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医鉴定若干问题探讨王朝勇法医鉴定法医受司法机关委托,运用医学科学手段,对涉及案件诉讼的法律事实进行分析、甄别,确定该法律事实发生的原因、程度等的诉讼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和固定某种证据。长期以来,司法界很少对法医鉴定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证据学界...

  • 标签: 法医鉴定 鉴定结论 若干问题 效力冲突 司法机关 司法实践
  • 简介:近年来我国媒体批露的多起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都因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法医鉴定结论不服,导致群众与当地政府的矛盾逐步激化而引起。法医鉴定机构附属于公安机关确实可能导致鉴定人员被迫甚至故意迎合办案人员,出具符合办案人员主观预期而违背事实的鉴定结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警察机关虽然大多设置鉴定机构,但警察机关鉴定机构通常只进行法医鉴定以外的鉴定法医鉴定必须委托警察机关以外的机构进行。在我国,要想增进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法医鉴定结论的信任,必须将法医鉴定机构从公安机关剥离出来。

  • 标签: 群体性事件 法医鉴定 侦鉴分离
  • 简介:鉴定是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的专门问题,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法医鉴定鉴定中的一种,它对处理各种流氓、杀人案、刑事伤害案、民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人体损伤的案事件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刑事诉讼法》中,鉴定人是作为诉讼参与人的身份参加诉讼。鉴定作为一种侦查手段,它要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如王国枢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所

  • 标签: 法医鉴定 刑事诉讼法 人身损害赔偿 侦查手段 诉讼参与人 人体损伤
  • 简介:在刑事案件中,司法机关是按照被害者的损伤参与度,即衡量损伤程度与存在后果之间的因果比例的测量工具,来依法判定损伤应该担当的责任大小,界定施害者的法律责任、以及赔偿金额的数值。虽然在现实情况中,量化受害者的损伤参与度的工作是极难展开的,应用范围也并不宽泛,而这又是法医鉴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但是,用定量比例去鉴定受害者的损伤程度与存在后果之间的因果比例,科学化地去确定受害者的刑事责任,一直是我国法医鉴定事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损伤参与度 法医鉴定 应用 量化
  • 简介:法医鉴定是我国司法领域中重要的案件分析依据,同时其技术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也决定了法医鉴定行业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检查不详尽、鉴定重复以及鉴定时机不合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医鉴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基于现实的角度对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 标签: 法医鉴定 刑事案件 鉴定机构 鉴定时机
  • 简介:基因芯片(Genechips)可以快速、微型化、自动化地检测大量基因,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目前该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法医物证领域,而且利用基因芯片进行SNP分型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未来的法医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SNP 基因芯片 分型技术 生物医学研究 应用价值 作用
  • 简介:目的对近35年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中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检索1981~2016年CNKI收录的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6年9月,共检索文献559篇,纳入546篇。2000年以后的文献发表数量显著增加;作者所在机构多为国内各大高校及其科研院所,共发表文献520篇;获各级基金资助的文献有100篇,占总文献数的18.32%;以基础研究为主,占58.98%;被引用频次占38.1%,总体偏低;触及高频关键词40个,使用频次居前五位的是“法医病理学”“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脏”“免疫组织化学”。结论自1981年以来,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加,但其多为基础研究,研究因子较为受限。建议加强实用性研究,探索更多研究方法来促进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研究。

  • 标签: 心源性猝死 法医鉴定 文献计量学 CNKI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女,1985年出生)于2011年8月24日因"停经9月余"入住某市中医院,诊断为"宫内孕40周,孕2产0",产前检查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无宫缩,未见红,未破膜,临床处理计划"完善入院相关检查;执行产科四联;辨证於肪,必要时产后中医调理;适时适式终止妊娠"。入院后孕妇及家属要求行剖宫产结束妊娠,

  • 标签: 医疗纠纷 社会因素 司法鉴定
  • 简介:在交通事故中,颌面部极易受到损伤,其是人体突出部位,且当受到损伤后,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以及面部外形和功能。且对于国内颌面部损伤的研究,很少会见到从法医学角度的报道,较多集中于临床治疗。另外,交通安全对事故发生带来严重危害,且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加强交通安全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事故处理,可降低事故损伤概率及临床病死率。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法医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
  • 简介:在所有的刑事案件中,伤害案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由于伤害案件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加之案件本身缺少一些客观证据,因此,办理伤害案件就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很多问题的产生往往都牵扯到法医鉴定

  • 标签: 法医鉴定 伤害案件 刑事案件 司法实践 人体损伤 案件性质
  • 简介:由于鼻骨骨折在临床上是一个极易错诊、漏诊和过诊的常见损伤,且以前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鼻部骨折鉴定的规定存在明显不足,以致严重影响了鉴定意见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2014年实施的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有关鼻部骨折的评定做了很大的修改,解决了某些争议,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明确。为了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出现不同鉴定意见,应结合新《标准》和实践经验,从鼻部的解剖结构和影像学诊断入手,详细阐述鼻部正常解剖结构与骨折的鉴别、鼻部骨折鉴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鼻部骨折涉及的评定等级进行探讨,从而达到对新《标准》理解的统一。

  • 标签: 鼻部骨折 人体损伤程度 鉴定
  • 简介:1案例资料1.1案例1简要案情某男,37岁,某年6月27日15时30分许,被发现死于某镇变电站附近菜地旁水沟中,死因不明。据反映,当天下午15时许,该地区突降大雨并伴有雷电,李某去菜地检查抽水机。

  • 标签: 法医学鉴定 雷击 变电站 抽水机 案例 菜地
  • 简介:摄影在法医鉴定中具有提供证据、分析案情的依据和线索等重大作用。要提高摄影质量,所拍内容必须系统均衡,客观真实,主题突出,影像清晰,同时克服拍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标签: 摄影 照片 法医鉴定
  • 简介:电流作用造成的人体死亡,称为电击死。检验电击死的尸体,通常可根据尸体检验的一些特殊征象,如电流斑、表皮坏死剥脱、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击纹、内脏的改变、骨珍珠等,对电击死作出初步判定。

  • 标签: 电击伤 电击死 尸体检验 法医学鉴定
  • 简介:1案例简介案例1:潘某,男,46岁,1999年1月20日晚因说一句玩笑话,被人一拳击中口腔,致上颌1.1门牙脱落,伤者在现场找到一枚牙后,于当晚去某县医院口腔门诊进行牙再植术治疗,现在效果很好,仅左上1牙缺失.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案例2:张某,男,45岁,2002年5月30日凌晨因阻止他人行凶被对方用拳头打伤口腔.医院查体见:上唇高度肿胀,疼痛出血明显,口腔粘膜多处裂伤,上21.牙脱落于口腔中,上.1牙Ⅱ度松动,上21.1牙槽骨骨折.于局麻下行21.牙复位再植术,上3-3牙栓丝固定.12月15日复诊见:上右2牙再植失败,已脱落,上右1牙再植效果较好,仅Ⅰ度松动.法医鉴定为轻伤.

  • 标签: 牙损伤 法医学鉴定 案例分析 诊断
  • 简介:1案例1.1简要案情死者,男,20岁,癫痫患者,某日早上6时被发现死于家中,经调查死者死亡前4天曾服用本地乡医所开的某种草药(具体不详)以及打火治疗。家属对死因有疑议,要求尸体解剖以明确死亡原因。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癫痫 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