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不是现代科学观中的"我-它"关系,而是感性地表现为"我-你"、"我-我"的存在状态。对此,学术界往往解读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批判或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残余。然而,当我们在理论上将其置于哲学存在论变革的视阈下,在实践上将其纳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运动中,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已经是唯物史观的表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被表达为人与自然在劳动中的对象性生成,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活动构成一部交互生成的总体性历史;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现实生活的任务,现实生活为自然界的解放同时也是人的解放开辟道路。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与自然 对象性活动 存在论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人”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蕴合并开显出了“人”的多维哲学视域: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青年马克思的视域中,人就是以社会为本体,通过自觉自由的对象性活动融入又走出自然,实现自我的存在物。这为科学地界说“人”的存在,为真正解开“人之谜”、叩问“人为何物”提供了一把锁钥。

  • 标签: 马克思 自然存在物 类存在物 对象性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
  • 简介:在现代性迅速成长之时,马克思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思想家对它展开了反思和批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从国民经济学入手,以异化劳动为核心范畴,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与实质,提出了共产主义理论,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意义上的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

  • 标签: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 简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常被视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基本成熟的标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被认为是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影响的产物,是前马克思主义的。其实二者的基本精神和思想观点完全一致,只是马克思虽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却把这些思想误认为只是对费尔巴哈工作的继续,是属于费尔巴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脱下费尔巴哈外衣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标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结构与中心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一致 对费尔巴哈的误解
  • 简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感性活动 异化劳动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马克思从哲学视角对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学范畴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发生地及其秘密,自出版以来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一直在继续。

  • 标签: 手稿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简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自然存在前提论、实践活动论、异化自然论、人化自然论。对手稿中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马克思 《手稿》 自然 实践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由研究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尽管马克思在文章一开始已经表明国民经济学的考察是他的目的,但是他在笔记本III中专门利用一节来论述了黑格尔的思想,不免让人对其写作目的及其整个文本的结构产生很深的疑问。本文正是从这一疑问出发,通过结构、背景和概念辨析等一系列的论证手段,把握马克思辩证思想产生的逻辑过程。并试图论述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在何种意义上关系到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合理性解读。

  • 标签: 异化外化类本质 黑格尔辩证法
  • 简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在当前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矛盾日益彰显的形势下,对这些思想重新进行梳理与探讨,以寻求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马克思《手稿》 哲学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中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探索的结果,也是对其自身的政治哲学经济思想进行思考总结的结果。长久以来,人们只看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细节,但未从整体来仔细思考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本文拟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涉及到的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共产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 标签: 人的本质 共产主义 自由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从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的一部重要的著作。由于处于这样一个重要转折点和起点上,可以说,它是马克思早期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文本。《手稿》由序言和三个笔记本组成,以异化劳动作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全部论述的出发点,使看似散乱的结构有了一以贯之的内容。《手稿》对异化劳动论述之充分、深刻,使异化劳动成为一个经典的话题,经久不衰。

  • 标签: 异化劳动 哲学手稿 《手稿》 共产主义思想 政治经济学批判 哲学批判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不仅在异化劳动理论方面彪炳千秋,还涉及到了生态学、伦理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已初步显现思维与存在、实践的重要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重要思想的萌芽。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其实现具有长期性。它追求的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实现向社会的人的复归。这些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启示我们在经济中要正确对待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在社会中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生态中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这学手稿》 共产主义 人的本质 民营经济 人与自然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现实,透过现实揭露异化劳动,揭露由异化劳动产生的披着资本主义合法外衣的私有财产的本质,最终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文章从私有财产的本质出发,考察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来说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标签: 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 简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本质生存方式,这种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确证自身的存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本质,不断获得自身的自由。马克思所指的自由是一种生存论的自由,是一种现实的自由,一种发展着的历史性的自由。

  • 标签: 感性对象性活动 自由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 简介: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的生机,这种生机源自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的预言相悖,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而更显活力。与断言资本主义步入太平盛世的人相反,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剖析了其中的新问题——人的危机。单向度理论富于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从社会价值取向和哲学视角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主体性原则。同时,它从伦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马尔库塞只看到不人道的现象,而没有找出人类解放的出路。本文通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比较研究,旨在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要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单向度 马尔库塞
  • 简介: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对这一理论的阐述对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在现实中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不仅有悠久的理论渊源,而且具有科学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当前,深入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思想,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剖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异化劳动理论 当代价值
  • 简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最高问题是论述'共产主义'.为了论述共产主义,马克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为了说明私有财产不具有必然性,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超越了古典经济学,确立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从而在哲学上实现了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哥白尼革命'.

  • 标签: 马克思 对象性本质 主体本质 哥白尼革命
  • 简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1844年4——8月写于法国巴黎,故有人又称之为“巴黎手稿”或“44年手稿”。1842年4月,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莱茵报》是一份由当时德国莱茵省一些反对普鲁士专制政体倾向的资产阶级分子主办的报纸,全称是《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1842年1月1日在德国科隆创刊。1842年10月、马克思移居科伦,任该报主编。在马克思任主编期间,《莱茵报》以崭新的战斗姿态,对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作了广泛的抨击。1843年3月17日,为了抗议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制度和报社股

  • 标签: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稿》 马克思主义者 科学世界观 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
  • 简介: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理论,也是他向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转变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一理论视域下,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的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等问题的阐述,充分显示其思想理论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下处于生态危机下的人们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人与自然 对象性 生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简介: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亲密的战友和亲爱的夫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杨开慧英勇就义80周年。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她尽心协助毛泽东开展革命工作,不畏艰险,舍生取义。她是忠厚传家的好女儿、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贞爱情的好妻子、忠义教子的好母亲、忠诚革命的好党员。

  • 标签: 杨开慧 手稿 毛泽东同志 革命工作 中国共产党 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