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现在中小型的包装容器,如啤酒、饮料、果品等类食品纸箱,采用白板纸进行彩色印刷的产品越来越多,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纸箱的这种预印工艺,比用瓦楞纸板直接进行印刷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且版面印刷结构和印刷适应性也更广阔。但是,同其他印刷工艺一样,用胶印机或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纸箱面纸或纸盒、纸带产品,也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产品的印刷质量。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印刷过程中的若干故障现象,把好印刷操作和工艺技术关,才能较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标签: 彩色印刷 故障现象 纸箱 面纸 产品质量 印刷工艺
  • 简介:对一种需要通过连铸和轧制过程生产的新型热轧硅钢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其高温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为该钢种的生产及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Gleeble-1500D热模拟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轧硅钢的强度下降,塑性及韧性有所提高。测试钢样在800℃以上,屈服强度降到50MPa以下,铸坯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热膨胀性能测试表明新型热轧硅钢在传统的连铸二冷中温区基本不存在低延性区。

  • 标签: 热轧硅钢 强度极限 断面收缩率 热膨胀
  • 简介: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磁现象可以获得更快、更高密度和更高能源效率的芯片,可以用于存储和计算。它可以减少储存的能源需求并且将检索一个数据位效率提高1万倍,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GeoffreyBeach说。这个研究结果能克服磁性材料使用中的基本限制,形成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

  • 标签: 数据存储 磁现象 材料科学与工程 麻省理工学院 研究人员 能源效率
  • 简介:针织复合材料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别的纺织复合材料(如机织、编织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生产率高、制造费用低、断裂韧性高、冲击抗力好及对复杂形状易于成型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构件(有低的形成阻力)。此外,针织工艺速度快、费用低,几乎许多平的和网形或近网形织物能用现有的针织机生产。介绍了针织复合材料预形件的制造工艺以及面内和面外的力学性能,并与机织复合材料进行比较。

  • 标签: 针织复合材料 刚度 强度 断裂韧性
  • 简介: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标签: 镁合金 微弧氧化 动力学 膜层 影响因素
  • 简介: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金刚石针尖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在提取和放置铁(Fe)晶体体心原子(次表层)的主要过程。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实现原子的双向操纵并采用更加精确的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STM操纵原子的主要机理,同时指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子级存储 扫瞄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操纵
  • 简介: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SiC/Cu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Cu层厚度对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SiC层厚度为0.5μm不变,层状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随Cu层厚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在Cu层厚度为8μm时出现峰值,断裂能和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2080.3MJ/m^3和565MPa。分析认为,在拉伸过程中金属Cu层发生塑性变形和Cu层拔出是SiC/Cu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SIC/CU 层状复合材料 磁控溅射 力学性能
  • 简介:为了得到尼龙66试样在压缩以及复合压剪加载备件下的力学响应,采用国产三思万能试验机,并引入了2个带有双斜截面的金属垫块以及1个聚四氟乙烯套筒的特殊加载装置,对尼龙66试样进行复合压剪试验。此外,金属垫块的斜截面被加工成不同的倾斜角度θ(15°、30°、45°、50°和60°),通过调整角度获得了试样在不同压剪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并通过分析复合压剪加载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其屈服行为。实验表明:尼龙试样的力学性能对剪切敏感并且随着剪切组分的增加而弱化,尼龙屈服行为与静水压具有相关性;同时验证了引入双斜面金属垫块的实验方式是一种能有效研究材料失效行为的测试方法。

  • 标签: 复合压剪加载 应力-应变关系 屈服行为
  • 简介:为了增强、增刚、增韧齿科材料基体树脂,研究了SiO2、TiO2、Al2O3三种纳米粒子及含量对改性的环氧一甲基丙烯酸酯(EAM)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纳米粒子及含量对EAM树脂性能影响不同,SiO2与TiO2增强增韧效果显著;SiO2含量为3%时,EAM树脂综合性能最佳。

  • 标签: 纳米粒子 EAM树脂 力学性能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无溶剂复合工艺常见工艺问题,包括白点和气泡、复合膜剥离力不够、复合膜摩擦系数增加、印刷油墨被“晕染”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并提出企业在应用无溶剂复合工艺时,有任何变化,都必须先进行工艺试验,以便发现潜在问题,提早调整解决,确保批量生产的顺利和高效。

  • 标签: 无溶剂复合 工艺问题 预防 异常 复合工艺 摩擦系数
  • 简介:根据第四届济南兰光全球实验室间数据比对活动结果,业界实验室对于塑料薄膜拉伸力学性能检测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检测数据具有分散性,呈现数据偏大和数据偏小两种情况,甚至存在错误数据。这与测试仪器的力学传感器误差、取样规范性和操作规范性有较大关系,应引起各实验室的重视。

  • 标签: 塑料薄膜 力学性能 检测能力 实验室
  • 简介: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自主搭建的多通道光谱仪器观测到单个纳米粒子的光学信号,并通过将单粒子光谱技术与多种调控手段相结合,成功在线监测到单个金、银、铜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同时将其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实时追踪。相关成果已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以“热门文章”接收,将在2012年首期杂志以内封面形式发表。

  • 标签: 铜纳米粒子 生物分子 光谱仪器 追踪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 简介:通过共混包覆法与母粒法制备出纳米CaCO3/PP复合纤维,研究了2种工艺对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分散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力学性能的不匀率,并讨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在共混包覆法中,高速混合机所提供的高剪切力和聚合物的强黏附性使纳米CaCO3在PP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由FTIR可知在纳米CaCO3与PP之间形成了C-O-Ca键,使纳米粒子与PP基体形成较强的结合力,进而提高了纤维的强度,且加工简易,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母粒法效果较差。

  • 标签: 纳米CACO3 聚丙烯 共混包覆法 母粒法 分散性
  • 简介:山寨文化缺乏创造力,山寨产品在另一个方向促进工业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交流促使山寨现象的产生。

  • 标签: 山寨文化 工业化 创新 行业 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