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以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添加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合成了A1MCM-41纳米硅铝分子,运用XRD、N2吸脱附、TEM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7DPEG和PVP均能显著改善A1M—CM-41纳米硅铝分子的分散性,但是PVP的分散效果明显好于PEG,这是因为,PVP链上吡咯基中电负性的氧原子与分子颗粒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更易吸附在颗粒的表面,提高颗粒的分散性。

  • 标签: 纳米 AlMCM-41 介孔分子筛
  • 简介:以廉价的工业级高模数比硅酸钠(Na2O·3.3SiO2)为硅源,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添加有机胺进行二次水热后处理,制备了掺杂V的硅基分子。采用了XRD、SEM和低温液氮吸附脱附分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有机胺溶液和后处理温度下,样品的扩孔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以三乙胺(TEA)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MDA)在高温水热处理下的扩孔效果最优。TEA的加入能调变V-MCM-41分子的孔径从3.94nm扩孔到9.30nm,增加2.36倍,而DMDA的加入能将孔径从3.94nm扩孔到6.62nm,增加68%。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V-MCM-41 模板剂 孔径调变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棒状SBA-15,通过液相浸渍法合成负载钴SBA-15分子,以负载钴SBA-15分子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z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负载钴SBA15分子的比表面积为528.6m2/g,平均孔径为3.14nm;且合成的碳纳米管质量好,表面未发现无定形碳粒子。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水热
  • 简介:以工业水玻璃为硅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模板剂,利用室温晶化法合成出MCM-41分子,并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液相沉积法对分子MCM-41进行纳米TiO2的组装。运用XRD、FT-IR、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特征和氧化钛分散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与MCM-41端基硅氧键反应形成Ti-O-Si键;纳米TiO2不仅进入孔道,较均匀地修饰了分子MCM-41的壁,而且使分子MCM-41仍保持有序的孔道结构。

  • 标签: MCM-41介孔分子筛 纳米TiO_2 修饰
  • 简介:儿子考上研究生,小村子300年第一次有了高科技"秀才",而且研究塑料包装,于是村里老少都很开心。村里人都叫他"研究秀才"。春节回家,女村长问他有什么高科技让村里人致富。第二年春节,"研究秀才"又回家,女村长说:"你的‘分子’不管用,没办法清洁粮食。

  • 标签: 高科技 分子筛 塑料薄膜 塑料包装 研究生 春节
  • 简介:针对软包装企业VOCS成分复杂、风量大、浓度低的实际情况,本文重点介绍了沸石(分子)转轮吸附浓缩+热力燃烧的VOCS治理技术,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VOCs去除效率可达到93%以上。

  • 标签: 吸附浓缩 排放治理 VOCs 有机废气 燃烧法 分子筛
  • 简介:碱性体系中以水玻璃和硅溶胶为双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在硅铝酸盐凝胶形成过程中加入氧氯化锆,用水热晶化法成功合成了Zr-ZSM-5分子。通过XRD、Raman、UV-VIS、BET、SEM、NH3-TPD、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r成功进入ZSM-5分子骨架,且随着锆摩尔含量的增加,分子的比表面积减小,孔径和体积增大,势必会影响到分子的择形催化性能;此外,分子的酸类型重新分布,L酸比例增大,总酸量和酸强度有所减小,势必会影响其酸催化性能;同时分子的生长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晶体结构由三维棺状变为二维层片状,相对结晶度有所降低,但其骨架结构依然保持完整。

  • 标签: 双硅源 水热晶化 Zr-ZSM-5 催化性能
  • 简介:采用氯化钠浸渍法改性5A分子,并吸附净化泥磷制取次磷酸钠产生的含PH。气体,选择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进行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判定。主要考察了氯化钠浸渍液的浓度、吸附剂的干燥温度、焙烧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的吸附剂制备条件:在浸渍液浓度0.3mol/L、干燥温度110~C、焙烧温度为300℃的条件下,吸附容量为20mg/g,穿透时间可达6h。

  • 标签: 5A分子筛 氯化钠 吸附净化 PH3
  • 简介:以β分子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钼制备了MoO3/β催化剂,通过XRD、FTIR、BET、NH3-TP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中有活性组分氧化钼存在,也有不同酸性质的活性位存在,负载量对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孔径有影响;考察了催化剂对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单纯β分子载体有催化活性,不同钼负载量对催化性能有影响,考察负载量区间内反应转化率出现极值。

  • 标签: 丙烷 氧化脱氢 丙烯 Β分子筛
  • 简介:首次采用一次原位水热晶化法在多孔陶瓷载体表面成功制备出TS-1沸石分子膜。其中,以硅溶胶为硅源,在SiO2:0.02TiO2:0.15TPABr:70H2O的摩尔配比下,175℃原位水热晶化120h得到的TS-1沸石分子膜质量最好,其晶体覆盖率达到100%,膜层呈片层状,厚度23-251μm,催化剂颗粒平均长度为2-4μm,与陶瓷载体之间结合紧密。

  • 标签: 钛硅沸石分子筛膜 热合成 孔陶瓷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组合治理V0CS治理方案:通过分子过滤吸附一真空解析一金属膜分离的联合工艺来处理包装印刷行业的VOCS,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回收挥发性化学溶剂,回收后的溶剂品质好,易于纯化,不产生二次污染,在相同条件下耗能可以低70%以上,回收利用率90%以上。

  • 标签: 溶剂回收 综合治理 循环利用技术 金属膜 分子筛 吸附过滤法
  • 简介: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可调、水热稳定性好和独特的吸附性能,在烟草行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总结了材料的分类、合成以及在卷烟中选择性吸附特定物质的应用及相应的吸附机理,展望了材料目前在卷烟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介孔材料 卷烟 选择性吸附
  • 简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摩擦学研究组在有序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研究人员以具有立方结构的二氧化硅(KIT_6)为模板,利用纳米浸渍技术制备出了高度有序的具有三维立方结构的碳(CMK一8),并首次将这种立方碳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所得CMK一8碳材料在2MKOH电解液中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值(176F/g);经硝酸处理后,其电容值可进一步提高~U247F/g,经2000次循环后,其容量仍可达185F/g,表明该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序介孔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级电容器 立方结构 材料制备
  • 简介:通过锻烧法除去结构导向剂制备笼型有序二氧化硅,采用SEM、TEM/HRTEM等表征手段对各种材料进行了表征,说明水热晶化温度对材料的观形貌影响起决定性作用,而水热晶化温度在150℃时所得材料Si-150结构规则排列的笼型孔道是一种理想的纳米反应环境。用透射电镜的表征手段证明了该种材料为三维笼型结构。

  • 标签: 介孔二氧化硅 Si-150 表面功能 氨基酸
  • 简介:材料是一种比表面积高、孔道规则有序、孔径尺寸在2~50nm之间的新型纳米材料,薄膜材料作用于石材后没有裂缝的产生,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重点介绍了氧化硅涂层材料和硅钛复合涂层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这两种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介孔材料 石质文物保护 介孔氧化硅涂层 介孔硅钛复合涂层
  • 简介:利用表面活性剂F127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磷酸铈材料。利用XRD、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对合成的磷酸铈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丙烷氧化脱氢生成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完好的独居石矿型,比表面较高(152.5m^2/g),典型的结构,大小分布在4.6nm左右。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实验中,表现了很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转化率。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水热合成 介孔 磷酸铈 氧化脱氢
  • 简介:据媒体报道,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生杜丽经过反复试验,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形貌的硅材料。在此基础上,她设想可以利用一种空心球状的材料来储存药物,然后在空心球的孔道上增加智能纳米阀门,通过控制阀门的关闭和打开,用来实现对药物的储存与智能释放。

  • 标签: 介孔材料 硅材料 形貌 制备 华南 控制阀门
  • 简介:通过加入造剂进行聚合反应,成功制备出一系列降解染料废水的碱活化钢渣基光催化材料(ASSMM)。XRD和BET结果表明:加入造剂的钢渣基光催化材料主要生成了水化硅酸钙fCSH)和二水钙长石(CaAl2Si207(OH)2·H20)两种矿物相;加入O.1wt%造剂的光催化材料f061ASSMM)2-50nm之间的占总容的85%。以孔雀石绿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掺量造剂的碱活化钢渣基光催化材料(x-ASSMM)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的初始浓度为4mg/L,光催化剂用量为O.05g时,紫外灯辐照60min后,降解率顺序为:0.1ASSMM〉5ASSMM〉1ASSMM〉ASSMM〉染料直接光解,其中,加入0.1wt%造剂的光催化材料试样的降解效率最高,降解率达95.53%,对降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发现其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 标签: 碱活化钢渣基介孔材料 光催化 降解 反应动力学
  • 简介:以F127和CTMABr为模板剂,采用一步法经水热合成了巯基(~SH)修饰的新型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中Ag+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初始pH值、振荡时间、Ag+初始浓度和金属离子竞争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6的范围内该吸附刺Ag+吸附量最大(Q=2.998mmol/g),其吸附机理是巯基(-SH)与Ag+的离子交换和配位化学吸附反应。在Cu2+、Ni2+Co2+和Pb2+等竞争性金属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Ag+去除率仍然高达90%以上。该吸附剂对Ag+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其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 标签: 介孔 吸附 重金属 银离子 吸附量
  • 简介: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前驱体,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孔径分布均匀的TiO2;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RD)、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为结构,在低于400℃煅烧时结构稳定性高,孔径均匀分布,晶型全部为锐钛矿。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表明TiO2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50W紫外灯照射2h后,氯化有机物中的苯环特征峰完全消失,降解率可达95.3%。

  • 标签: 介孔TIO2 光催化:sol—gel 对氯苯酚