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7期
  • 机构:苗书梅,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共党员,河南省舞阳县人。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回校任教。河南大学第四批、河南省第二批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苗书梅长期为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必修课、宋史选修课等。1993年曾获河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获河南省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一等奖。主要从事宋代官僚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工作,已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半数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主办的刊物全文转载。独立出版有《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一书,主编或参编著作8部。已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省级项目2个。其论著获得了同行专家的好评,曾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社联、省教委等奖励8项。先后被授予开封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2003年苗书梅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5年荣获河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称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古代不但有独特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文化和艺术观,还有独特的自然观。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重点体现在园林建造上。中国古代园林,种花植木,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取于自然,顺其自然"。千百年来,人们就顺着这种自然观来欣赏这些审美对象。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山石、池水以及道路、桥梁等,也皆从自然出发。发展至今,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外来思想的冲击,却从未改变其自然之风,生机勃勃的园林艺术,利用人工之手,修饰自然,将大自然的秀美之色显现出来。

  • 标签: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艺术特点 中国园林实例分析
  • 简介:语西部方言植物名称种类繁多,在植物命名方法上,与其他民族的植物命名制存在"异曲同工"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语的植物命名和分类主要根据植物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效用功能而划分的。语植物名称形象生动的特点是苗族抽象思维在语植物命名和分类中的体现,这不仅表现了苗族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苗族对植物的认知特点。

  • 标签: 民族名物学 植物命名 植物分类 苗语西部方言
  • 简介:福建省福安市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中,将热心此项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吸收来。荣宏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强先生愿为关爱女孩出力,主动提出出资创办“荣宏二女春班”,择优录取全市农村计生二女户中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35名小学应届毕业生女孩,免费上学,并给每人每月30元的生活补贴。该班依托市民族中学,学制三年,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企业继续给予扶持。该市教育、计生等有关部门对此予以大力支持。

  • 标签: 福安市 创办 关爱女孩行动 民企 应届毕业生 公益事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民族文化有机构成要素的茶叶加工技术,必然受制于所处民族文化的制约,同时还得与相关的自然与生态系统相适应,清人刘源长所编《茶史》一书同样也不例外,它具有鲜明的汉文化归属和中原一带的生态环境特征。从跨文化比较视野出发,可见是书所载之汉民族传统茶叶加工技术,与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或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茶叶技术相比,其间差异甚大,但其最终指向却殊途同归,都能够生产出优质品茗。换言之,技术差异的原因既关乎所处的生态系统,更关乎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最终都能获得异曲同工之妙。

  • 标签: 《茶史》 东苗茶 民族文化 生态系统 茶叶加工技术
  • 简介:清代很多文人用竹枝词这种诗歌记录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文学色彩。舒位的《黔竹枝词》除了记录黔贵少数民族摇曳多姿的风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之外,还具有典雅的风格。

  • 标签: 舒位 《黔苗竹枝词》 风情 典雅
  • 简介:中国学文献已有比较丰硕的积累,但其发展态势和知识谱系究竟如何,却鲜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实证分析和总结。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运用当前获得用户广泛好评、比较流行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从发文情况、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机构分布、高被引作者及重要文献、研究热点主题等方面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文献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学科领域知识图谱,有助于我们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研究的基本现状、进展、特点和规律,为推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苗学文献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知网
  • 简介:"三网"是中国开通最早、坚持最久、网友最多的苗族主题网站,其筚路蓝褛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苗族人对于"数字化生存"之路的孜孜探索。"三网"这一特殊的田野样本,为研究互联网时代之苗族呈现(representation)和重构(reconfiguration)提供了绝佳的场域和文本,其多重复杂的意义还有待人们发掘和阐释。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三苗网 中国苗族 数字化生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发电厂汽轮机节能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能源的消费量比较大,虽然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比较低,能源分布也不够合理,这就使得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能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单位产值能耗比较高,损耗也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汽轮机技术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的热效率。在经济大环境与市场经济推动下,电力行业面临节能增效上的压力,需要全面提升发电厂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尽可能降低能源方面的消耗,逐步提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发电厂 汽轮机运行 节能降耗策略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发电厂汽轮机节能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国能源的消费量比较大,虽然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比较低,能源分布也不够合理,这就使得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能源浪费问题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单位产值能耗比较高,损耗也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汽轮机技术逐步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的热效率。在经济大环境与市场经济推动下,电力行业面临节能增效上的压力,需要全面提升发电厂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的运行效率,尽可能降低能源方面的消耗,逐步提升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标签: 发电厂 汽轮机运行 节能降耗策略研究
  • 简介:明清时期,以木材贸易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冲击着清水江流域的自然经济,推动着该区域向近代文明转型。木材经济对该流域的侗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在它的保障下,清水江流域侗民族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锦屏、天柱两地的清水江文书中反映了诸多教育问题,从中可以深入探讨清水江流域的教育传统、明清朝廷治边政策对当地教育的影响、木材经济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影响、木商与当地教育的关系、当地教育发展与边陲国家整合的关系等问题。

  • 标签: 明清 清水江 苗侗地区 木商 教育
  • 简介:经过多轮扶贫攻坚行动,中国的贫困越来越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而少数民族的贫困表现出多维特征。使用多维贫困方法对彝族、藏族、苗族和土家族共1190个农户进行贫困测量,并分析其扶贫政策优先序。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在收入贫困、教育情况、健康状况、资产、公共服务等单维贫困测量中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农户的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传统测量的收入贫困发生率。在少数民族的扶贫政策制定中存在优先序问题,应优先关注多维贫困分解中贡献率高的贫困维度。不同民族的扶贫政策优先序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减贫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少数民族 单维贫困 多维贫困 优先序
  • 简介:斯科特从东南亚山区农民残酷的生存逻辑中淬炼出以安全为宗旨的"道义经济学",以及兼具客观理性与人性关怀的"生存伦理"。这个以生存保障为核心目标的道德标准体系具有广阔的普适性,甚至可以对几百年前中国西南山区的林业经济诚信形成独特的解释力。18世纪以来,生活于清水江流域的侗民族在崇山峻岭间发展起堪称典范的人工营林,长达百年的林业繁荣正是建立在以生存与延续为要旨的经济诚信之上,而这种朴素与理性的经济行为逻辑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道义经济学 生存伦理 经济诚信 清水江文书
  • 简介:伴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黔湘边区少数民族村寨的普及,当地古老的"唱山歌"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迁,传统歌场被搬上网络平台,在QQ群、微信群中对歌已成为一种时尚。黔湘边区四十八寨歌场田野考察所见表明,QQ群、微信群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以往侗山歌的生存样态和传承方式,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 标签: 山歌传承 互联网+ 黔湘边区 QQ群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