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俄罗斯科学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通讯院士、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拉林教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长朱宇、首席专家刘爽的邀请,来到该院为青年学者们作了题为“21世纪初俄罗斯一体化战略优选:大欧亚或亚太地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首席专家刘爽研究员主持,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刘涧南担任翻译。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一体化战略 亚太地区 21世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俄报载文称,苏联解体时居住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人有2560万,其中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70万,在哈萨克斯坦有62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70万,在波罗的海3国有172.6万,在原苏联其它共和国有300多万。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俄罗斯人对非俄罗斯共和国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俄罗斯人在“近邻外国”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由此而产生的“俄罗斯人问题”正日益尖锐。

  • 标签: 俄罗斯人 俄罗斯民族主义 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共和国 苏联解体
  • 简介:去年我曾赴俄罗斯访问,所见所闻颇多。俄罗斯人的生活状况在赤塔乘火车时,同车厢的一个俄罗斯青年人是警察,名叫伊万。经了解,他的月收入是4000卢布,约合人民币1030元。饭店服务员的工资由老板说了算,每月收入2000卢布,约合人民币500余元。在圣彼得堡做翻译的列娜说,她已购买的三室房子只有30平米,月付水电气费400卢布,电话费100卢布,两项支出约合人民币128元。她介绍说,在圣彼得堡,如果一个4口之家的月收入为12000卢布(约合人民币3200元),生活基本上过得去,在中国也大体如此。这说明,目前俄罗斯人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相接近。但俄罗斯的少数大款过的却是另一种生活。而人均生活水平低于1000卢布/月(约合人民币250元)的,也大有人在。俄罗斯的食品和日用品价格有的与中国相近,而

  • 标签: 俄罗斯人 人民币 莫斯科大学 日用品价格 中国 青年人
  • 简介:旅游车行驶在莫斯科市内,映人眼帘的不是像在今日中国城市都看到的高楼大厦,而几乎是清一色的方方正正的只有三四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显得陈旧。看到这种斯大林时代建筑风格的房屋,我忽然感到很亲切,因为在我小时候,中国城市的许多房屋都是按照这种被称为“火柴盒”式结构建造的。

  • 标签: 俄罗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印象 建筑风格 莫斯科 旅游车
  • 简介:几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历尽千辛万苦,流血牺牲,才筑起辉煌的科学和教育大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终于变成我国二十世纪的重大成就。老一辈人把书籍、科学、技术神圣化。在这种泛神论性质的对知识的崇拜中,可能存在着类似罗伯斯庇尔所创智慧节的某种东西。我们曾经有点像当年在科学和领育领域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荷兰人。当荷兰政府在英勇的莱顿城保卫战胜利之后欲行忠于祖国奖赏,问市民们想要什么的时候,市民们只要建立一所大学,往事已逝,今非昔比。现在俄罗斯是什么情况呢?如今的现实只能说是一场民族的灾难。在1991—1993年间,俄罗斯国民收入减少了40%,而在1940—1945年间(经过一场可怕的战争)才减少17%。世界历史上不曾有这种所谓的“改革”。就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幅度而论,俄罗斯超过了“大萧条时期”(1929

  • 标签: 科学与教育 俄罗斯 俄国 等院校 1993年 科技园区
  • 简介: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也是中国最大的邻国。清朝与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清朝前期,无论官方与民间,还是中央与地方,对俄罗斯的称呼多种多样,演绎了从“罗刹”、“老羌”(“老枪”)到“俄罗斯”的变化过程。

  • 标签: 清代中国人 罗刹 老羌 俄罗斯
  • 简介:芳桥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统优良的农村实验小学,坐落于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的家乡。依托科学家周培源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科技教育资源,芳桥小学于2000年创建了无锡市首批红领巾小事业单位——周培源少年科学。历经6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积极创新少科院建设,以"关注社会,探索科学"为主题,开展科学化、系列化、多样化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小科学家"行动不断深化、小院士们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 标签: 周培源 传统优良 教育活动 一所 校本特色 组织建设
  • 简介:俄罗斯很多城市古旧建筑物墙面上.都镶着一块带字的小石板。上面标明某著名诗人、作家、画家或卫国战争英雄曾在此生活。这些楼房如今已是国家或地方政府级保护文物。挂着这类“金字招牌”的建筑遍布俄罗斯各地,小小的石板,折射出俄罗斯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不遗余力。

  • 标签: 俄罗斯人 灵魂 卫国战争 地方政府 金字招牌 文化遗产
  • 简介:中学是个充满歌声的时代,那时我们爱唱俄罗斯歌曲。几乎人人都备有手抄歌本,每有新歌便相互传抄。我的歌本是一册装帧精美的硬壳笔记本,我抄歌很精心,字尽可能写得端正,小节线和减时线用三角板比着画,一丝不苟。边抄边哼唱,看着笔尖流出的字迹变成美妙的音乐,心里很享受。我们的俄语老师课讲得好,歌尤其唱得棒,她会唱许多俄罗斯名歌,有时还用原文唱。她发的弹音饱满、圆润,这种斯拉夫语系独具的发音,在歌声里特别有韵味。由此,我们学俄语更上心,对俄罗斯歌曲更喜爱。

  • 标签: 俄罗斯 老歌 笔记本 三角板 小节线 歌声
  • 简介:今年初以来,俄罗斯政坛涌现了一批新人,其人数之多和层次之高都是近年来少有的。主要有,议会方面: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第一副主席绍欣,副主席戈里亚切娃、奇林加罗夫、巴布林。政府方面:第一副总理卡丹尼科夫,副总理基涅廖夫,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对外情报局局长特鲁布尼科夫。总统机构方面:总统办公厅主任叶戈罗

  • 标签: 俄罗斯族 国家杜马 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 俄罗斯联邦 普里马科夫
  • 简介:没到过彼得堡就没到过俄罗斯我每次到俄罗斯访问时,俄罗斯文化界的朋友都劝我到彼得堡去看看。他们说:"您最好去彼得堡看看,不然您不算到过俄罗斯!"我说:"我到过你们的首都,难道作为首都的莫斯科还不能代表俄罗斯吗?"他们笑了,不给我正面回答,而是旁征博引作为他们建议的佐证:"当然,巴黎可以代表法国、罗马可以代表意大利,难道就没有别一种情形吗?比如说,波恩能代表德国吗?伯尔尼能代表瑞士吗?彼得堡就是土耳其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列宁格勒 普希金 建筑物 莫斯科 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