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自从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事件”以来。南海局势动荡不安。其中既有中美在南海南沙、西沙海域的军事摩擦与对峙,又有中菲、中越围绕南沙、西沙岛礁权利和海上资源开采的冲突与对峙.同时还有中国同美、日等西方国家围绕包括南海在内的海洋问题所展开的外交博弈以及菲律宾在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围绕南海问题诉中国案所引发的法律纠纷。总之,尽管中国政府试图低调处理南海纠纷并坚决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但是南海局势的实际演变却正在使得围绕南海的纠纷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并且围绕这一问题中国在军事、外交和法律层面都面临巨大压力。

  • 标签: 南海问题 仲裁案 法律纠纷 中国政府 资源开采 国际仲裁
  • 简介:中国如何在南海主张不受《海洋法公约》调整的历史性权利,同时又受《公约》尊重,这是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本身存在两个缺陷:第一,试图以单一的历史性权利规则主张涵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权利,未能解决与《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冲突。第二,以《海洋法公约》之外的法源主张区别于《公约》的历史性权利,但海洋权利内容又是《公约》框架内的事项,由此又落入《公约》的调整范围。对历史性权利的法源、性质和内容的阐明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症结所在,只有对此作出有别于《公约》权利的主张,才能落入《公约》序言“未予以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的条款中,以此排除《公约》的适用。本文试图对历史性权利做全面解读,以此证实历史性权利是区别于《公约》权利的体系,不受《公约》调整;其次,试图处理历史性权利与《公约》权利的并存关系,以此证实历史性权利受《公约》尊重。

  • 标签: 历史性权利 海洋法公约 南海仲裁案
  • 简介:近来,南海形势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各种信息和观点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南海形势?中国前外交部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先生的观点或许能够给我们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外交部部长 公共外交 李肇 东盟国家 航行自由 海洋权益
  • 简介: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了所谓最终裁决。这场历时三年半的仲裁闹剧终于落下帷幕。仲裁庭对菲律宾提出的15项诉求几乎照单全收,而对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近乎全盘否定,完全背离了一个国际仲裁机构应有的公道和正义。大量证据已经表明,南海仲裁案由始至终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图谋。

  • 标签: 南海问题 国际仲裁机构 仲裁庭 全盘否定 海洋权益 领土主权
  • 简介:一场南海仲裁的闹剧,将无数国人的目光聚到了邻国菲律宾。人声鼎沸之后,恐怕还要细细思考:这个国家何以上演这出闹剧,背后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基础?以我在菲律宾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可以谈一点切身感受。我感到,现实中的菲律宾社会是乐于充当美国“附属品”的。

  • 标签: 菲律宾 闹剧 仲裁 南海 病症 社会基础
  • 简介: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务实节俭组织好正常的党、团、工会活动,开展好年终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军队离退休干部、优抚对象及企业困难职工等活动,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

  • 标签: 军队离退休干部 生活困难党员 福利待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苏联共产党
  • 简介:7月12日,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对主权属于中国的南海诸岛以及海岸线等问题作出了所谓'最终裁决'。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仲裁庭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日本媒体对'南海仲裁案'予以高度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对《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四家日本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评述,解读日本媒体视野下的'南海仲裁案'。

  • 标签: 《朝日新闻》 《每日新闻》 《产经新闻》 仲裁庭 最终裁决 《读卖新闻》
  • 简介:菲律宾在南海仲裁案所提的十五项请求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类是有关海洋权利来源与“九段线”的合法性问题(第1、2项诉求),第二类涉及海洋地物法律地位与相关权利(第3、4、5、6、7项诉求),第三类涉及中国是否侵犯菲律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权利,第四类涉及中国是否违反有关环境保护、避碰、避免加剧争端等义务。这四类请求环环相扣,不仅试图规避岛礁主权归属问题,也同时想要绕过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所作的海域划界等排除强制管辖的声明。

  • 标签: 菲律宾 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诉求 南海 研判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南海争端中权力政治的影响,以此来研究美国和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博弈。主要涉及的国家一边是美国和其他主权声索国,如越南、菲律宾,而另一边是中国。中美两国战略博弈的结果是利益集团的两极化和军事力量的增强。考虑到经济独立,区域化趋势等因素,公然的军事冲突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然而,复杂的军事力量,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使南海成为充满矛盾的区域。本文揭示了一些政策影响,并尝试为权力政治可能导致的情况建立一个研究框架。

  • 标签: 中国 美国 越南 菲律宾 权力政治
  • 简介:针对南海争端,以中菲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为例,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话语能量进行分析,指出其对中国南海主张的判定都是一系列的翻译性解读.以及对方所仰赖的绝对共时话语语态的逻辑错误。而中国在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宗旨和价值的前提下。所坚持的南海断续线有对特定时空环境适应的合理根据.这是在相对共时中寻求差异性的体现。仲裁庭所做出的结果不仅在逻辑上站不住脚,更在平等自由的价值观上显得软弱无力。

  • 标签: 共时 话语能量 一元论 差异 南海仲裁案
  • 简介:南海地区本来有关各方相安无事,但由于美国的蓄意挑动和炒作,致使南海局势波涛诡异,成为愈演愈烈的热点问题。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美关系的现状。一言以蔽之,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即由于客观上存在的诸多矛盾,中美关系难以如人所愿地顺畅发展。

  • 标签: 中美关系 中国领土 侧面折射 三角关系 经济合作 力量中心
  • 简介:[摘要]南海问题早在中菲建交之前,就已存在于中菲关系之中,但并未影响中菲1975年建交。2013年初菲律宾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前,尽管南海问题也曾多次使中菲关系遭遇麻烦,但中菲关系都能有惊无险地稳健发展。2013年初启动的“南海仲裁案”事实上最大化了南海问题对中菲关系的负面影响。“南海仲裁案”期间,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而陷入建交之后的最低谷。2016年7月仲裁结果公布后,中菲关系就会在“南海仲裁案”的正式结果下运行。菲律宾新总统有意于发展异于前任的对华关系,但“南海仲裁案”已是最大的障碍。淡化“南海仲裁案”可能是2016年7月之后中菲关系的务实选择;淡化并不意味着放弃,仅是为了双边关系考虑,刻意对“南海仲裁案”“视而不见”而已。淡化“南海仲裁案”应该是中菲南海“新共识”的首要内容。菲律宾坚持“南海仲裁案”与中国坚定地批评“南海仲裁案”都无助于双边关系,要求阿基诺之后的菲律宾政府明确放弃或者反对“南海仲裁案”也不现实。为了巩固“淡化”的效果,也为了避免类似“南海仲裁案”的事件再度出现,中菲双边应该努力推动南海实质性合作。淡化“南海仲裁案”不仅有助于菲律宾在中美之间都能发展起稳健的关系,还有助于缓解南海困局,并可能降低中美对抗的烈度。

  • 标签: 南海仲裁案 菲律宾 中国 南海
  • 简介:南海成为21世纪亚太冲突热点之一,以至于很多分析家在评估该地区"战争离我们还有多远"?7月12日,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结果出炉,在菲新总统打算以务实态度应对之际,一些域外国家却走上前台,令局势复杂化。

  • 标签: 南海 仲裁案 本心 21世纪 仲裁结果 务实态度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海洋活动的增加,南海的海洋环境和生态也在不断恶化。本文从南海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与建议:建立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划定海洋生态脆弱区,限制过度开发;通过开展南海生态环境监测,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评估等工作,实施海洋生态系统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立法与政策引导,增进民众参与,使海洋生态保护与全民利益融为一体,从根本上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化。

  • 标签: 南海 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 脆弱区 生态修复 环境立法
  • 简介:2015年,南海局势出现了两个于我不利的重要新变化。一是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受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决定,并择期于2016年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二是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对南海问题的关注骤然上升,并首次派遣军舰驶入我南海在建岛礁12海里内。我国的南海维权面临诸多外交、安全及国际法挑战,需要认真对待与仔细权衡,特别是需要将南海维权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框架下审慎处置,服务于国家的大战略目标。

  • 标签: 南海 海权权益 美国 中美关系
  • 简介:本案最终裁决将否定我国在南海九段线的权益主张;间接否定我国在东海的部分海洋权益主张;染指我国大陆海岸领海基线的合法性,将我国海洋邻国的海洋权益和区外大国在南海的利益最大化,激化我国与海洋邻国特别是与南海邻国的海洋争端。我国“不参与、不接受”仲裁的立场是正确的,当然也不会承认本案最终裁决,但应倾力反对本案仲裁。我国不仅须表明不承认最终裁决的立场和理由,也须应对最终裁决可能招来“群狼”攻我的事态。尽管面临本案的窘迫和此后可能的诉案的困扰,但我国不应选择退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应为不承认最终裁决拟写论证材料,包括搜集和汇编关键性证据材料,并采取综合应对措施。

  • 标签: 南海争端 中菲仲裁案 裁决剖析 后续应对措施
  • 简介:南海渐成为中美关系的头号问题,似乎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正通过南海问题展现出来,彼此开始从战略层面评估对方意图。这使得双方战略互信进一步受到损害,对抗情绪在两国社会蔓延。南海问题的本源是围绕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权益之争,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问的争议。

  • 标签: 南海问题 演进 局势 中美关系 东南亚国家 政治竞争
  • 简介:南海是个半闭海,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南海诸岛是中国现行地图所标示的南海九段线内200余个岛、礁、沙、滩的总称,分为西沙、东沙、中沙、南沙四个群岛。南海诸岛是中国最美的孩子之一,又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最南端。"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是一句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有着众多中外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作为证据支撑的。

  • 标签: 南海诸岛 中国 主人 外交辞令 考古发现 历史文献
  • 简介:2015年11月23-24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出席并致辞。

  • 标签: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党委副书记 创新中心
  • 简介:当前,学界对打造印尼成为“海上战略支点”的研究视角还不全面,只局限于单位和区域层面而缺乏对国际结构大背景的分析。本文则致力于从历史和理论角度综合探究印尼的外交战略演进。文章研究认为,冷战期间,印尼外交战略演进过程也是印尼外交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中,两极结构既给予又限制了印尼外交活动的空间。因而,印尼获取地区大国和中等强国身份主要源于向西方秩序靠拢而非自身的积极努力。冷战后,两极结构解体解放了区域层次,多极格局远未建立起来。在此背景下,印尼才有机会积极利用东盟多边舞台争夺地区主导权。近期,印尼在南海政策的变化也应置于该历史背景中,它更多地反映印尼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与不确定性而绝非单纯地抗衡中国。总之,中国应客观理解印尼在南海的利益诉求,准确认识结构作用下印尼的外交方式和目标。

  • 标签: 海上战略支点 外交战略 南海利益诉求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