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学东:首先青年艺术在年龄上是比较年轻的,基本是80后艺术。80后艺术通过现在各种平台逐步进入市场,从一级市场逐步进入到二级市场。青年艺术在市场上的展示平台相对较多,整体价格在10万以下,其中包括国画和油画。个人和作品都属于起步阶段。

  • 标签: 展示平台 井喷式
  • 简介:刘玉凤,女,1973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国画院陶瓷国画大师,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院士。2002年作品【亭亭玉立】在【景德镇当代陶瓷美术百】上发表2002年作品【梳洗】在【中国陶瓷】2002年底2期上发表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 青年艺术家 玉凤 景德镇市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师
  • 简介:2012年2月18日,日本青年艺术群展"七问"在华氏画廊开幕了。展厅里呈现的是日野之彦、金子富之、青木京太郎、宫崎勇次郎、大岛梢、指江昌克、山本(?)基七位艺术的作品。日野之彦画笔下的人物脸部表情夸张,尤其是惊恐的眼神,如同天真的孩子诧异地注视着经济高速运转的世界。虽然我们有各种不适应,但是又无法逃离。这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本该熟悉的世界变得遥远又陌生。

  • 标签: 日本青年 脸部表情 江昌 现实生活
  • 简介:“恶搞”:现代艺术的起源谈论《现代艺术150年》之前,我刚好读了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在《寻找桃花源》一书中,有如下叙写。广州美院副教授、艺术苏坚为四位民工作画,用卖画的钱请民工们来京看奥运会。期间,苏坚和他们参观蔡国强艺术展,后者除了在电视上看过的“大脚印”,并不明白展厅里的那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 标签: 艺术家 《南方人物周刊》 现代艺术 “恶搞” 桃花源 副教授
  • 简介:本次漫谈由袁佐主持,嘉宾分别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绘画系主任、艺术约翰·沃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画家袁运生,艺术马可鲁。几位艺术从袁运生先生主持的"当代美术基础教育"课题开始聊起,谈到了艺术与时代、文化背景的关系。对当下艺术所处的多元文化环境的诸多话题进行了对话。袁佐:很高兴今天下午在中间美术馆举办这样的漫谈沙龙活动。在座的都是很有绘画经验的艺术们,我们今天的沙龙就绘画问题谈谈各自的思考。

  • 标签: 艺术传统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基础教育 绘画经验 波士顿大学
  • 简介:热烈祝贺《上海后勤》杂志出版100期为祝贺《上海后勤》杂志出版100期,《上海后勤》杂志的书画艺术顾问们纷纷挥毫泼墨,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上海后勤》杂志的厚爱之心和关爱之情,充分展示了艺术顾问们的艺术功底和大家风范。

  • 标签: 书画艺术 艺术家 杂志出版 100期 后勤 上海
  • 简介:《上海后勤》杂志书画艺术顾问本期人物——刘伯华刘伯华,1943年出生于江苏。现为上海海天书画院院长、上海百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创造协会会员等。刘伯华多才多艺,书坛画苑纵横驰骋,技艺皆己入一定境界,

  • 标签: 书画艺术家 协会会员 书画院 副院长 上海
  • 简介:"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这是汉高祖刘邦《鸿鹄歌》的名句警策,借之比拟当代徐州籍旅外艺术群体的艺术建树和时代影响,让人感到意外的亲近与贴合。当年离家,梦想与青春齐飞;今秋布展,杰作与银发相照。流连光景,陶醉丹青,人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藤"即"藤","树"即"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原本只是个"童话"。"鸿鹄"之志,既不与燕雀为伍,亦不与俗态同尘,故而出不出徐州,他们都是"鸿鹄"。"出徐州",只是给孕育于徐州、学步于徐州、而羽毛尚未丰满的"鸿鹄"们一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 标签: 汉高祖刘邦 时代影响 步于 徐培晨 周京新 程大利
  • 简介:《上海后勤》杂志书画艺术顾问本期人物——俞包象俞包象1938年生于老莲故里。著名书画艺术,暨阳画院院长,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一生执艺自给。业师从沈尹默、陆俨少,诗书画印皆精,擅长鉴赏。作品入选《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集》、《世界美术集》、《世界名人录》、专集《俞包象书画选》等百余种典籍出版,在海内外举办个展、大型联展100余次。

  • 标签: 书画艺术 艺术家 世界 沈尹默 陆俨少 诗书画
  • 简介:主持语:我们是在央视一套播放"温州一人"电视剧期间,走进温州的。作为艺术媒体,为了对温州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是通过电视感受了剧中主人公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则是通过对艺术的采访,对温州文化的了解多了一份真切的感受。作为当地美协和画院负责人的张真恺,是我们温州之行的组织者和策划人,根据他提供的《星辰计划》,我们选了十位最具代表的青年艺术进行访谈,走进画家的画室,看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谈人生、谈艺术,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人文情怀与文化批评,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而平和。这种来自个体生命深处的诉求,凸显了这个精神群体与物质的背离。可以说,他们是温州画界充满活力的一

  • 标签: 央视一套 城市青年 文化批评 现实生活
  • 简介:<正>艺术的震撼力是无穷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欣赏罗丹的雕塑,与作者同深思、同哀乐,可以为作品的艺术魁力陶醉终日。看黄银成多姿多彩的戏曲泥塑,我获得了同样的感受。银成没有喧赫的声名,许多人并不熟知他,包括他的故乡内江。凭着对戏曲艺术的痴情,凭着30余年从事戏曲舞台美术的扎实根抵,他潜心创作的戏曲泥塑,却以独特的舞台戏曲人物形象,呈现独具个性的艺术感染力,而逐渐为海内外艺术界所赏识。

  • 标签: 戏曲舞台 人物形象 泥土 艺术感染力 戏曲艺术 宗白华
  • 简介:初夏的五月,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黔中大地一派生机勃勃。2007年5月12日晚,贵阳市北京路影剧院座无虚席,场内时而嘘声一片,时而掌声如潮。此刻,纪念中国话剧100周年话剧表演正在这里举行。王呐、赵谦、罗江禹、张孝先、刘玉珍、崔燕鹏、钟丽萍等10多位贵州老年艺术激情演绎了著名话剧《黑奴恨》(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

  • 标签: 艺术家 演绎 老年 激情 黑奴 贵州省
  • 简介:工笔画发展到今天,承载着深厚的传统,然而面对当下,人们现在的生存体验已经与传统经验产生了分离,工笔画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焕然以新貌、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寻找到契合点,当代工笔画家不断的做出努力探索。而我今天笔下的主人公鲁双喜正是他们中不断求索的一员。

  • 标签: 工笔画家 艺术家 继承传统 寂寞 生存体验 契合点
  • 简介: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谈心,谈谈我对文艺工作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同大家一起讨论。你们是老师,我是你们的朋友。我过去向你们学习,今后还要向你们学习。

  • 标签: 文学艺术家 谈心 文艺工作 学习
  • 简介:初次见面.史金凇就展现给我一种艺术的特质——思维开阔.天马行空。他说自己是个爱做梦的人,喜欢在四处游走中品味生活的质感。看着作品册中邢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空间作品.我问他哪个是最满意的.他说还没有.也许是下一个.也许是第N个。他喜欢万事随缘.正如他对慈善的悫度.在生活点滴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不刻意.不张扬。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 标签: 艺术家 生活 作品
  • 简介:在接触到阿卡然说三这个名字,不熟知少数民族名字的人一定会觉得稀奇,哪几个字才是姓呢?面对这样的问题,他都笑着一遍一遍地解释,"阿卡然"是所有阿卡支系的人都可以叫的,而"说三"的"说"仅仅因为他父亲的名字成为了他的姓,而"三"是他排行老三,仅此而已。就像他的俗名一样朴实无华,他的钢笔黑白装饰画也简单到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但同时也和名字一样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虽然只是白纸黑色碳素墨水的碰撞和普通线条的交叉重叠,但是线条并不粗犷,

  • 标签: 阿卡 黑白装饰画 原住民 碳素墨水 交叉重叠 缅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