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

  • 标签: 农业实践 农业科技 实践农业
  • 简介:1996年各市科技进步监测综合评价结果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统计局(一九九七年六月)为系统掌握“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情况,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推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根据省政府的决定和苏政办(1994)126号文的要求,省科委、省统计局在全省开展了...

  • 标签: 科技进步 综合评价 统计监测 1996年 科学技术委员会 评价与考核
  • 简介: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的启动与运行综述文/程祥强,周乃贵1994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从而实现了对全省和各市科技进步状况的监测和评价工作的科学化,为省、市政府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这项工作就指标与框...

  • 标签: 科技进步统计 监测体系 科技活动 农业技术进步 中性技术进步 贡献率
  • 简介:水产是吴江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挑战,能否发挥优势产业的优势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吴江市始终围绕“以科技力量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思想,积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增养名优特新品,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科技 吴江市 经营效益 水产业 养殖规模
  • 简介:传播效果的实现是传播的最终目的,但是基层政府在农业科技传播实践中往往出现传播失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着重分析政府科技传播失效的原因,提出科技传播有序流动的思路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科技传播 政府 传播效果
  • 简介:新古典经济模型与江西科技进步率的测定□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系林洪文德才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1996年GDP年均增长10.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特别是自1990年以来,江西省...

  • 标签: 经济模型 进步率 新古典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贡献率 劳动投入量
  • 简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课题组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策制定的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中指出:2000年,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提高到50%,其中工业提高到45%,农业提高到50%;2010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

  • 标签: 科技进步 劳动贡献率 江西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 增长速度方程
  • 简介:一、我国目前企业科技状况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科研体制为主的改革已转向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九·五”以来,我国企业科技实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科技成果。据统计,1996年国有企业共有...

  • 标签: 经济增长 企业科技进步 若干问题 国有大中型企业 科技成果开发 技术发展
  • 简介:本文对江苏乡镇农业科技经费支出状况、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科技服务队伍情况进行了分析,就“劳苦薪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难稳定”、“经费短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职能难履行”和“投入不足,结构调整、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难度大”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

  • 标签: 科技投入 农业生产 结构调整 科研开发 投资体制
  • 简介:摘要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模式,不同区域特点、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对园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状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发展对策,以期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农业科技园 发展模式 对策 问题现状 思路
  • 简介:摘要从我国经济的近期发展水平来看,农业发展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一些影响。世界农业发展历史表明,科学和技术进步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产品的数量满足,因为绝大多数产品的供求平衡或供求过剩。然而建立在过度依赖农用化学品投入来促进农业增长的传统农业已严重阻碍着农业及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 标签: 产业结构 升级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个要素即农具,对汉代新发明的五种农具的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加以整理分析,从而进一步对汉代新农具产生的社会根源、技术进步等探讨,引起对当今环保的重视。

  • 标签: 汉代 新农具 技术进步
  • 简介:摘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分别构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骨干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辅助人员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

  • 标签: 现代农业 科技创新 探索
  • 作者: 张柏军(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政府,黑龙江哈尔滨1500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阐述了加深科技成果对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认识,多方面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