是从我国新闻工作实际出发形成的

  • 标签: 新华体 漫议新华
  • 简介: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要你坚持每日逐项反省,及时发现问题,并毫不犹豫地加以改正,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 标签: 学习目标 学习计划 初一 学生 学法指导
  • 简介:1928年6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共产国际提出培训无线电通讯人员的建议,共产国际表示同意,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遴选了程祖怡、方仲如、毛齐华等人到极为秘密的国际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30年秋,这群人分两批秘密回国。1931年秋,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国际电台,程祖怡任报务员。至此,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建立了直接的电讯联系。

  • 标签: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电讯 莫斯科中山大学 无线电通讯 内幕 中共中央
  • 简介:一个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与班主任老师的治班指导思想分不开的。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每日赠言”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纠正行为偏差,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建设。今年4月,我校对初三年级11个班的后进学生进行了调整,将那些学习成绩较差又纪律涣散的学生全部从原班抽出来,重新组成一个以这群特殊学生为主体的“加强班”,旨在帮助这些学生在初三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够有所进步,让这群特殊的学生不再沉沦下去,成为合格的中学毕业生。为此,学

  • 标签: 赠言 班主任 后进学生 班级管理 主题教育活动 舆论导向
  • 简介:我不是一名专业评报人员,因此,我无法对《新华日报》的新变化作出全面的准确的评价。然而,刚进入90年代,我的视线就不时为她的第一版所吸引。我隐约觉得这张报纸正在发生令人欣慰的变化:她没有陶醉在实现胶印的新台阶上,而是又在向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的新目标奋进了。虽说时令还在隆冬,可一月份的《新华日报》已是春风习习、花儿朵朵,令人欣喜。其显著特点是:

  • 标签: 《新华日报》 评报 新闻照片 内容和形式 令人 生动感人
  • 简介: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做梦都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工具书——《新华字典》.虽然那时《新华字典》的定价只有1.1元钱,但是对我来说却是天文数字.因为我家五口人中,爸爸常年患胃病,经常疼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哥哥和我上小学,弟弟当时只有6岁,只有妈妈一个人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 标签: 《新华字典》 小学二年级 工具书 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