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党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刻认识与清醒把握。

  • 标签: 经济与社会发展 资源环境 友好 解读 国民经济 中长期规划
  • 简介: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的共同选择。基于此,联合国把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格在“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 标签: 世界经济发展 环境友好 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 传统观念
  • 简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环境关系的新认识,是当代国际共识的大潮流,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战略,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重视的大目标。我们必须正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

  • 标签: 环境友好型社会 价值意蕴 战略任务
  • 简介: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拟从发展目标、法制保障和政策选择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当前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环节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 制度创新
  • 简介:基于全国性微观数据,本文对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如何影响其环境友好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首先,一般性环境风险感知、污染性环境风险感知、技术性环境风险感知均对公众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其次,环境关心、环境知识的提升也能够促进环境友好行为。此外,个体特征中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个人收入、地区、城乡对公众的环境友好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应当在个体层面培育环境素养、社会媒体层面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层面进行有效动员,进而强化公众环境风险意识,提升公众环境友好行为。

  • 标签: 环境风险感知 环境友好行为 影响机制
  • 简介:大量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制约。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 标签: 资源环境 科技进步与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
  • 简介: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额敏县“十一五”规划的总要求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目前,额敏县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与行政措施不足。技术资金欠缺,工作体制不顺。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和谐额敏,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普法、执法与监管力度,用制度规范、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循环经济 资源节约 和谐发展
  • 简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环保NGO是公众参与的有效组织形式。要大力扶植、引导和利用我国的环保NGO,以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 标签: 环保NGO 公众参与 环境友好型
  • 简介:河南省三门峡市环保局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工作的全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力争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强化法治.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环保事业跨越发展。2005年.三门峡市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排名中,较2004年向前跃进了30多个位次.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三门峡市环保局局长金明记作为河南的先进个人代表出席了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

  • 标签: 三门峡市 环境保护 环保局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
  • 简介: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热烈召开,表明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与保护。纵观人类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逐渐增强。由最原始的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到工业社会的肆意滥用和破坏,直至目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转化为全球性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本文着力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以及其对我国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
  • 简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友好,守护家园,永续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6月5日是第3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为呼应这一主题,我国政府根据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理念,将中国的主题确定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标签: 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奥运 人民政府 湖南省 副省长 刘力
  • 简介: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天津、成渝之后的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

  • 标签:
  • 简介:五年来,省高院平等保护中外及港澳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共审结各类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1487件,彰显国家法治和司法主权。加强指导,提高效率,共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司法协助事项878件次。

  • 标签: 友好往来 港澳台 合法权益 平等保护 司法主权 司法协助
  • 简介:柬埔寨是东南亚早期国家之一。公元1世纪后半期,扶南立国,一度称雄东南亚。占婆在公元2世纪建立国家。中国史籍先后称其为林邑、环王、占不劳和占婆。它发展强大以后,曾成为东南亚重要的交通贸易通道。柬埔寨和占婆,同为东南亚文明古国,在东南亚历史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早期关系的发展更是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文明进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标签: 林邑 扶南 占婆 占不劳 贸易通道 地区经济
  • 简介:应日本社会教育团体碧波会的邀请,4月11日至18日.以交协理事宋祖德为团长、新疆图木舒克市市长宋光杰为顾问的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日本。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代表团自南向北足迹踏过了福冈、大分、鸟取、大阪和东京等地,本着“广交朋友,促进友谊和合作”的愿望,同日本有关政府机构、地方议会、友好团体、企业家、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考察学习了日本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沙漠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向关心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日本朋友介绍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我感觉此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友好关系 日本社会 情谊 人民 中日 图木舒克市
  • 简介:20年前。德国弗里特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简称艾会)驻京项目执行人办公室在北京建立,搭建了一个友好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一扇增进相互了解的窗户。20年来,凭借这个平台。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简称交协)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果的交流活动。由于交协和艾会领导的重视。也由于历任驻京项目协调人的辛勤努力.使艾会和交协成为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好伙伴。同时,在交协和艾会互为主要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合作对象不断增加,交流内容不断扩展。

  • 标签: 友好合作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交流活动 项目协调 合作伙伴 相互交流
  • 简介:1962年10月,中日举行“友好碑文交换大会”,“日中不再战”和“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两块碑文分别树立在中国杭州市和日本岐阜市.此举首开战后中日民间和平友好之先河,充分表达了中日两国人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祈愿中日世代友好的共同心愿.

  • 标签: 碑文 历史 和平友好 中日两国 杭州市 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