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城镇居民餐桌上红灯闪烁,警讯不断。先是毒大米、地沟油,后有垃圾猪,红心蛋。搞到人心惶惶,难以下箸。食品安全关乎到千家万户,要说政府不重视,恐怕并不确切。问题在于从中央到地方,工商、质检、检验检疫、公安、城管上下左右齐抓共管,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救火,八方告急。表面上看是一些不良商家惟利是图,不惜图财害命;从深层次分析,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监督还不到位。

  • 标签: 城镇居民 安全管理 食品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食品安全 检验检疫
  • 简介:现阶段,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正处于不断变化中,我国急需利用促进消费来扩大内需。社会保障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也是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而社会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较为复杂,应加强研究。本文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 家庭消费 影响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县城、县级市所在地和乡镇居民有关体育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当前湖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大都与县(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体育局的工作目标、人员配置、活动经费及场地设施等有关,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转移工作重心,优化组织结构,实施目标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意识,采取市场运作机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等以改变这种现状。

  • 标签: 湖南 小城镇 居民 体育健身娱乐 发展 建议
  • 简介:加快提高辽宁城镇居民收入问题,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的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至2008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但辽宁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差距还没有明显缩小,2006年相差1389元、2007年相差1486元、2008年相差1388元。

  • 标签: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水平差距 辽宁 全国平均水平 “十一五”规划 2008年
  • 简介:据抽样调查显示到去年六月末,部分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户均已达30982元。1984年城镇居民包括银行储蓄、有价证券、手存现金和其他资金在内的金融资产每户平均才仅为1338元。此后,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银行帐户上的存款额也呈直线快速上升;到1990年,城镇户均金融资产在到7869元,比1984年增长4.9倍;到今年中,户均突破3万元,1990年又

  • 标签: 城镇居民 金融资产 有价证券 银行储蓄 抽样调查 伟大变革
  • 简介:文章以甘肃省为个案,基于甘肃省579住城镇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消费偏好及消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考察。研究表明: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观念还较为保守,奉行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认为旅游消费可有可无,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出游频数相对较低,年均旅游消费支出较为有限,偏好与亲友结伴出游,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出游目的主要以休闲度假和观光游览为主,出游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为火车和汽车,亲友介绍是其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及旅游产品价格是影响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导因素。

  • 标签: 城镇居民 旅游消费 消费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城镇居民”标准未有明确的规定,各地为此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规定,但内容不一。“城镇居民”与“非农业人口”之间不能划等号。“城镇居民”的认定标准应以非农业户口为原则,结合经常居住地在城镇和主要收入来源于非农业生产等因素综合认定。【关键词】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认定标准

  • 标签: 中城镇居民 交通事故案件 城镇居民理解
  • 简介:据有关人士分析,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将达到什么标准,预计将有下面三种情况:1.低标准:保持目前实际生活水平不变略有改善,应付物价上升和价格改革。衣食部分1993年支出的金额是332元,按价格平均每年上升7%,到2000年约为440元,这440元占总支出的57%,总支出为770多元。保持20%的储蓄,户月总收入为954元。即大城市居民欲保持生活水平不降低,2000年每户月收入约达到千元以上,

  • 标签: 城镇居民家庭 生活标准 2000年 实际生活水平 大城市居民 小城市
  • 简介:文章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均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进而提出了增加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等建议。

  • 标签: 收入 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 简介:国发[201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 标签: 养老保险试点 国务院开展 城镇居民社会
  • 简介:居民幸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目前,消费者价格上涨过快、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过缓是影响吉林省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从改善途径看政府应从提高居民收入、稳定物价、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努力实现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 标签: 城镇居民 幸福感 和谐社会
  • 简介:广东转型升级需要促进经济与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通过分析广东居民收入落后经济增长和发展乏力的深层原因,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新的收入增长体制机制、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挂钩机制、建立工资与经济增长挂钩机制、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收费、建立动态调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以推动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 标签: 城镇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广东
  • 简介:“住有所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肩负的执政责任。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相应职责和角色定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出产业定位、征地拆迁、房价调控、市场失效、住房保障、住房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误区,探寻出一条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科学发展之路。

  • 标签: 住有所居 住房消费 城市化
  • 简介:城镇居民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当前性别不平等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分析,本研究从职业类别、职称、管理级别、国家行政级别、主管/挂靠单位级别和单位类型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居民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在职称的变动、管理位置的变动、行政级别的变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较之女性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因此,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居民还是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的,男性具有更大的优势。

  • 标签: 职业地位 职业地位变迁 性别差异
  • 简介:本文运用2000-2012年的数据,采用VAR模型研究福建省城镇化率UR、工业化IND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IG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工业化水平促进城镇化率的发展与城镇化率反向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作用,都仅表现在短期,长期由于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显著拉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使得两者互相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必须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促进发展。

  • 标签: 城镇化 工业化 居民收入差距 VAR模型 福建
  • 简介:就业是残疾人实现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途径,城镇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就业差距日益扩大.为提出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并促进城镇残疾人就业,使用CHIP第五轮调查数据,借助Probit模型,检验残疾人社会模型微观个体路径下,人力资本、健康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参与对城镇残疾居民和非残疾居民就业产生的作用及其性别差异效应,发现城镇残疾居民就业率显著低于非残疾居民;影响城镇残疾居民和非残疾居民就业状况的微观因素存在系统差异;教育对女性城镇残疾居民就业的提升效应高于男性.逐渐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制定专门康复职业计划和改善社区残疾人家庭服务供给将有利于实现城镇残疾居民包容性就业.

  • 标签: Mincer模型 包容性就业 Probi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