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云南大学东南亚文化暨华文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11月.该研究室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和毗邻的有利条件,在广泛研究世界华文的同时,着重研究东南亚文化及东南亚华文.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派出研究人员出访缅甸、泰国和新加圾,搜集有关国家作家的作品和资料.又派出研究人员到泰国讲授汉语,研究泰国的文化艺术.还派人学习缅甸语、泰国语.与此同时.该研究室还先后多次与泰国、新加坡、缅甸、老挝等国作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料交换.这些活动,不但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作家的联系.而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研究室分设东南亚文化、东南亚华文、东南亚新闻事业三个研究组.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1人.研究室成立虽然只三年,但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编印了内部资料集17集,翻译了《缅甸诗歌选》、《缅甸小说选》、《缅甸文学论文集》各一本,出版了《东南亚文化论》和《东南亚华文论》两部论文集.其中,《东南亚华文论》一书,为国家级课题.此外.该研究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还在国外及省内外报刊上发

  • 标签: 东南亚文化 华文文学研究 东南亚华文文学 云南大学 研究室 世界华文文学
  • 简介:新加坡华文的认同:创造与传统周宁一在地区概念上使用新加坡华文或许会选择1919年作为起点。①它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影响的产物,是一种中国化的侨民文学,从作家身份、思想意识到题材主题、语言风格,莫不如是。然而,侨民文学并不是方向。早在1927年...

  • 标签: 新加坡华文文学 马来亚 新华文学 新马华文文学 政治认同 语言与文化
  • 简介:一据历史文献记载,自明朝开始就有粤、闽等省的中国人定居泰国,但大规模的移民现象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即自19世纪80年代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止,年均1.5万人移居泰国。①1995年底,泰国华侨华人逾600万人,约占同期泰国总人口(5940万)的10.1...

  • 标签: 泰华文学 泰国华文文学 泰华文坛 历史与现状 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
  • 简介: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另类"的东晋文学关注较少,但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东晋文学研究状况发生很大改观.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时期,对百年来东晋文学研究材料做一综合评述,以期凸现各时期研究的嬗变轨迹,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东晋文学 玄言诗 研究
  • 简介:处于生态困境中的文学迎来了“读屏”的时代,开始了与计算机网络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文学。对于网络文学本质的探讨,必须关注依赖技术发展而在传播中崭露头角的网络这一媒介。关于网络文学的是是非非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其一认为网络的出现使受众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学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但网络文学仍须遵循文学自身的创作和发展规律;其二认为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诉求,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和民间情调;其三认为形形色色的创作软件作为技巧的变革者,已在观念层面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网络时代新生艺术未必注定与“灵光”无缘。

  • 标签: 网络文学 网上传播 文学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 艺术创作 学思
  • 简介:华文独特性是马华文文学史的主线,它涉及一个艰难的立足点--马来亚地方与民族-国家文学,两个分裂的极端--现代性与中华性.本文试图从马华文的独特性、现代性与中华性这三个关键概念人手,分析马华文史上的几个观念误区,解释从南洋色彩、马华文独特性、爱国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到经典缺席与断奶论等1990年代以后文学论争的意义.

  • 标签: 马华文学独特性 现代性 中华性
  • 简介:在20世纪海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唐代文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集中了许多优秀学者,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选题广泛,新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但研究的热点较集中于大作家,日本,韩国的唐代文学研究注重实证,深入细节,工具书的编纂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卓有成果,关注宗教,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对中唐文学的特别关注尤为引人注目,欧美的唐代文学研究研究综合性的问题,视角新颖,较为关注文学文学理论的关系,也比较注意叙事文学

  • 标签: 20世纪 唐代文学研究 台港澳地区 日本 韩国 欧美国家
  • 简介:围绕近年来学界对底层问题的不断探讨和论争,从三个方面对底层及底层文学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列举和整合。综述内容包括对底层概念的阐释;文学应该如何表述底层,即有关知识者代言问题的争辩;关于底层文学的深度挖掘和思考等。冀能描摹当前底层问题研究之大略情形,为下阶段研究作初步的资料准备。

  • 标签: 底层 文学 研究 代言 综述
  • 简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备受研究讨论的现象,典型地体现出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追求自身文化身份认同和生存利益的'忧患意识',也从侧面深刻反映了跨文明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深刻性.为避免陷入到由全球化所引发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而导致的'虚拟对抗'的'文明冲突'陷阱中,在文化思想界有必要进行跨文明研究与对话,而中国的比较文学界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其中.

  • 标签: 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 异质性 跨文明比较
  • 简介:1981年苏尔梦(ClaudineSalmon)博士巨著《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注释书目暂编》(LiteratureinMalaybytheChineseofIndonesia:AProvisionalAnnotatedBibliography)的出版,确立了印尼华人文学的文化学研究范型。关注印尼土生华人命运的海内外学人对印尼华人文学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既宏观探索又微观剖析,从而构成一种对印尼土生华人文学的立体式研究态势,既向外拓展又向内深入,真可谓是千重浪里百花开。

  • 标签: 土生 文化学研究 马来语 千重浪 中国小说 古尔
  • 简介:华文在60年代开始,与台湾、香港两地文学界发生密切联系,中国文学对马华文的影响与渗透,也由此而绵延。台湾、香港两地文学对马华文的影响是长期而多方面的,特别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即新马分治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流行于台湾的现代派文学,以及香港...

  • 标签: 马华文学 香港文学 现代派文学 台湾文学 台湾现代诗 现实主义
  • 简介:前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观念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其实该会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观,还是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诸多鲜明的差异.在"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最重要的鼓吹者茅盾和郑振铎那里,也是如此.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为人生 现实主义 差异性
  • 简介:近年来,华文校越来越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重视。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冯镇安博士在去年底指出,迈入21世纪,马来西亚企业界将需要许多华文华语能力强,且能言善辩的人才,协助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华裔人士更是关心华文教育的发展,他们指出:大马华人一旦确信政府不会剥夺他们的根,就会全心全意的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为实现2020年经济目标平添动力。著名企业家郭鹤年呼请政府:让华校继续存在及提供学习华文的机会,从而协助华人保存他

  • 标签: 华文教育 经济发展 教育部长 安博士 郭鹤年 马华
  • 简介: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是在现代文学语境下,与20世纪的文学创作同步发展的,其间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批评文章.一书本着举凡有批评之精神、理论之态度、独到之眼光、精妙之见解而又能斐然成章者的编选标准,荟萃精华.此书不仅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批评成果的集中展示,其所昭示的文学批评的真精神,即批评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批评需持科学、客观、中正之态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批评应以审美为宗旨,讲究文采等,对于今天的文学批评,也具有针砭时弊、健康发展之现实意义.

  • 标签: 文学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 科学品格 批评艺术
  • 简介:2010年4月3日,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和南开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承办,旨在给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青年学者论坛 理论与实践 中国 中央民族大学 语言文学
  • 简介:本文根据对瑞士华文校和华文夏令营的观察和对瑞士华人和台湾教师的访谈,描述了华人移民瑞士的主要情况及其多样化的网络和社会性;介绍了传授华文的组织机构概况和大陆与台湾在支持华文教育举措上的异同;分析探讨了在不同背景下认同类型的变化;意图反映受访者对"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主要观点是,保持这种被认定为统一的"华人"认同,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迁移策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瑞士或者中国。

  • 标签: 瑞士 华文学校 华文教育 社会迁移 社会网络
  • 简介:西马来西地区华文教育于20世纪初期始逐渐发展.然而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初期,西马地区华文独立中学教育的发展却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还遭到被迫关闭的命运.在华人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下,自1973年以来,华文独立中学开展了复兴运动,从而摆脱了困境,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进入稳定的全面性成长阶段.

  • 标签: 西马地区 华文教育 独立中学
  • 简介: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方法是由现代学人所摸索出的一套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它是现代学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积极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并结合了中国学术传统而融合提炼成的;它既突破了中国传统"评点派"的"文本中心主义",又非对西方学术方法的全盘"拿来",因而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在中古文学研究领域,刘师培较早开拓出了新的学术视野,采用新的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通过对刘师培的中古文学研究的观照,来探寻现代中古文学研究方法的演变,进而试图对中国现代学术传统的现代性意义予以阐发。

  • 标签: 中古文学 刘师培 现代学术传统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